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輝
摘 要:提高教學質量, 是教師工作的主要目標, 是學校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標志,是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具體體現(xiàn).只有教學的高質量, 才有人才的高素質。嘗試、實踐、探索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是每個教師長期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目標;學習興趣;基礎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關系著學校的生存和教育的發(fā)展。因此,學校的重點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它是學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題、主旨和主線。我們應查擺自己在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及找出解決的辦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5分鐘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充分發(fā)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本文就探討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一、確立有效的教學目標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要確立有效的教學目標,首先要了解學生具有的知識、能力等的儲備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與學生之間有沒有鴻溝,學生有沒有可能達成,是過高還是過低,應當如何調整等等。
其次要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課程標準的重要性無須贅述,它指引著教學工作的總方向,將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細化,做到描述準確、要求具體,不能過于籠統(tǒng)。
在教學目標的備課中,對教學目標的掌握程度,我認為應該在目標細化(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基礎上。特別要定好本課的情感目標為:讓學生學會用委婉的語氣來提建議,理解待人接物要注意的禮節(jié)。
長期目標(大目標)和短期目標(小目標)的有機結合。在教學目標中,有些屬于長期目標,有些屬于短期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將兩者緊密結合。長期目標并不是一兩節(jié)課能夠達成或解決的。例如,“科學探究能力”、“探究性學習”等的培養(yǎng),就并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從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都將其作為長期目標,不是說學生解決了一個題目就領悟了科學探究及探究性學習的實質,可能他僅僅停留在“照葫蘆畫瓢”的階段,而且還是初級階段。
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活動的引起是需要一定的動機的,也就是說,只有學生主動學,喜歡去探求知識的時候,才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藝術,教師應當通過一定的手段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的得到活躍,比方說進行懸念和情景的設置等,將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之中。在課前活動的組織方面,可以把重點放在聽說訓練上,通過課前幾分鐘的利用,展開一定的訓練活動,使學生能夠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對英語課堂。
在英語課堂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主動發(fā)現(xiàn)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使課堂得到活躍,將教師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一定的領導地位,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興趣得到提高。
三、打好初中生的英語基礎
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都是為了打好初步的基礎。
打好初步的基礎,應包括打好口語和書面語兩方面的基礎。為此,要求學生要切實掌握英語的語音、語調 和拼讀技巧;掌握基本句型和習語;掌握基本語法知識和一定量詞匯及其用法;掌握詞的變化規(guī)律和一般構成 規(guī)律;掌握閱讀技巧以形成語言能力(linguistie competence)和言語能力(speech competence)。打好初步的基礎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會說幾句裝配好的現(xiàn)成的套話這樣一個簡單概念上。
英漢兩種語言不是“同族同宗”語言,有各自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有各自的特點。兩種語言在語音、語法、 詞匯三方面相差甚遠,兩種語言的形態(tài)、結構有很大差異。這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難點多,形成語言能 力和言語能力的困難多。所以,為了打好初步的基礎,對中國學生來說,必須學好英語的語言結構,這樣才能 形成組詞成句組句成篇的能力,這樣才能形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四、培養(yǎng)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語言是交際工具。交際能力是“人與人之間運用語言進行信息、思想、感情相互交際的能力,即在真實情 景中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p>
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認識能力、文化知識(包括跨國文化知識)、文體知識、情感因素和其它方面的 知識在內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币粋€人獲得交際能力,那就是說他不但獲得語言的知識,而且還獲得語言在社 交中使用的規(guī)則?!笨梢娊浑H能力不是單一的能力,它是由很多方面的知識,不同層次的能力融合到一起的 綜合能力,在交際過程中,交際的各種要素處于不同的平面,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因而形成一種極為 復雜的知識和能力體系。
交際可通過口語和書面兩種形式體現(xiàn)出來。不管哪種形式,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都應該抓住,不能只強 調口語忽視書面語,反之亦然。只是在教學過程中按階段略有側重罷了。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有的學校只強 調口語訓練而忽視了書面語訓練,致使學生學過的課文讀不出來,書寫中錯誤百出,這一問題應引起注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與文化二者意百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不同的語言負載不同的文化。任何兩種 語言間不存在一對一的簡單對應關系。所以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必須學習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如社會背景、禮 儀習俗、宗教信仰等。這些要素在交際過程中不時地在起作用。我們的學生在交際中常常發(fā)生同本民族的交際 模式套用目的語國家的交際模式這種現(xiàn)象,而我們的學生在中學生的階段又不大可能把交際過程中諸多起作用 的要素學到手。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交際禮儀等方面的知識,不應要求過高,也不必刻意追求完全的 真實的交際情景。如果那樣,倒反捆住了學生的手腳,無法進行操練。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我們的教學條 件,學生在各方面的知識水平和他們的實際年齡中不具有應付在真實條件下完善的交際能力?!霸诜菍I(yè)外語 教學中,完全采用所謂的‘純粹交際是不可能的。課堂教學中‘純粹也是不存在的?!钡诮虒W過程中 ,貫徹“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這一宗旨是不能變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缺乏信息差的假交際手 段,訓練學生的口、筆頭交際能力,使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提高聽說能力和閱讀能力,提高使用英語的熟巧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