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在學習新課標、更新理念的同時,我深深地感受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快樂學習,促進學生個性張揚,是創(chuàng)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shè)自主學習情境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主動去探究新知。如,在講一年級《雪孩子》一課時,朗讀課文后,我提出問題:“你想說些什么?能說說嗎?”學生提出:“雪孩子到哪里去了呢?”“雪孩子還會回來嗎?”“雪孩子是一個雪人兒,就像我們冬天堆的雪人一樣,他怎么會走路,還會跑呢?”提出這樣的問題使我感到既驚奇又驚喜。
我覺得質(zhì)疑要從小抓起,質(zhì)疑能力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雖然最初學生提的問題有時會“風馬牛不及”,但長時間的學習,學生會從題目、作者、寫作背景、內(nèi)容等各個方面所提問。如,在教學《秋思》古詩中,學生提出:“為什么詩人會選秋天作為思鄉(xiāng)的季節(jié)呢?”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反問學生:“秋天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回答:“涼爽、收獲、凄涼……”抓住“凄涼”一詞,我又問:“在外游子看到凄涼的景象,心中最想什么?”學生恍然大悟,從反復討論交流中得到了答案。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學生在自信中快樂地學習成長。
二、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創(chuàng)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張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快樂因素。如《四季》一課,運用了鮮明生動、極具個性的語言,“尖尖,彎彎,大肚子一挺”等詞語,有助于學生對四季特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獲得良好的理解和感悟。學生在反復讀中,了解了四季,把自己的感受再次升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如,講《雪孩子》一課時,在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朗讀課文后,我說:“課文里的小白兔開心嗎?開心是什么樣子?”抓住重點詞“真”字和“又”字來讀,接著再引導學生邊讀邊跳,掀起了朗讀的一次高潮。學生通過理解用表情和動作等方式表達出來,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快樂學習源自生活
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來源。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冬天到了,我讓學生收集冬天特有的事物。再次上課時,一個個冬天所特有的事物雪花、樹掛、棉衣、冰刀、冰燈、糖葫蘆……從學生的口中一一跳躍出來。學生熱愛生活,注重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并能深入探究,就能從生活中獲得豐富的知識。
為了學生積累更多好詞佳句,除了讓他們平常多觀察生活,我還建議把課外書拿到班級來辦成一個圖書角。學生都很高興,紛紛拿出自己的課外讀物與同學分享。同時,把看到的好詞佳句,包括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在本子上,時間一長,積累的東西就越來越多。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快樂地學到了知識,并把自己所積累的知識用到了作文中。
新課程改革需要不斷更新理念,積極改變教學方式,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快樂學習,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才能在廣闊的天地里進行積極主動的自我發(fā)展。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