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愛
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和注意力不持久等特點,面對目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心不在焉”,作為信息技術(shù)課教師,就要設(shè)法營造一個和諧、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而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從而使他們體驗到信息技術(shù)課的魅力。那么,如何構(gòu)建信息技術(shù)和諧課堂呢?
一、和諧課堂的前提——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教與學的紐帶,興趣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探索,變“苦學”為“樂學”,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只有先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所以,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那么,怎樣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shù)課的興趣呢?
小學生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可以用來玩游戲。根據(jù)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如,學習指法是非??菰锏模虼宋以诮虒W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例如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與學生或教師比賽誰的成績好。隨后學生在玩“青蛙過河”“警察抓小偷”等游戲中發(fā)現(xiàn),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二、和諧課堂的催化劑——激勵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說:“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痹谡n堂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當學生的某個思路或方法被教師肯定時,會露出極為滿足的眼神和表情。他們?yōu)榱说玫竭@種滿足,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會反復(fù)鉆研、探討。可見,教師的賞識與激勵也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快樂學習的重要因素。
如,在介紹了“電子郵件”一課后,我就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訴學生,讓他們課外給我發(fā)電子郵件。學生給我發(fā)了很多電子郵件,其中有美麗的圖畫、精彩的賀卡等。我收到后一一回信,信中寫的都是贊揚、激勵的話語,這在給他們以自信心和鼓勵的同時,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學習新知的勁頭更足了。
三、和諧課堂的途徑——主體參與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再是知識本身,而是如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快樂;課堂上關(guān)注的不再是教師講得是否精彩,而是學生學得是否有趣,同時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學會學習。而教師始終應(yīng)該讓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快樂自主地學習。
在學習新知識時,教師要大膽放手,引導(dǎo)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制作表格》一課的教學,在插入表格時,以學生看書自學為主;在處理調(diào)整表格大小這一難點時,采用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這個任務(wù),形成學生自主探索Word軟件運用方法,達到“教師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所以,我們說和諧課堂就是尊重學生學習的獨特體驗,實現(xiàn)和諧教學的有效性。
四、和諧課堂的源泉——成功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能使這種力量消失。”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學生渴望成功的愿望,課堂中盡力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
如,學習“畫圖”軟件后,進行美術(shù)創(chuàng)作,看看誰的畫最棒;學習Word后,設(shè)計賀卡,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送去祝福;將這些親手制作的作品,上傳到博客網(wǎng)上,讓每個人都可以欣賞到并可以利用網(wǎng)頁平臺參與討論、評價,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要真正構(gòu)建好信息技術(shù)和諧課堂,就要充分抓好激趣、激勵、主體參與、成功體驗等環(huán)節(jié)。和諧教學,將令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共同成長,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和諧課堂的快樂,并使學生在學習中既獲得知識,又培養(yǎng)個性。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