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伶俐 劉葉
摘 要: 語言學習的四種基本技巧聽、說、讀、寫中,聽力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占據(jù)重要席位,因為僅給予言語輸入而沒有理解的學習,不能取得可觀的語言學習效果?;谌蝿招徒虒W法及研究者本學期在聽力課型教授中的實際經(jīng)驗,目的旨在探究基于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設計能否提高高中英語聽力課型教學質(zhì)量和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
關鍵詞: 高中英語 聽力課型 教學設計 任務型教學法一、引言
通過高中英語實踐教學,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中學生對于理解聽力材料存在障礙,聽力技能較閱讀寫作技能相對薄弱,這些學生之中不乏較好學生。在傳統(tǒng)聽力課型中,中國教師傾向于講解生詞,播放錄音幾遍后聚焦核實答案,缺少或甚至沒有對學生聽力學習技能的指導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成為英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很難提高外語習得水平。教師通過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示,并合理運用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聽力技巧與技能。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①,聽力理解這一重要技能也不容忽視。因此,基于任務型教學法與筆者對高一聽力課型的教學實踐及成績對比分析,本篇論文旨在通過實驗對比分析,探究在高中英語聽力課堂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能否提高學生的聽力成績及聽力技能。
二、文獻綜述
任務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其是交際教學法的進一步發(fā)展,兩者都強調(diào)語言的習得都應該無限接近其在現(xiàn)實生活真實語境中的運用,以提高學習者面臨相同或類似語境的反應速度及熟練程度。在任務型教學法的課堂上,教師結合真實語境,在分析教學材料、學生需求情況的基礎上,設定一系列的任務,由易及難,由淺及深,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尤其在二語習得課堂上,英語教師鞏固舊知,拋出新知,通過完成設定的任務,引導學生更新或拓寬知識結構,所以英語課堂完成任務的過程亦是語言習得的過程,學生“在做中學,學以致用”的暢想,在任務型教學法中得以實現(xiàn)。
Nunan(1989)認為,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法,具有結構性,它由教學目標、信息輸入、活動方式、師生角色、教學環(huán)境等要素組成。Nunan在他的《交際任務和語言大綱》中歸納和總結了任務型教學的五個主要特征:(1)強調(diào)用目的語互動學會交際;(2)將真實文本引入學習環(huán)境;(3)為學習者提供關注語言和學習過程本身機會;(4)增加學習者個人經(jīng)歷,為課堂學習提供重要的素材;(5)設法將課堂語言學習與課外語言激活聯(lián)系起來②。
Willis的模式因為其可操作性強,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關注。在Willis的模式中,任務型教學法包含以下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Pre-task),即任務準備階段。這一階段主要由教師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并提出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及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任務循環(huán)階段(Task-cycle),是指學生以個人、雙人對話(pair work)或小組(group work)的形式討論并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然后向班級匯報和交流任務的完成情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要協(xié)調(diào)各組學生的分工,針對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建議。語言焦點階段(Post-task),主要由分析(analysis)和操練(practice)兩部分組成。在這一階段,師生共同分析和評價各組任務的完成情況,教師對重點語言項目進行歸納和總結。
由此可見,任務型教學法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中學”;學習者在一步一步完成給定任務的同時,自身積極主動參與,表達個人的觀點見解,有益于學習者達到語言習得的目的。同時,任務型教學強調(diào)真實語境下目的語的使用,為學習者提供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原汁原味的學習材料,突出“學生為中心”,教師促進與輔助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創(chuàng)新地完成任務,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并創(chuàng)新獨立地解決問題,成為終生學習者③。盡管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的使用研究比較成熟,但有關其在高中英語聽力課型的運用及顯著效果仍值得探討。所以,筆者結合自身在某中學教授高一年級聽力課型的實踐經(jīng)驗,試解決如下兩個問題:(1)如何在高中英語聽力課堂運用任務型教學法?(2)在高中英語聽力課堂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的效果如何,即學生成績是否呈顯著提高,其意義何在?
