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嬌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口算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基礎,低年級口算是否達到大綱的要求,將直接影響高年級計算能力的形成。良好的口算能力能提高學生的敏捷性、邏輯性和準確性。
學生的口算是從10內(nèi)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開始的,2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基本運算的關鍵時期,無論是以后學習加、減、乘、除,還是開方、乘方等復雜的計算,都離不開20以內(nèi)加減法的計算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在教會學生20以內(nèi)加減法的算理的基礎上,十分重視加強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口算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視算和聽算。
一年級上學期,我將口算題寫在卡片上,用開火車、小組擂臺賽的方式,每天進行課前3分鐘口算訓練,學生興奮地參加到了活動中,我原以為這樣的口算訓練達到了讓學生在樂中學、玩中學的目的,但是一段時間過后,我發(fā)現(xiàn)視算訓練存在一些問題:每次教師指定開哪一列的火車后,這一組的學生一個接著一個的回答問
題,個個聲音洪亮、計算準確。似乎這件事只與站起來回答的同學有關,其他學生有的在玩兒、有的在整理書本,或者一臉茫然地坐在那兒,很少有學生認真的一起跟著練習。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我也采取了一些方法來改善視算訓練,如,判斷正誤、隨機點名回答。雖然效果有所提高,但是還沒有更有效地利用好課前3分鐘口算。
一年級下學期,在一位老教師的指點下,我將課前三分鐘的視算訓練改換成聽算訓練。經(jīng)過近三個月的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普遍提高。我將我在聽算訓練中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涉及的范圍廣、訓練有針對性
聽算是全班同學,在聽老師念完題后,將算式寫在橫算本上,并計算出得數(shù),這一訓練是真正意義上的面對全班學生進行的。不像視算,是否參加到訓練中,由學生的主觀意愿決定。在出題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調(diào)整難度和進行專項訓練。雖然每天只訓練十道題,但這十道題可以涉及各種題型,也可以針對一種題型進行訓練。我在進行口算訓練時更偏向于專題訓練,從學生的對錯情況,了解到他們的掌握情況。
二、學生注意力集中、準確率提高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生做錯題后,教師和家長都將原因歸結于太馬虎。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因為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是打開人們心靈的門戶,而且是唯一的門戶。聽算是學生耳聽、手寫、心算的一個過程,學生只有認真傾聽、認真書寫、認真心算,才能確保正確率的提高,同時進行了集中注意力的訓練。
三、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很多學生在上幼兒園時學過數(shù)字的書寫,但是由于很多教師不強調(diào)數(shù)字書寫的要求,許多學生數(shù)字書寫不規(guī)范、書寫太亂。雖然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過規(guī)范數(shù)字的書寫,學生也在田字格里進行過練習。但由于學生回到家后,沒有人督促,書寫很不規(guī)范。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正好利用聽算的時間,訓練學生的書寫能力?,F(xiàn)在拿出學生的課堂本,雖然不是每個學生的數(shù)字都書寫的特別漂亮,但是每個人的課本都很整潔。
四、提高學生口算練習的興趣
每天進行聽算訓練,看似比較煩躁的一件事。但是我從我的學生的臉上看到的是喜悅。每天做完十道題后,先是自己檢查,然后以開火車的形式核對答案,自己當小老師給自己打分,每題10分。匯報答案的孩子聲音洪亮,核對自己答案的也是一絲不茍,就像一個小老師。當給自己打完分數(shù)的時候,我要了解答的情況,特別是當我說:“得100分的同學舉手”時,這些學生驕傲的舉起了小手,臉上洋溢著笑容。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100分的旁邊畫一個小紅花,有的用一個愛心把100分圈起來,還有一個小淘氣,模仿我打的100分在本上畫。每個孩子都能從這簡單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五、一種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經(jīng)過三個月的訓練,學生的好習慣再慢慢養(yǎng)成。最開始,都已經(jīng)上課了,好多學生的課堂本還沒有拿出來,而現(xiàn)在,上課之前所有人已經(jīng)將本兒打開到了要寫的那一頁,并擺放在了桌腳上,上課鈴聲一響,先自己主動的寫上日期,并擺正好寫字姿勢。原來一道題至少要念上兩遍,才能全部聽清楚,現(xiàn)在我念題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只要念一遍就能全部聽清楚。有時我也會忘記聽算,但每次都有學生提醒我,現(xiàn)在聽算訓練已經(jīng)成為每節(jié)課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師生緊記在心里。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通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口算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