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胡燕
摘 要: 一般來講,對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方法探究,必須分析影響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兩種因素:教師方面,大學教師綜合素質(zhì)、教學方法及科學性教學目標是重要因素;學生方面,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為此,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關鍵詞: 大學英語 教學效果 教師 學生
1.引言
為深化教學改革,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教育部試行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了全面改革。此次教改將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使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成功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離不開有效的教學效果,由此對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研究成為大學英語教育、教學改革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從檢索到的文獻來看,目前對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響因素、提高對策等方面。鄭紅(2012)認為目前以考試為導向的英語學習導致了教學的低效率。對如何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研究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者,劉鳳杰(2006)指出注重教學過程的多樣性、靈活性,可以有效激發(fā)課堂活力,從而提高效率。以上相關研究多角度地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結合這些影響因素提出了不同的改進方法。本論文擬定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教學效果進行科學的界定,從不同的視角探究影響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并提出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策略,以豐富大學英語教學理論研究,增強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及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2.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界定
教學效果是有效教學的直接結果,有效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種教學理念。對于有效教學的定義,理論界存在著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一是以經(jīng)濟學的眼光進行界定。如張?zhí)鞂殻?998)認為有效教學活動是以盡可能少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優(yōu)的教學效果。二是以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來界定有效教學,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有效教學的關鍵是通過教師的有效行為,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教學是否有效,關鍵是看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有效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和發(fā)展,以及是否引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欲望。有效教學具有自身的特征,通過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使有效教學更具體化。
西方主流觀點認為有效教學需具備三個不可少的特征,即教師能用系統(tǒng)的方法闡述他人的觀點,教師課堂教學組織清晰,有師生的交流和互動,教師必須充滿活力,激發(fā)學生興趣。
綜合以上觀點,可以將有效教學定義為:有效教學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教學,是以較少的教學投入,成功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與進步,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的教學。教學有效果,不僅要求教學有效,而且要求教學結果與教學目標相吻合,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使學生形成終身有用的適應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3.影響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探究
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是教學相長的互動式行為,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學效果的取得,是通過師生雙方良好互動形成的,故在探討影響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時,必須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考慮。
3.1大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大學英語教師素質(zhì)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zhì)、基本業(yè)務素質(zhì)及心理素質(zhì)三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zhì)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大學英語教師,會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使教學中的育人更具親和力,從而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獲得收益?;緲I(yè)務素質(zhì)包含了豐富的內(nèi)容,不僅要求大學英語教師認真學習、領會、貫徹《教學大綱》,精心設計教案,課堂教學重難點突出,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鼓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而且需要具備教學管理和組織能力。最后,大學英語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包括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面貌、廣泛的興趣與愛好等,這些心理素質(zhì)構成了教師對學生心理相容和對人際關系的心理互換,從而有助于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2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法策略問題
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應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加大備課量,廣泛閱讀與教材內(nèi)容有關的中英文書籍及資料,拓展對教材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課堂教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明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教學的出發(fā)點,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在上課期間設計出難易不同的問答題,盡量使每位學生都能參加到課堂的討論中,保證基礎差的學生吃得消,好學生不挨餓。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學生能相互彌補,共同提高。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力求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安排的課堂活動中,使學生既掌握語言知識,又培養(yǎng)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
3.3大學生的學習動機
根據(jù)我們所學的二語習得理論,動機是影響外語學習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我們通過二語習得理論學習可以知道,外語學習動機強的學生能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高。筆者在2014年采取隨機抽樣的調(diào)查方法,對西安工程大學500名非英語專業(yè)本科及碩士學歷的學生關于影響外語學習效果的因素進行調(diào)研分析后發(fā)現(xiàn),在所設計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學生年齡、學生性格及毅力、英語基礎等指標中,大學生選擇學習動機的人數(shù)占比為35.5%,僅次于學習興趣。
