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娜
摘 要: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以解決問題為重點,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為前提,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為目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合作式探究 學習方式
在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訓練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改革的方向,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合作探究性學習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被教師引進課堂的加強學生之間合作的教學活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學習和探討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通過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供展示平臺,為學生的文采提供展示空間。
一、提供學生快樂合作的環(huán)境
合作學習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獲得更多思考、表達的機會,養(yǎng)成良好的與他人合作、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豐富情感。如《戲曲大舞臺》綜合性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五個小組進行戲曲知識問答?;顒忧白寣W生分組到學校圖書館摘錄戲曲方面知識,到電腦房、網(wǎng)吧等地方上網(wǎng)查詢有關戲曲方面的資料,并下載一些戲曲片段,之后將獲得的知識相互傳遞,然后進行知識問答,最后進行活動評價與總結。活動讓全班學生了解了有關戲曲方面的知識,發(fā)現(xiàn)了當今社會在戲曲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共同感受了中華戲曲的魅力。同時,這種互學互補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環(huán)境,為他們積極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抓住時機,營造合作氛圍
小學生的身心處于發(fā)展階段,他們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處于低級階段,因此,教師要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小學生比較好動,而且充滿好奇,教師可以將這一特性運用到合作學習活動中。在進行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教師要精心選擇合作學習探討的內容,難易度適中,難度過大的問題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打開,讓他們無從下手,過于簡單的問題激不起學生的思考積極性,不能引發(fā)他們的討論。因此,教師要抓住教材內容,在課堂上選擇適當?shù)臅r機,因勢利導地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三、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先應當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師要善于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進行課堂指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要來自對知識的好奇和疑問的追索。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好奇心、求知心結合起來,通過情境引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中相關知識的好奇與探索,使學生通過探索與研究獲得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達到學習目的。學生通過自我探究獲得的知識遠比教師的灌輸來得更加深刻,體會更加透徹,能夠徹底掌握。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符合小學生社會經驗、知識面及興趣所在的學習情境,將學生置身于產生好奇心和強烈求知欲望的境地,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思維。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認知矛盾的情境,讓學生辨別其中的道理所在,讓學生學會在沖突中辨別真?zhèn)?,使學生通過研究理解,用語文知識的道理解決實際問題。
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能力
“好奇心是一種天生的和強有力的動機因素”,教師應當鼓勵、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好奇心。營造融洽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大膽“質疑問難”、“追根問底”和“別出心裁”地思考問題是很重要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有的問題學生一次就能解決,有的則要經過一番探究才能解決,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只有對解決問題充滿信心,才能使自己在探究過程中不論成功或是失敗,都能精神振奮,勇往直前,不斷克服探究障礙,取得探究的最后成功??勺寣W生積累探究成功的體驗,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探究的問題,應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給予必要的探索時間,教師還可作適當提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對學生作出評價,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見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時,他們探究問題的信心就會不斷地在一次次成功的表達中樹立起來。
五、及時評價,激發(fā)學生合作積極性
教師的評價是學生積極合作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評價契機,對于在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小組和個人也要給予中肯的評價,激發(fā)他們的合作學習信心,引導他們往好的方向發(fā)展。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合作學習熱情,例如小組之間評價、組內個人評價等,建立科學、富有趣味性的評價機制,如積分制、貼小五角星制,以公正、公平、客觀的評價態(tài)度評價學生的合作表現(xiàn),既要鼓勵學生發(fā)揚他們優(yōu)秀的一面,又要讓他們改造不足的一面,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清楚地自我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幫助學生樹立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科學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并且對合作學習效果給予中肯的評價,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取得進步,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九詮,蔡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M].案例式解讀初中語文,教育科學出社,2012.
[2]黨從輝.淺談語文合作學習中的統(tǒng)合綜效[J].課程與教學改革,2013(3).
[3]吳娜.談語文合作學習[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