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明
摘 要:根據高中地理教學的特點和內容形式在新課程標準下的一些變化,指出了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教學過程中的幾點策略,以期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xiàn)人才在大時代下的發(fā)展需求。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地理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目前,中小學的新課程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高中地理這一科目漸漸地也被人們所正視。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能否很好地實施,怎么實施,以下幾點很重要。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方法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如果教師同樣也處于半懂不懂的情況時,那么學生的學習成績、思維方式必然受到影響。所以,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改革下必須得改變,教師不能繼續(xù)用傳統(tǒng)的舊的思維方式教學,不能再枯燥地實施“滿堂灌”方式,教師的思維要與時俱進,要時刻準備變通,教學方法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適應學生學習進度。只有教師自身素質提高了,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教師的思維方式是學生接受新課程、學好地理學科的前提。
二、挖掘學生的主動性和培養(yǎng)興趣
了解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方法與技巧后,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得到很好的轉變后,就應該引導學生,挖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首先,教師在教材中、課堂外要善于收集豐富的素材和有價值、有意義的資料,要在課堂中提出新意,巧設有趣生動的教學情節(jié),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其次,課堂外教師可以設立一些興趣小組,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關于地理的知識進行分組討論,或者教師布置有趣的、需要小組成員合作的課題,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地理課程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和探索欲,到了這一步,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變得更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于地理這一科目有了興趣,那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也就能夠被激發(fā)起來,學習成績也就容易提高,從而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也就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提高教學中的實效性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知識的應用,即實效性,最好的方法是講授完知識點后就舉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理解和應用。如:褶皺與地形的關系,講完知識后就舉例,采石廠的開采地點:背斜(開采難度小,但石材質量差,較破碎),向斜(開采難度大,但質量好、規(guī)模大)。因而在實際教學中舉實例更易讓學生收獲知識。
以上主要介紹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從改變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方法和挖掘學生的主動性、興趣培養(yǎng)兩個大的方面簡單作了論述,以期能對高中地理學科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下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