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晶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一直是我們研究的重要話題之一。在多年的教學改革中我也摸索到了一些方法。我認為其最根本的是營造課堂的學習氛圍。那么,如何營造課堂氛圍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想辦法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作為教師要起到良好的組織、引導作用。只有教師營造出輕松、歡樂的學習氛圍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首先從課前準備開始著手,通常上課鈴聲響起之后,學生都會坐在教室里等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唱唱歌、給學生講講輕松有趣的成語故事,也可以講一些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等。這樣不但可以為教學內容作出鋪墊,還能夠緩解課前的緊張氣氛,同時還可以讓更多的學生通過簡單有趣的活動加入到學習中來,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每天面對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教師想要在課堂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樣可以面帶微笑。讓學生感覺到你的笑容是發(fā)自內心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發(fā)自內心的微笑可以安撫人的心靈;發(fā)自內心的微笑可以讓人們敞開心扉的溝通。在教學中有的教師則認為微笑著對學生就無法在學生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所以,每天都是板著一張面孔面對學生。殊不知威信并不是靠板著面孔才能樹立起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學能力、綜合素質等多因素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才能逐漸樹立起來的。我認為威信的樹立更像是一種藝術。請不要因為錯誤的認識把本該輕松活躍的課堂變成人人不敢言的“空城”。
在現(xiàn)代教學中,各種多媒體都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教學形式變得靈活多樣、生動形象。特別是針對小學生的教學,越低年級的學生越是利用感性認識來學習的。多媒體可以把很多抽象的問題變得更加直觀,更有助于學生感性地學習,教師有機地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出的多媒體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學生學習的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其實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我們試圖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正是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長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必然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當學生真正地把學習當成是一種興趣的時候,自然就不需要擔心學生的學習成績。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是眾多手段的一種,最終還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為目的。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