三、研究方法與過程
筆者采用實驗研究、訪談形式,針對高一年級學生兩個班級共80名被試,各班均40人,英語專業(yè)水平相近,由筆者進行一個學期(為期15周)的聽力課型教學。英語2班為控制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英語1班為實驗組,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學期結束由學校統(tǒng)一組織聽力期末考試,采用Spss16.0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錄入成績,并進行兩個班級成績及學習效果的對比分析。
為進行實驗對比,英語1班教學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結合學生需求與教學目標,設定教學任務,并通過以下教學形式與教學媒介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
1.精心設計每一聽力課時,給學生提供最恰當?shù)穆犃θ蝿?。聽力任務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不同的聽力任務需要完全不同的聽力技巧及策略,例如主旨大義的聽力訓練(范聽)要求學生注重聽力材料的關鍵句、重復性的單詞及短語;而細節(jié)信息的聽力訓練(精聽)則要求學生選擇性地對與細節(jié)問題相關的原始信息進行分析。與此同時,為訓練學生廣泛的聽力技巧,在為期15周的教學中,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例如pre-listening訓練學生話題預測能力,while-listening中復述任務聚焦訓練學生理解聽力篇章與快速記錄關鍵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after-listening中鼓勵學生思維跳出聽力材料,將聽力的內(nèi)容內(nèi)化,如課堂中聽力材料有關Great Scientists,可讓學生延伸收集背景知識并進行個人或小組口頭匯報,同時體現(xiàn)“以聽促讀,以聽促說”教學理念。
2.提供真實的聽力訓練材料,營造類似使用目的語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為將語言學習與現(xiàn)實語境緊密聯(lián)系,聽力材料廣泛涉及慢速英語、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每周演講、美國深夜脫口秀、原聲電影等,以真實的方式促使學生學習、理解并學以致用;控制組教學內(nèi)容主要以教材為本。同時,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言學習材料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更易引發(fā)學生持久性的關注,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
3.教學過程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力,并給予學生積極反饋。為避免傳統(tǒng)聽力教學法的弊端,聽力話題設計應更易于學生積極能動的反饋。例如當提及聽力材料中不同的發(fā)音與語音語調(diào)的話題,可導入模仿日式英語發(fā)音、韓國或印度發(fā)音的滑稽視頻,以激起學生關注內(nèi)容的興趣,深入探討聽力材料語音語調(diào)對聽力理解的重要意義。為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課后布置小組共同完成項目,如精聽翻譯美文片段,鼓勵學生在近似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并且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回答與行為給予即時的反饋,讓學生明了錯誤出在哪及其原因,因為聽力本身的時效性及人的記憶的遺忘曲線先快后慢,及時糾正錯誤的發(fā)生在聽力課堂上比起閱讀與寫作方面更為重要。
四、實驗結果與效果分析
表1為分組描述統(tǒng)計量表,組1為任務型教學法,組2為傳統(tǒng)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授課班級平均分為71.675,方差為7.898,傳統(tǒng)型授課班級的平均分為65.875,方差為8.573,可見任務型教學法授課的班級期末平均分高于傳統(tǒng)型班級,而且離散程度比傳統(tǒng)授課小,即班級學生成績差距幅度較小。所以,任務型教學法班級期末成績好于傳統(tǒng)型班級。
表2為獨立樣本檢驗表,Levene齊性方差檢驗表明變量的顯著性概率(Sig.)為0.843,大于0.05,說明變量的方差是相等的;雙尾t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002,小于0.05顯著性水平,表明這兩種教學方法有顯著性差異;任務型教學法成績水平優(yōu)于傳統(tǒng)型,因此t值和Mean Difference均為正數(shù)。此外,兩組的平均值差值95%置信區(qū)間均不含有0,表明兩組平均值的差異顯著。
由此,通過Spss16.0數(shù)據(jù)分析,在高中英語聽力課堂實行任務型教學法教學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法,教學成效比較顯著。
五、結論及對英語教學實踐的啟示
通過實驗對比分析,任務型教學法對強化高中英語聽力課型教學效果具有顯著性作用。任務型教學法指導教師系統(tǒng)地制定適宜的交際性教學任務與技巧,有效實現(xiàn)課程目標;同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刺激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激發(fā)學生在聽力方面的濃厚興趣。因此,高中英語課堂可以改變將學生作為被動信息接收者的弊端,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并提高學習者的聽力技能與外語水平綜合能力。然而,聽力教學這塊領域錯綜復雜,仍需進一步的研究摸索;這項研究僅基于筆者對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解和聽力課型的教學實踐,仍處在很多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完善。
注釋:
①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1991,25(2):279-295.
③劉丹.對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任務型聽力教學[D].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
參考文獻:
[1]Breen,M.In Candlin and Mrphy(eds),Language learning tasks[J].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 Hall.International,1987.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3]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 Quarterly,1991,25(2):279-295.
[4]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Beijing 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4.
[5]Nunan,D.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Teacher[J].1997.
[6]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劉丹.對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任務型聽力教學[D].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
[8]辛淑梅.談大學英語的聽力教學.吉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1999.
成果單位:“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教育廳研究重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