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是筆者在教育教學道路上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標。究竟如何讓這一目標得以實現(xiàn),筆者從以下一個方面做出了探索。第一,強化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得以喚醒;第二,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識字;第三,把課堂交給孩子,讓課堂成為孩子盡情自我展示的舞臺。藉由以上幾點的努力,才能讓教師深刻體會到“教育智慧”的內涵,才能讓學生在“少教多學”中快速成長。
【關鍵詞】少教多學;自主學習;展示自我
自2009年2月我有幸被評為湟中縣第一批名師后,深知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從那時起,我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開始了有意識的持續(xù)的轉變。幾年來的學習與實踐,使我和孩子們都能去感受豐富的課堂生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成了我如今乃至今后教學藝術的追求。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加強課前預習,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預習是一種鋪墊,是一種預測,是一種自練。很多學生不懂得如何預習,認為預習只是讀讀生字、課文而已,達不到預習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導好課前預習,課堂才能有效地指導自主學習,學生才能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學生提出了五步預習法,即:初讀感知—圈畫識字—劃詞(句)批注—提出疑問—巧設練習。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識字
識字教學中我先給學生充足的自主認字、小組合作討論的時間,讓小組成員交流“你們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之后,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做一次展示,當一次小老師。在不斷的實踐中,我與學生總結了許多識字方法:“字形小魔術”、“送字回家”、“找朋友”等,“猜謎語”是學生最喜歡的識字方法。
另外,學生的認字活動,不只局限于教室、校園。教師要帶學生走出校門,走進大自然,到精彩的外面世界中,認識更多的字。如廣告牌、商店招牌、商標、物品包裝等,學生在平時通過看電視,也能認識很多字。動畫片片名、節(jié)目主持人姓名、各欄目名,都是兒童認字的好教材。
寫字指導中,要努力做到“一看二寫三比四評”,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即:觀察范字—練習描紅—相互欣賞—集體評價
三、把課堂交給孩子,讓課堂成為孩子的舞臺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認為:“語文教師應伸展自己的個性,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是教師成長的最大敵人?!弊鳛榻處煟覀兪紫葢羞@種創(chuàng)新意識,讓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成為我們成長的鋪路石。在我的課堂上,我努力做到了“四還”。
1.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自主活動,自主學習,就應該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作為教師,就要高效利用課堂。
(1)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缎抡n標》指出“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币虼?,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多地提供學生自主讀書的時間。學生只有充分地讀,才能把課文讀懂,才能做到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才能在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2)把“講”的機會還給學生。我們在講課時總有這樣一種感覺,課堂中總覺得自己講的要比學生說的多,一些本該由學生說的,很多由老師代替了。其實有些問題學生能夠回答,而且可以回答得很好,可是卻被老師剝奪了權利。還有些重點,總怕只說一遍,有些學生聽不著,記不住,于是重復二遍、三遍。所以,教師不能太想“講”、“講”太多,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和開拓 “說”的空間。
(3)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答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比魏伟l(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產生問題開始的,可見主動提問的重要性。教學中,我從課題入手,鼓勵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加以梳理,之后,我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引導學生緊扣提出的問題去讀書,并抓住重點詞句思考討論。這樣,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愈加濃烈,課堂氣氛也非?;钴S。
2.把展示的機會還給學生
展示方式很多,可以采用個人展示、小組展示與全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展示的舞臺,如朗讀比賽、背誦比賽、演講比賽、課文情節(jié)表演等。做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讓學生愉快參與,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3.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
評價分為自我評價與同學間的相互評價。當學生完成練習或回答一個問題后,起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判斷,對自己的回答進行評價。接著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活動空間,大膽抒發(fā)各自的見解,在你來我往的沖撞中激活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通過互相交流,讓學生養(yǎng)成敢爭、敢駁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4.把想象的空間還給學生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對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學《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一課,我除了讓學生抓重點句子展開想象,激活學生思維外,還引導學生圍繞課文結尾續(xù)編小故事。如:“你們認為那位售貨員阿姨還能再見到小兵嗎?她們見面后還會說些什么?在自主開放的氛圍中,學生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使課堂成為了他們快樂學習、快樂交流、快樂表達的樂園。
幾年的教學實踐,課程改革伴隨著我不斷地成長,它不僅帶給我教學價值觀的轉變,還令我體驗到了“教育智慧”的內涵。我會繼續(xù)堅持不懈地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究,充分挖掘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做定“還”的文章,力求在“還”的有度、“還”的有效方面狠下功夫,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作者簡介:
張永蓮(1972.12~)女,青海省西寧市,現(xiàn)職稱:小學高級教師,學歷:大專,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