雖然持工具型動機對學習外語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持融入型動機的大學生外語學習能力更強,也更能克服學習過程出現(xiàn)的各種困難。由此我們可知道,教育實踐和教育心理學實驗也都表明學習動機和學習的關系是辯證的,學習能產(chǎn)生動機,而動機又推動學習,二者相互關聯(lián)。學習動機不強烈,學生的學習必然消極,反之,學習動機明確且強烈,則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強化學習效果。
3.4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同樣在2014年對以西安工程大學非英語專業(yè)本碩士學歷的500名學生為對象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影響學習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學習興趣(40.1%)、學習動力(35.5%)、學習基礎(14.3%)、學生性格及毅力(5.4%),學生年齡所占比例較小,與研究不相關忽略不計。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無疑是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
4.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方法途徑探究
4.1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完善教師管理群
在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綜合素養(yǎng)及完善教師管理群中,首先要加強大學英語教師培訓和培養(yǎng)工作,其次是完善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環(huán)境。在此,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培養(yǎng)。第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崇尚教師師德,師生應該教學相長。第二,提高基本業(yè)務素質(zhì)。突破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束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策略,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及科研能力。第三,提高心理素質(zhì)。虛心聽取老教師的意見建議,并不斷反思完善自我。
4.2明確教學大綱,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外語能力的幾個重要方面: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學生的需求組織教學;強調(diào)從交際活動中學會交際。在教學前,教師首先要考慮以下問題:這些學生是誰,他們的英語水平現(xiàn)狀如何,他們所需的英語交際能力,他們未來使用英語的情況和環(huán)境。只有考慮到諸如以上的因素,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法或者教材的選定。英語課堂教學應堅持聽說讀寫相關技巧的傳授,英語課文的選材,要注重語言的真實性,題材的廣泛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體裁的多樣性,內(nèi)容的可思性。
4.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應該熱情、敏感和寬容。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清楚,老師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是學生樂于接受知識的一個前提條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具體來講,就是每個學生各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對于他們的身上的不同特點,我們應及時給予糾正和認可,以便學生能充滿自信,激勵他們更努力,再有就是要及時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課上課下與學生用英語交流有關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消除學生的拘束感,使學生對大學英語愿意學、樂于說。
4.4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大學英語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從多種形式、角度、層次上設計教學方法。如:針對需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采取分組討論、團隊協(xié)作、西方文學鑒賞等教學方式;通過交際與任務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法,針對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采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即興表演等教學方式。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把教學內(nèi)容和實際相聯(lián)系,強化其聽覺輸入的效果,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5遵循英語教學的教學規(guī)律,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我們應該遵循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客觀規(guī)律,強調(diào)教與學方法的正確性,并且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針對這一點,我們應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善用啟發(fā)式教學,控制學習動機水平。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存在很大的正相關性,動機水平低,學習效果弱,但也不是說動機水平越高越好,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遵循i+1的原則。對課程的編排,要有難有易,以便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針對教學難度大的內(nèi)容,應盡量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氣氛,以免學生過度緊張和焦慮。最后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給予學生適度積極的學習評估,對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
5.結語
本文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效果進行了討論,舉例分析了教師和大學生兩種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從教師方面來看,教師自身素質(zhì)、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目標是重要的因素,從學生方面來看,學習興趣、學習動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為此,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可以從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并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等方面出發(fā),以進一步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提高全國大學生英語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守仁.以提高我國高等學校教學質(zhì)量為出發(fā)點,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外語界,2006(5):3.
[2]于芳,寧爽.教師背景變量對教師教學效果影響的多層線性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4):70.
[3]鄭紅.淺談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J].才智,2012(17):280.
[4]劉鳳杰.課堂生態(tài)對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J].教育探索,2007(3):79.
[5]楊光.大學生學習風格對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與啟示[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8):117.
[6]程紅,張?zhí)鞂?論教學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1998(5):23.
[7]于芳,寧爽.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素質(zhì)以促進英語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yè),2009(27):60.
[8]楊國俊.論大學英語學習動機的強化策略[J].外語界,20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