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漢波
摘 ? ?要: 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現(xiàn)、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此時的學生既有獨立精神又任性,既自信又自我,既個性張揚又自尊脆弱。因此,學校應將德育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者結合在工作中的實踐所得,探討了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現(xiàn)狀和應對措施。
關鍵詞: 初中生德育工作 ? ?現(xiàn)狀分析 ? ?應對措施
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初中階段是品格進一步定型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德育工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教師與學生聯(lián)系密切,擔負著學生德育的重要責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今后價值觀的樹立。因此,在初中階段,學校要積極開展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工作實效。結合工作體會,筆者就初中階段德育工作談談認識。
一、德育工作現(xiàn)狀
(一)意識不到位,目標模糊。
目前,一些教師和學校對德育工作仍然存在認識不足、意識不到位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沒有正確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正視德育的價值,認為與其他教學任務相比,德育工作無關緊要,沒有將它作為一項正式的教學任務。
與意識不到位相比,德育目標模糊稍好些,但是難以達到德育工作的預期目的和結果,對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和發(fā)展不易產(chǎn)生有效影響。集中表現(xiàn)為德育工作的隨意性,也表現(xiàn)為部分學校德育計劃的空洞性,只提供理論,無實際可操作措施。
(二)內容陳舊,手段單一。
有些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總是選用傳統(tǒng)的題材故事,一次兩次尚可,三次四次則生厭,五次六次必然味同嚼蠟,再繼續(xù)下去流于形式,難以奏效。有些教師則將中考應試作為唯一目標,無形中形成重壓,使學生喪失聽講熱情,遑論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應對措施
面對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索解決之道。
(一)充分重視,明確目標。
針對較多初中學校和教師德育意識不到位、目標模糊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在采取具體措施之前,首先要明確德育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理念、理清德育的分層目標是有十分必要而有意義的。
1.樹立正確理念。
時代背景在不斷變化,學校德育工作應該與時俱進,不能再拘泥于傳統(tǒng)德育教育理念,用說教解決問題,而應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把握時代脈搏,在德育教育中堅持科學發(fā)展觀、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本,遵循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同時,應根據(jù)學生個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切實可行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案,力求實現(xiàn)以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為核心,以樹立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等德育目標為基本內容的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
2.明確分層目標。
德育是由各要素構成的有層次、有階段性的系統(tǒng)教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基礎、中等和高等層次的德育教育?;A層次的德育主要是指正確思想樹立、正確行為和是非標準的教育,中等層次德育的主要內容是公德教育,高等層次的德育教育則主要是針對青年及成年人的共產(chǎn)主義教育。初中生德育屬于中等層次,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是學生的品質和個性逐漸成形的關鍵期。因此,學校教育應充分重視并合理把握這一階段特點,用具體而高效的措施切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多管齊下,積極創(chuàng)新。
1.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青少年可塑性、模仿性強,容易接受教師的言行舉止,所以,言傳身教是最直觀也是效果較好的教育方式之一。一個成功的教師特別注意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智慧,全方位進行垂范、陶冶,將學生凝聚一起。
2.尊重學生,加強溝通。
得到充分的尊重,是學生與教師建立深厚的情感、進行深入交流的前提。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以平等的身份關心幫助學生,積極尋找后進生的“閃光點”,在學習上關心、生活上體貼、慢慢感化他們,絕不能武斷,更不能歧視他們;遇事冷靜,注意冷處理或換位思考,不能一時沖動遷怒于學生,更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在尊重的基礎上,教師應積極與學生溝通。中學生非??释蠋熡绕涫前嘀魅文苷嬲斫庾约旱呐d趣愛好、喜怒哀樂,走進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選擇和追求。因此,教師必須積極與學生溝通,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
3.構建網(wǎng)絡,形成合力。
往往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學校對學生的苦口婆心、耳提面命,常因為家中長輩或社會中其他人無意識的相反行為而導致前功盡棄,讓老師們徒呼奈何。社會上的信息鋪天蓋地,家庭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地方,無法讓學生不受影響。如何將三者有機聯(lián)系起來形成正面的德育合力,才是德育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標。
學校是德育的主要陣地,要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切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制制訂德育計劃,按部就班,步步深入,同時要多宣傳社會正面思想和主流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免疫力”,還要建立健全學?!彝ヂ?lián)系制度,一方面幫助家長了解學生的品德素質發(fā)展狀況,另一方面充分激發(fā)家長與學校的配合意識,通過家庭的互動教育,向子女滲透正確的價值觀??偠灾?,社會、學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充分發(fā)揮各渠道的優(yōu)勢,強化德育工作的效果,形成德育的合力。
4.巧用班規(guī),賞罰有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嚴格的班規(guī)能夠教會學生自控和自信,讓學生更有安全感和安全意識,因此,制定嚴格的班規(guī),培養(yǎng)得力的班干部,形成嚴謹?shù)陌囡L和學風,能夠在集體的熔爐內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著名教育家孫云曉認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這不是意味用“嚴刑峻法”讓學生敬畏老師,甚至敬而遠之,而是“謹刑慎罰”,幫助學生正確處事為基準,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用贊賞伴隨批評,用尊重保護自尊,通過適當?shù)膽土P幫助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陳萍.我國學校德育實效研究綜述[J].教學與管理,2005(25).
[2]杜時忠.學校德育實效的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