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力格圖
【摘 要】現(xiàn)在有些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內容枯燥,編寫乏味,常常導致課堂上學生不聽課、這給我們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我想政治課要有魅力首先在于課堂上教師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幽默的語言和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信我們的政治教學會再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教師;教學;新課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意味著課程改革的開始,課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其課程的實施,而課程實施的主要路徑即為:課堂教學。也可以說,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在于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怎樣進一步提高教學有效性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而要解決這一問題,一個重要條件是教師必須掌握和科學運用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因此,如何構建課堂教學,借以達到其課堂的有效性是我們作為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下新視野下高中政治課程的有效教學。
一、有效教學的意義
有效教學的意義在于有效學習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其教學過程的符合規(guī)律性、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學習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很有效果。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我們要著重發(fā)展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關注的心理基礎則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體體現(xiàn),是社會交往中的素質要求,是誠信,關愛,協(xié)作等品質的形成基礎。
二、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教學信息量大意味著材料越豐富越好教學容量大,信息量豐富往往是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為此,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準備了大量的資料用以論證教學觀點,以為內容越充實,材料越豐富越好,甚至一個觀點用三、四個類似材料分析。
誤區(qū)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意味著教師主導作用越少越好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新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努力踐行,課堂面貌煥然一新,涌現(xiàn)出一個個生動活潑、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但過分放開不加引導的“放羊式”課堂也隨之出現(xiàn)。
三、實施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策略的對策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景象: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死氣沉沉,更有甚者,理科班學生“趴倒一片”。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政治老師的悲哀,當然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針對目前學生不愿意學習政治課,學習是為應付考試的實際,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重性教育,教育時要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學用結合則,闡述思想政治課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1.激發(fā)學生學習趣
幽默。教學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與學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教師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會引起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乏味的學變成一種精神享受。運用教育幽默就要掌握大量的幽默素,教學幽默的素材很多,大致來源于三個方面:
一是教材中的幽默。這是教學幽默中的“富礦”所,最能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如教材中生動活潑的教學圖都富有幽默感,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新鮮好奇,而新鮮好正是誘發(fā)學習興趣的積極因素。
二是藝術作品中的幽默。許多笑話、漫畫、相聲、格、警句、歇后語、謎語等,無不妙處橫生。教師拈手拿,便可獲得良好的幽默效果。如講述教條主義的危害,跟學生講個笑話:糧店的職工對經(jīng)理說:“經(jīng)理,老鼠跑到油缸里去了”經(jīng)理問:“你把它撈出來了嗎?”工回答:“沒有,我把貓放下去了?!睂W生在笑聲中認了教條主義的危害。
三是生活中幽默。如教師、學生和周圍其他人在日?;钪兴l(fā)生的軼聞趣事和出現(xiàn)的形象比喻、俏皮話、順溜、打油詩等。對于這些活的幽默素材,教師應獨具慧、善于發(fā)現(xiàn),精心運用。如在講述我國原有經(jīng)濟體制的端時可以運用一句順口溜:“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大家拿一。又比如在講述我國農村生產(chǎn)力落后狀況,把農民形象地比喻為“1007部隊”,"1”是一條扁,"00”是兩只水桶,農民種地就是拿一把鋤頭,刨一坑,撒上種子,然后挑水澆地。這一比喻形象地揭不出國幾億農民搞飯吃的落后生產(chǎn)狀況。此外,在學習模仿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加工幽默、改造幽默、創(chuàng)造幽默。例:“金錢不是萬能的。”這一格言人人皆知,把它改變下,就會產(chǎn)生幽默創(chuàng)新:“金錢不是萬能的,請不要讓人有機會向你說這句話。”這同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趣。
2.注重教材中的閱讀活動,讓學生眼睛動起來
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常常把教材讀得太多,讀得太透,其結果是學生“眼動”機會太少,聽教師的講解反而感到索然無味?,F(xiàn)代教育在強調知識的同時更倡導素質和能力。因此,教師在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還應當不斷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各種素質和能力,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關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政治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的眼睛真正地動起來,有意識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的機會,這就要求教師的讀要大大減少,學生的讀要明顯增加。當然給學生更多的閱讀機會并不意味著教師的輕松。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起到一個指導閱讀的作用,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的效率,達到讓學生“眼動”的最佳效果。
3.激發(fā)學生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對思想政治不感興趣,政治課上大多數(shù)學生都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法陳舊單一是這種狀況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教師就應當充分發(fā)揮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采取各種教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逐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精心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政治學科獨有的與時俱進的特點,使我們的教師在備課時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我們的備課要素相比于其他學科也更加豐富。備課也應該講求效益,實現(xiàn)“有效備課”。教材內容并不等于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觀強調要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對教材科學的使用或“再度開發(fā)”,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要合理整合社會熱點和學生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充分開發(fā)“網(wǎng)絡資源”、“現(xiàn)代教育技術”、“社區(qū)資源”等所有可資利用的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5.及時進行課后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當完成某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后,總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這就需要及時不斷地反思。反思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又如何發(fā)展?反思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實際,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反思課堂教學策略是否恰當?反思的策略就是寫本課教后小結,就一節(jié)課的內容按排、教學設計、情境創(chuàng)設、活動設置、方法運用和即興調控等方面記下心得體會、經(jīng)驗教訓或理性思考。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寫總體的成績與收獲,力求新穎有意義;寫局部的做法與經(jīng)驗,力求獨到而實用;寫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力求解決而提高;寫過程設計的缺陷與教訓,力求深刻而警醒;寫學生的創(chuàng)造智慧與評價,力求激勵而發(fā)揚。要體現(xiàn)“以小見大”,從細微處入手,點滴細節(jié)反思,切忌“好大喜功”,籠統(tǒng)反思,抽象而不著邊際。通過這一課堂教學的自我反饋,促進教學內容更全面,教學設計更合理,加強教學針對性,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
先進的理念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落實和發(fā)展。我們高中政治教師要轉變觀念,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學會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