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梅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學生具備綜合閱讀的能力,包括語篇領悟能力和語言解碼能力;強調多學科知識的貫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根據寓意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提高其閱讀速度增加其閱讀量和擴大其詞匯量等。要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毙抡n標提高了對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語教師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閱讀教學;現狀;提升基礎;激發(fā)興趣;優(yōu)化教學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1.閱讀材料單一,閱讀量嚴重不足
學生能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基本上是教材、試題和復習資料。這些材料形式單一,內容雷同,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訓練方法簡單
閱讀教學模式單一,拘泥于學生對所讀材料的表層理解或者是大搞開放性的討論,針對文章本身的分析和理解不夠,使許多學生不能對所讀文章的要點進行有效的推斷,也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脈絡,從而影響了理解的準確性。許多教師仍采用師生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回答的問題大多數是教師事先設定的,學生處于被動應付的局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而且,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應當是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閱讀的目的也應有不同的側重,而千篇一律的閱讀教學模式難以實現不同的閱讀目的。
3.教學重心失衡
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仍把閱讀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語言知識點進行教學,致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心嚴重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語閱讀材料的應有功能。如何處理閱讀材料巾的生詞和歧義詞使許多教師感到棘手。許多教師片面追求閱讀時的“整體理解”,舍棄了對詞匯的教學,只是在閱讀前將有關詞匯匆匆略講而過,而且只涉及詞匯的一般含義,忽視了訶匯在語篇中的特定含義。另外,不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談語法色變”,未能引導學生借助語法正確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對長旬、難句、省略句以及意思晦澀句的理解與分析,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
4.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利用
閱讀理解能力與學生的興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關,而這些品質顯然不能通過單一的應試強化訓練來培養(yǎng),目前的閱讀教學在材料的選擇、教學方法和訓練手段上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幾點意見
1.提升英語語言基礎能力
英語的基礎就是詞匯。掌握一定的詞匯量有助于學生理解他接觸到的每一個句子,進而理解全文。按照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重視詞語教學、加強聽讀訓練,既能增加學生吸收語言材料的量,又能加深理解,鞏固其所學知識,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在詞匯教學中,筆者按照《大綱》中所列的每個單元應該掌握的常用語、慣用語及固定搭配,要求學生會讀,聽得懂,會拼寫。教學中,可適當的輔以語法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某些語言難點,對解決他們在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可以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在講解課文時,可重點分析每一篇課文中出現的重要句型、短語和習慣用法,并結合課文復習思考題,進行造句練習。這樣,既有利于掌握語言的規(guī)范性,還可為今后用英語寫作積累詞匯和句型。重視課文的理解、閱讀和背誦課文是語言基礎知識的綜合材料,特別是初中教材,課文短小、實用。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材料來指導學生閱讀背誦課文,發(fā)揮教材的最大效應,還可在適當的時候講解一些閱讀方面的技巧及示范性的練習,這對加強學生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2.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學生對未知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但缺乏毅力和耐力,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另一方面要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實施教學,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居里夫人一課時,可讓學生觀看其英文版電影,再去閱讀原著,容易喚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和鑒賞名著的欲望。
3.立足課堂,優(yōu)化教學方法
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課文是閱讀教學的中心。教法直接影響學法,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思想,摒棄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防止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及限制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閱讀中的運用。相反,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去體會和感知文字傳遞的信息,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要采用師生平等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閱讀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也有利于提高其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和把握,進而借助語法分析文章中旬子和句子之間,句子中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通過長句和難句分析以及正確理解特定語境中的生詞難詞來增強學生的理解深度,達成閱讀目標。教師不要把記意力集中在語法和詞匯的講解上,把閱讀材料弄得支離破碎。閱讀不同體裁的文章應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章體裁,采用不同的教法,按照文章的表現形式給學生必要的思路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重要的線索,從而使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和段落大意,準確快速地理解閱讀材料。
4.自己學寫長句,克服長難句障礙
幾乎每一篇閱讀,總有一兩句長難句。有許多同學這樣分析那樣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么名堂。聽力好的同學不一定發(fā)音好,可發(fā)音好的同學一定聽力好。同樣,能寫出長難句的人當然不會怕什么長難句。同學們應當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語法書,認認真真學習句子結構那部分。英語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復雜,只是其粘著修飾成分過多。我們一開始應當學會如何寫出簡單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過附加各種從句、插入語、非謂語形式,來逐步擴充句子結構。分析長難句與擴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必須一步步“砍”去插入語、各種從句、非謂語形式,來獲得句子主干。所以只要“欲簡之必先擴之”,我們與其尋求各種長難句分析法,不如先學會自己寫長句。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英語教師,我一定把《英語課程標準》中對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牢記在心,通過各種教學實踐,逐步達到這一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洪美芳.淺析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英語學刊,2012,(8) .
[2]周耀.淺議英語之自主閱讀[J].山西教育(教師教學),2013,(2).
[3]杜相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學會積累[J].吉林教育,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