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慶
摘 ? ?要: 本文主要分析微課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的作用,重點探討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合時性、合情景下的應用,并分析研究如何進一步強化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使用效果,最大化合理發(fā)揮微課優(yōu)勢,同時探討“微課”在使用中的瓶頸問題,以便更合理地使用微課教學,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 微課 ? ?中職化學教學 ? ?教學質量
“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例”,在20世紀80年代的北大,就已經(jīng)有教師對教授課程內容進行選擇性錄像,當時稱之為碎片式電視教材。近幾年來,“微課”傳遍了大江南北,各式各樣的微課制作培訓和競賽活動層出不窮。筆者最先是從國內胡鐵生老師那知道微課的概念的,隨著社會變化發(fā)展,胡鐵生老師對微課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他指出:微課即以微型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教學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開發(fā)的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視頻教學資源?!拔⒄n”是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而設計的,需考慮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
一、“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
國外腦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學習,學習效果不佳。根據(jù)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注意力維持在10分鐘以內較為合理。所以“微課”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2.教學內容較少
相對于內容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微課”問題非常聚焦,主題突出,更適合學生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內容更精簡。
3.資源容量較小
從大小上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wǎng)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xiàn)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學生反復學習。
二、“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筆者所在學校十分重視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不僅在校內舉辦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培訓班,而且派遣教師去市里參加信息化素養(yǎng)培訓。筆者在培訓之后將信息技術和手段運用到化學微課制作和應用上。下面結合兩個案例進行介紹。
1.動畫式微課——化學鍵。
化學鍵是個很抽象的概念,對于化學基礎較差的中職生來說,學習起來很困難。教師每每講到這里,都作為重點、難點。筆者利用動畫技術,針對中職生化學學習要求,設計制作形象的動畫式微課,用模型結構生動形象地展示形成過程,學生看了能很快建立模型概念。圖1是微課的截圖:
圖1 ? ?離子鍵的形成
通過用實心小球代替看不到、摸不著的電子,通過顏色不同小球位置的變化表示電子得失,生動形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激發(fā)學習興趣。
2.YY語音錄屏式微課——課后作業(yè)答疑
YY語音的注冊用戶達4.005億,YY的頻道同時在線人數(shù)綜合統(tǒng)計可達到千萬以上。由于YY語音的高清晰、操作方便等特點,因此已吸引越來越多的教育行業(yè)入駐YY,開展網(wǎng)絡教育平臺,比較著名的有外語教學頻道、平面設計教學頻道、心理學教育頻道,等等。筆者在教學期間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會問一些常見的問題,一個一個解答效率顯然不高。為此,筆者在YY語音上建立了化學答疑頻道。YY語音化學教學頻道,根據(jù)申請者的要求不同,可同時容納不同人數(shù)人在線聽課,多達1000人。YY語音同時可以上傳PPT,利用白板和不同顏色的畫筆任意書寫。
YY遠程在線輔導,可以同時與眾多學生實時溝通,及時掌握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疑點等。通過錄屏軟件CamtasiaStudio6.02錄制下針對某個問題的解析全過程,即成錄屏式微課,方便學生反復復習使用,直至掌握該知識點為止。
三、“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1.借助信息技術,巧妙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往往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耗時最長,教師備課時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因為學生基礎不盡相同,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知識的途徑不一樣。雖然教師已經(jīng)費勁苦心,但仍然解決不了所有學生都能理解、掌握知識點的問題。借助于微課則不一樣,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深入了解,制作出同一知識點的不同微課,形成不同解決方案。學生可以選擇合適自身的微課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
2.化抽象為具體。
化學中,如原子結構與排布規(guī)律,學習的時候,學生往往因為原子、電子的看不見、摸不著而感到遙不可及。通過動畫等方式,將抽象的理論、事物具體形象化,學生的學習勁就上來了,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3.實驗過程可以反復觀摩。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課堂演示化學實驗,有時化學變化現(xiàn)象轉瞬即逝。也有的由于人多等原因未完整觀察到整個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通過錄制實驗微課,學生可以反復觀摩實驗整個過程,想停就停,想繼續(xù)就繼續(xù)。
4.微課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顯示,利于學生利用零碎時間學習。
微課從大小上說,一個微課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學習,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xiàn)移動學習、隨時隨地學習,非常適合學生利用零碎時間預習、復習。
四、“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瓶頸
1.保證不了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
化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自然科學,本身有很強的網(wǎng)絡體系。學生對化學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完整教學。而“微課”以“碎片化”為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完全依賴于微課,則會出現(xiàn)學習化學過程中不能對知識形成完整性認識的缺陷,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xiàn)斷層式化學知識結構問題,嚴重阻礙學生認識科學規(guī)律。
2.不能很好地面對面溝通、交流。
教育是塑造人的過程。教學活動應該由師生共同完成,其中包括問答、討論等有效溝通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同時是師生間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感情的飽滿、眼神的交流更容易引起學生共鳴。而“微課”是單方面的人機活動,無法滿足這一互相溝通的教學過程。
3.視頻實驗或者模擬實驗代替不了動手實驗。
化學畢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通過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化學。如只有聞到了,才會對硫化氫氣體的特殊氣味留下深刻印象;只有通過自己動手切割過鈉塊,才能深切地體會到鈉的軟,從而理解鈉的硬度小這一特點。如果將大量實驗都用視頻或模擬實驗替代,久而久之就會“紙上談兵”。學生只能被動觀察、被動記憶結論,從而導致學生忽略實驗內涵,忽略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分析,并且學生動手能力必定越來越差。另外,學生對實驗的真實性會產(chǎn)生懷疑,久而久之,學生會認為實驗是可有可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實驗做與不做結果都一樣,這樣,實驗功能會慢慢淡化,科學探究無從談起了。沒有了真實性,也就沒有了科學性。
總之,筆者認為“微課”在教學活動中的使用,可以發(fā)揮信息化手段與教育教學互相融合的橋梁作用,我們可以發(fā)揮其優(yōu)勢,適時合理地使用它?!拔⒄n”在課堂中仍將處于輔助和補充地位,不大可能根本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或結構。但是,它可作為學習活動的載體,與現(xiàn)有課堂教學相互結合、彼此補充,從而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錢華.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和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4,11.
[2]潘穎.微課在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廣西教育,2014,10.
[3]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4]王竹立.微課勿重走“課內整合”老路——對微課應用的再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4,05.
[5]龍濤,徐蘭英.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化學類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