李鵬飛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發(fā)現很多高中生對中國歷史朝代缺乏了解,他們往往“不知有漢,何論魏晉”,更有甚者,不知漢朝在前,唐朝在后。之所以會出現諸如此類的常識性錯誤,我想當源于初中時的歷史基礎不扎實,尤其是對歷史朝代缺乏一個整體的認識。
中國歷史朝代更替頻繁,若要一一識記,對于初中生而言并非易事。初中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對歷史朝代的興趣非常高,因此,教師可利用朝代歌精悍短小、便于記憶的特點,加強歷史朝代歌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朝代歌的種類繁多,不一而足,今就最常見之朝代歌作一簡略的分析: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這首朝代歌雖只有寥寥十二句,但卻將中國朝代之興亡更替表露無遺?!叭饰宓邸笔侵袊鴤髡f時代的古代圣王?!皥蛩从硐鄠鳌眲t表明了部落英雄時代的禪讓制,即傳賢不傳子,使人對堯舜肅然起敬?!跋纳膛c西周”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奴隸社會時期?!皷|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揭示了中國歷史從奴隸時代走向封建時代,是中國歷史的大轉折?!耙唤y(tǒng)秦兩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時期?!叭治菏駞?,兩晉前后沿”乃魏蜀吳三足鼎立,而天下重歸一統(tǒng)于晉?!澳媳背⒘ⅰ眲t表明南北分裂、對立。“隋唐”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tǒng)時期;“五代傳”則表明中國又重新陷入分裂戰(zhàn)亂之局?!八卧髑濉笔侵袊鴼v史上第三個大一統(tǒng)時期;“皇朝至此完”說明清帝遜位、民國建立,中國再無皇帝專制的歷史了。
然而即使明了歷史朝代歌的大意,也并不意味著就能整體把握中國朝代更替。教師如若能將歷史典故、地圖、人物、史料、影視資料等穿插到朝代歌中,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譬如,在講授“秦漢”之際時,教師可以將秦始皇、陳勝、吳廣、項羽、劉邦、蕭何、韓信、張良等歷史人物做成卡片,將其主要事跡載入卡片中,并引導學生在玩卡片的同時識記歷史朝代歌,做到寓教于樂。當然,部分初中生很可能只顧玩卡片而忽視了對朝代歌的記憶,這就需要教師在引導時注意方法方式。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歷史朝代歌的把握和運用。巧妙地設置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將歷史朝代歌融入社會生活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增強學生分析問題的積極性。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