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巧舫
摘 ? ?要: 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育人工作。班主任應富有工作熱情,投入愛心與耐心,靈活應用“期望效應”,對不同學生傳遞不同的積極期望,引導學生不斷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以實現(xiàn)預期教育目標。
關鍵詞: 期望效應 ? ?中職教育 ? ?班主任職責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班主任崗位是重要的專業(yè)性崗位。在學校教書育人工作、班級管理工作、職業(yè)指導工作、溝通協(xié)調工作等方面,班主任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需要付出愛心與耐心的細致工作。班主任的付出、努力及取得的成效,對一個班級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部分中職學校學生存在目標不明確、沒有進取心、求知欲不強、自制力較差等特點,對中職職業(yè)教育工作提出嚴峻挑戰(zhàn)。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在不斷充實自己,儲備豐富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整體素質的前提下,應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講究教育方法,才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教育目標。
期望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源于古希臘一個美麗的傳說。20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教授為首的許多心理學家,進行了一系列教育學實驗和研究,最終得出結論: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與老師的關注度成正比。積極的期望促使學生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將“期望效應”付諸班主任各項具體教育工作實踐中,把教師的積極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增強自信心,按照教師期待的方向塑造自己,可以使學生在智力水平、學習成績、品行、人際關系等方面取得明顯進步。
一、應用信任激勵模式,培養(yǎng)稱職的班干部隊伍
班主任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組建一支負責任、守紀律,有整體觀念、能團結協(xié)作,分工明確的得力班干部隊伍,有助于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展。
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后,班委成員的確定和培養(yǎng)存在以下問題:(1)學生僅憑初中畢業(yè)證書報到,不再像招收高中畢業(yè)生那樣,附有學生檔案。班主任只能通過觀察學生;與學生交流;向其他老師、同學了解等渠道獲取信息,了解學生,做出判斷。(2)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絕大部分之前沒當過班干部,缺乏經驗,工作能力、組織能力較差。(3)班級部分學生素質差,不好管理,有些工作難以開展,影響班干部積極性,有些會產生退縮心理。
針對這些情況,班主任應認真觀察、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各方面表現(xiàn),從中挑出較出色的幾位,與這些學生單獨談話,闡明當班干部的責任,消除他們的顧慮,肯定他們的長處,提出自己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調動這些同學的積極性后,以合理方式確定班委會成員。對所有班干部提出期望:勤快、踏實、工作細致、一絲不茍;個人要嚴格遵守校紀校規(guī),在各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班干部之間要團結互助、協(xié)作配合,爭取成為一支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
在以后工作中,根據他們的實際表現(xiàn)、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通過個別談話和班干部會議,好的方面及時給予肯定,指出不足的地方,與他們共同分析原因,對他們提出進一步期望和要求。平時,注意樹立他們的威信,教他們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用心培養(yǎng)他們的工作能力。在他們工作不順心時給他們以全力幫助和支持。注意靈活運用“期望效應”和激勵機制,激發(fā)班干部的工作熱情,激勵班干部向更高水平邁進。
教師信任學生,對學生是極大鼓舞和鞭策。借助“期望效應”,用信任、鼓勵、尊重、支持、關懷的情感,激勵、引導班干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傳遞積極期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從入學開始,班主任應反復強調,讓學生明確:就學階段,一是學好文化理論知識、專業(yè)知識;二是掌握本專業(yè)的職業(yè)技能;三是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和整體素質。為下一步順利實現(xiàn)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或升學打下良好基礎。不同場合多次輸灌,學生會慢慢接受這思想。但是,在實際課堂學習、實習、實訓中,能真正遵守紀律,認真學習,掌握良好,讓老師很滿意的,只是少數。大部分學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遲到、早退、缺席;不認真聽課甚至不聽課;不做練習;對學習不感興趣;對成績好壞無所謂,等等。也有小部分學生因學習方法不科學、接受能力差等原因,成績不理想。
