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小梅
【關鍵詞】 幼兒園;教師;家長;溝通;家園共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7—0029—01
與家長溝通,積極尋找教育幼兒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發(fā)展幼兒的個性,是幼兒園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墒乾F(xiàn)實中,家園的溝通不暢使得家長、教師都苦惱不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孩子的要求與期望也越來越高,因此,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內容與層次上也在不斷地深入和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與家長的交流呢?
一、要尊重家長,與家長平等交流
教師與家長能否順利溝通并能夠使溝通取得良好的效果,取決于教師與家長是否處于平等地位,取決于教師是否尊重家長、尊重家長的觀點或看法。因此,教師要學會尊重家長, 以平等的態(tài)度來對待家長,尊重家長的人格與觀點,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一個平等、輕松、愉快的交流環(huán)境,這樣家長才能與教師保持協(xié)同一致。
二、肯定家長的教育,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交流環(huán)境
對于每位家長來說,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贊美,并從中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哪怕教師一點微不足道的稱贊,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而這種高興的心情會轉移到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上。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又促進了孩子繼續(xù)努力。同時由于這種肯定優(yōu)點的交流方式能夠使家長保持一種輕松的、自信的、愉快的心情,因此他們會主動向教師提及孩子目前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和幫助。這樣,交流的主題將會得到進一步延伸,這樣的交流與溝通也能切實解決一些問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對每位家長都一視同仁
孩子是有差別的,家長同樣也是有差別的,而家長之間的差異相對孩子之間差異而言則更為明顯,并且這種差異幾乎是客觀存在的,是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對于教師而言,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家長,他們都是教師的交流對象,教師都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感覺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重視。
四、在與家長交流中,教師要注意使用巧妙的語言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難免會談到幼兒的缺點,這時教師就要注意使用巧妙的語言。首先,要肯定幼兒的優(yōu)點,然后再點出不足,這樣家長才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實就虛,即不要一開始就切入主題,可以和家長先交流教育幼兒的技巧、典型事例,然后再慢慢談及具體的教育方法。
五、讓家長了解教師的辛苦付出
家長愛自己的孩子,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教師也是愛每一位幼兒的,這也是不容置疑的,但卻不一定被家長所了解。這種辛苦卻未必能被家長理解,因為無論是接孩子,還是送孩子,家長都難以看到教師辛勤付出的一面。因此,在家園交流中,教師應讓家長清楚教師跟家長一樣是愛孩子的,這種關愛面廣量多。讓家長理解這一點,有利于融洽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有利于增強家長對教師的信任,使家長對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感到放心,有利于家園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通過多種方式增進家園溝通
1. 通過校訊通或者留言板進行家園溝通。雖然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它緩解了家園之間同步活動的時間緊的矛盾;2.建立《家長園地》,家長們利用到幼兒園接送幼兒的機會可以通過這個小小的窗口了解到科學的保教理念、先進的幼教信息、班級近期的中心工作等;3.定期舉辦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來園活動等。其中,最受家長歡迎的是家長來園活動,因為這能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體驗孩子在園的生活。
總之,要搞好家園溝通,關鍵在于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關系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系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與行為。當家長感受到教師關心自己的孩子,教師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地會產生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教師;當家長感受到教師以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時,就會消除心理上的距離,樂于與教師接近,愿意與教師溝通,并和教師相互配合教育孩子。
其實,有時候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措施,只需要教師懷著一顆誠實、真摯,讓家長感到踏實的心就行。這樣,教師與家長之間不僅架起了情感的橋梁,而且也為家園溝通與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家園相互團結,相互支持,就會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雙重保障。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