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三進”(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在農村學校的不斷推進,媒體教學以它容量大、直觀性強、教學方便等優(yōu)點備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使我們的課堂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學習興趣;美育情感;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3-148-01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教育行業(yè)也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方便與快捷,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改變了我們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師將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的黑板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感受這種聲形并茂、圖文兼顧的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覺地改掉了上課講小話、做小動作等壞習慣,老師的教學也更輕松。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新的視覺效果、新奇的感觀、讓學生不再覺得上課很單調,它以生動的形象,讓課堂活躍起來,幫老師們解決了許多難題。語文課堂更是因為有了多媒體技術的支撐而變得豐富多彩,它充實了我們的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信息來源廣、速度快,讓我們的語文課堂不再單調、枯燥,教學質量也大大提高。可以說,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是無與倫比的。
一、多媒體圖像的直觀性和可視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所以,蘇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師“課要上得有趣,要能激發(fā)學生的“隋緒區(qū)?!倍嗝襟w教學可以利用各種教具、學具、投影、電影、錄像、錄音等媒體,集光、形、色于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
如西師版二年級下冊《看黃果樹瀑布》-文,課文描繪的是黃果樹瀑布的美景,作者分別從瀑布的聲音、樣子以及從瀑布后而看到的景象幾個方而寫出了黃果樹瀑布的雄偉、壯觀,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幅生動的多彩的畫而。以前上課就只能用嘴巴給孩子們說,但你說得再美,孩子們也是一片茫然?,F(xiàn)在,我根據(jù)課文內容,在網(wǎng)上找到了黃果樹瀑布正而、側而、遠觀、近看等不同角度的圖片,還找到了一段黃果樹瀑布的視頻,把它們制成課件。上課伊始,先播放課件,同時配上老師的范讀,讓學生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這時,學生看到的是瀑布的雄偉,聽到的是瀑布打雷一樣的聲音,聲像同步,情景交融,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對大瀑布的興趣。
二、多媒體逼真的畫面和立體的音響效果,能引起學生共鳴,激發(fā)他們的美育情感
多媒體技術能充分發(fā)掘語文教學的審美潛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開啟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接受知識,發(fā)展智力,提高能力。
又如在教學識字課《美麗的祖國》時,適時播放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到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這樣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因為藝術都是相通的,音樂、畫而、聲音的輔助手段,增加了課文的表現(xiàn)力,音樂、文字、聲音、畫而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場,真正營造了一個可感、可知的情境,讓人身臨其境,感慨連篇。
三、網(wǎng)絡媒體的信息來源廣、容量大,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
多媒體網(wǎng)絡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無限延伸,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無所不有,它所儲存的學習資源是其他任何工具都不能相比的,而且網(wǎng)絡媒體還具有交互性,學習資源可以共享。正確運用網(wǎng)絡資源,能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臺,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發(fā)展。學生在網(wǎng)頁板塊中可以查閱課文相關資料,也可以欣賞課文范讀,還可以瀏覽自己喜歡的作品。遇到問題,可以到網(wǎng)絡上搜尋解決的方法,甚至自己提出問題再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解決。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利用資源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多媒體圖像的形象性,能幫助老師在教學中突破重難點
多媒體技術可以控制處理語言、文字、符號、聲音、圖像,將抽象的文字變?yōu)榫唧w的圖像,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枯燥為生動,從而化難為易。這在說明文教學中尤為明顯,因為說明文知識性、事理性強,學生認知上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來輔助進行,將抽象的、枯燥的、難以理解的內容用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功能,進行感官刺激,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易于理解把握,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語文課畢竟是“課”,我們不能只顧學生的興趣而忽視了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每節(jié)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要鞏固知識,要訓練能力。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師只能憑借一本教科書,以“二寸不爛之舌”把自己“咀嚼”后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今,通過網(wǎng)絡,教師可以很便捷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資料,把網(wǎng)絡上的語文資源充實到現(xiàn)行語文教材中,與課內語文教材相呼應、相補充、相促進,使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立體化、多元化,更富于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另外,每節(jié)課都有一定的重點難點,而多媒體技術可以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豐富具體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上來,可以將抽象思維形象化,有助于理解重點難點,也可以收集大量信息資料,豐富課件內容,拓寬學生視野,從而化難為易。我們可以通過投影儀和電腦,將知識點、訓練題以文字圖示呈現(xiàn)給學生,或制成課件演示給學生,或組織學生瀏覽指定網(wǎng)頁進行復習或下載練習,這樣節(jié)省了板書時間,從而加大了課堂學習的容量。
教師如果能正確理解多媒體技術“輔助性”的定位,把工夫花在如何通過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的靈感體驗和思維、語言、情感的發(fā)展上,這樣才是比較準確地體現(xiàn)了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如教學《田忌賽-》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后,采取小組合作學習,請學生討論:是否還有其他的辦法贏齊威王?學生通過討論、排陣、上機驗證,最后不得不佩服孫臏的足智多謀。整個過程,知識的獲得完全通過讀、思、議、辯完成,學生不僅得到了思維訓練、語言訓練、合作能力的訓練,重要的是獲得了一次情感的體驗,內心充滿了對孫臏的敬佩。
總之,多媒體及網(wǎng)絡技術優(yōu)勢明顯,其直觀性強,信息量大,資源豐富,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多渠道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易于學生接受。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諸多的優(yōu)越性,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大放異彩,愿我們所有的語文教師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特性,真正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有利作用,實現(xiàn)多媒體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最佳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