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樂
摘 要: STS是新興教學理念,如今逐漸被運用于教學當中。本文分析了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STS的必要性,從打破科學知識與技術之間的分隔、在教學中添加實踐內容兩方面提出方法,以使初中生物教學與STS理念相融合,從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 初中生物 STS理念 融合方法
初中生物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STS分別取科學(science)、技術(technique)及社會(society)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其主要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作用關系,有助于初中生學習生物課程。因此,如何利用現(xiàn)有教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STS理念,便成為當前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實施STS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生物是一門實驗課程,應以實踐為主。然而我國大部分初中傳統(tǒng)的科學教育便是令學生熟練掌握科學知識。因此初中生物教學也側重于知識點的講解,同時要求學生背誦知識點,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同時忽略了生物教學中的實踐內容。久而久之,學生逐漸開始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呆板背誦教材知識點。學生如果不能將所學知識融入生活當中,則初中生物課程也無法達到應有效果。
初中生物屬科學課程,而科學課程的研究領域內便包括“科學、技術及社會之間的關系”。教師在教材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將STS理念融入其中,從而令學生對生物知識在科學及社會之中的應用具有一定了解,同時能夠認識到生物科學知識、生物技術及社會發(fā)展之間的相互關系,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從而令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有所提升。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STS理念的基本措施
(一)打破科學知識與技術之間的分隔
初中生物的傳統(tǒng)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更為注重講解課程知識點,而介紹課程知識的具體應用、實現(xiàn)內容知識具體技術的篇幅則被壓縮,有的教師在教學時甚至直接將其刪除。這便導致學生的學習只能側重研究課程知識內容,一門實驗課程成為普通的知識課程,從而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缺乏實踐作為支撐,學生通過理論知識所得出的結果都是紙上談兵,初中生物教學質量也無法提升。教師在“用教材教”時,不僅需要著重課程知識,同時需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課程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實現(xiàn)課程知識運用所需要的技術及課程知識對社會的影響,并為學生提供大量真實客觀的素材。學生通過生物學習更能明白生物知識的應用方向,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以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綠色植物是有機物的生產(chǎn)者》為例,傳統(tǒng)教學中,都會將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作為重點,對其知識的應用只是略有提及。而在STS理念下,除基本的課程知識外,還應在教學中介紹光合作用于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以農(nóng)業(yè)方面為例,農(nóng)民適當延長大棚蔬菜的光照時間,能通過光合作用提高大棚蔬菜產(chǎn)量。蘇科版教材在第一節(jié)《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后一個版塊中編排了STS“溫室里的‘氣肥’”這一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對此予以重視,不能忽略不計,或是只作為學生自學的課外閱讀材料。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為什么要在溫室大棚中增施二氧化碳”這一具體情境導入新課,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而且利于引導學生在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新的課程內容。不僅如此,在學習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之后,還能就此話題擴展到課程知識對社會的影響,如大量種植植物能夠吸收人類排出的二氧化碳,從而使人類生存環(huán)境得到保護。學生通過教材,不僅掌握了有關光合作用的理論知識,而且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具體應用,從而令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更為全面。
(二)在教材基礎上添加教學實踐內容
傳統(tǒng)教學通常分為三部分:課堂導入、課程知識講解、課后習題練習。而這種教學顯然是為應試而存在的,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將“課后習題”這一部分內容轉化為“課后實踐”,不要求學生將大量的練習題作為鞏固知識的手段,而是通過設計某一課題,要求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操作與實踐,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與課程相關的技術,從而令學生明確科學、技術及社會之間的關系,并將三者緊密結合,以提升自身的生物知識水平。
在教學第十七章《動物的運動與行為》時,便可在教材基礎上添加教學實踐內容。《動物的運動與行為》這一章內容涉及動物運動與行為的主要類型與生理基礎,教師可在教學的最后部分設計實踐內容,也可在上一章結束、開始新一章教學之前布置,如令學生觀察家中寵物的生活習慣,以文字、圖片或視頻形式記錄寵物的日常生活,并將收集的資料帶入課堂與同學分享。在教學中添加實踐環(huán)節(jié),能夠提高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關注度,從而提高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能力。同時,實踐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頻繁使用課程知識,提高其應用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三、結語
初中階段,生物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STS理念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如果能在教材的指導下更加注重將STS理念融入教學設計中,則能夠使學生在熟練掌握生物科學知識的同時,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為其今后成為社會主義所需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舒晨.生物學教材與STS理念的融合——以蘇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為例[J].學園,2014,13:147.
[2]盧芹.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的教學設計——以“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為例[J].生物學通報,2011,07:31-34.
[3]李紅,陳香,盧媛.初中生物教材編制如何應對教學中科學探究活動實施的困境[J].課程·教材·教法,2009,08: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