針對種種情況,班主任應加強與各任課老師、指導老師的聯(lián)系,深入地、多方位地了解學生,跟得緊、抓得嚴。更重要的是要深得人心??拷鼘W生,親近學生,講究方式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地引導和教育。
對不同學生、不同情況,提出合情合理的積極期望。分步驟、分層次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讓學生朝著老師期待的目標,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原來的好學生更樂于開拓知識面,深入鉆研,積極參加各種技能培訓、技能競賽,精益求精。原來學得吃力,對學習沒信心的學生,在期望效應驅使下,會增強自信,有意識地改進學習方法,在老師幫助下,提高學習成績。原來表現(xiàn)不好、不好學的學生,慢慢跟著老師的引導,取得一個個進步。
應用“期望效應”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會耗費班主任很多時間和精力。然而,每當體驗學生取得的進步,和學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便苦中有樂、樂在其中。
三、以現(xiàn)實可行的期望,促進后進生的良性轉化
后進生主要表現(xiàn)在:違反校紀校規(guī);不講文明,不夠禮貌;不愛學習,學習成績差;對班級工作,班級榮譽漠不關心;勞動觀念差,分配到的勞動任務,能逃避則逃避,等等。
對后進生的教育,要掌握三點:一是尊重學生,即使是對犯錯誤的學生,也給予必要尊重。二是盡量貼近學生的心靈,多采用個別談心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班主任真心關心他們。這樣,對他們的批評、教育和提出的要求,他們更容易接受。三是充分利用“期望效應”,通過耐心細致地完成期望的傳遞與實現(xiàn),達到促進后進生良性轉化的目的。
每個學生內心都有成長、進步、發(fā)展的欲望,都有為實現(xiàn)心中目標而努力的內在潛能,都具有可教性和可塑性。班主任要全面正確認識和評價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亮點,給予肯定,并以此作為切入點,對學生做出合理預測,提出現(xiàn)實可行的積極期望,將其靈活持久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變得自信、自尊,獲得積極向上的動力,向著班主任期待的目標努力。
大部分學生本質是好的,之所以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主要是因為懶惰、缺乏自控力、放縱自己的行為等原因造成的。對于班主任給予的期望,他們一般會接受。但是,引導教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后進生都有一個特點:行為上具有反復性,錯誤容易重犯。為使期望效應達到最佳效果,班主任可以把期望目標劃分為多個層次遞進的過程性要求。每當學生取得階段性小進步,即給予鼓勵性評價,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讓學生及時體驗成功的喜悅,進而有信心向高一層次要求進取,完成人生蛻變。
四、在班風建設中應用“期望效應”
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具有無形的同化力和約束力。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全班同學的思想和行為。重視班風建設,能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塑造良好的班風,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班主任要善于應用期望效應,始終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班級充滿信心,只要大家盡心盡力,班級可以向著更好方向發(fā)展。適時提出班主任對班級發(fā)展前景的期盼。在遵紀守法、課堂紀律、學習氣氛、學習成績、勞動衛(wèi)生、文明舉止、集體榮譽感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guī)、班約。經常組織主題班會,對班風建設成績與不足進行探討與總結,給予肯定,提出更高期望。
在班風建設中,一般說教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樹立明確目標,制訂詳細計劃,張弛有度地管理班級。要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分層次管理學生。對全班、小群體、個人分別給予合理期待,并長期關注、耐心引導。逐步形成積極向上、團結文明、嚴謹刻苦、勤奮好學的班風。讓班級全體成員在良好班級氛圍中,接納道德規(guī)范,長期堅持,內化為行為指南,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整體素質。
教育是一門藝術,既要制度手段,又要靈活應變。教育就是引導,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榮辱觀、價值觀。班主任應付出滿腔熱情,關注學生,當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充滿期待。將教師期望效應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到班主任工作中,更好地挖掘學生潛力,引領班級學生積極向上,不斷完善,有效完成班主任的崇高使命。
參考文獻:
[1][美]朱瑟琳.高榕,溫旻,譯.喬塞爾森.皮格馬利翁效應[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01.
[2]金生鋐.理解與教育[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者,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