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摘 要: 教學設備是美術鑒賞學習的必要保證,學生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特別是網(wǎng)絡教學興起之后,學生們可以在網(wǎng)絡教室里直接通過點擊鼠標、敲動鍵盤任意選擇、放大美術作品,并在網(wǎng)絡上實現(xiàn)與教師、同學的交流鑒賞體會。這樣的學習方式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美術鑒賞教學更具成效。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比較學的鑒賞方法是常用的鑒賞方法之一,可以是縱向的比較,也可以是橫向的比較,可以是同類比較,也可以是異類作品之間的比較。
關鍵詞: 高中美術 鑒賞教學 比較教學
在高中階段的教育過程中,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所以,高中美術教師在日常的美術鑒賞課程中應當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積極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地掌握鑒賞美術作品的方法,并且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美術潛能,從而使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的一門必修課,是美術教育教學的一項重大決策,與其他學科體系相比,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現(xiàn)階段美術鑒賞和其他基礎教學一樣,存在嚴重重視基礎而忽視其他教育功能的作用,與生活嚴重脫離,再加上其教學內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有許多值得教師探索的地方。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傳統(tǒng)文化有效進行美術鑒賞教育
社會的發(fā)展,引起了人們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深刻變化,處在當代文化環(huán)境下的高中生在審美觀念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時代特征。這表現(xiàn)在潛意識里,民族傳統(tǒng)的審美文化對當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可以采取如下適當?shù)姆椒ǎ?/p>
在文化情境中實施美術鑒賞。在教學中強化學生鑒賞美術作品中的傳統(tǒng)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從中國美術作品中的語言入手,引領學生結合中國書法賞析繪畫中的“線”的功力、情感、個性、格調,以及與中國書法的關系,還可以從傳統(tǒng)審美觀念對“意境”的追求出發(fā),賞析傳統(tǒng)繪畫中的“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道風與意境的關系。通過這些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美術中所體現(xiàn)的人文精神,可以說是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學會鑒賞。使用更多的教學形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對傳統(tǒng)美術作品的興趣和鑒賞能力??梢杂描b賞原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帶領學生進入美術館、博物館??梢岳矛F(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從聲音、圖像、視頻等多角度刺激學生,使其接受更多的傳統(tǒng)美術信息,營造更好的展示氛圍。
二、利用網(wǎng)絡進行有效的美術鑒賞教學
隨著網(wǎng)絡文化的普及,課程資源變得越來越豐富,學生們不僅可以通過網(wǎng)絡自主尋找教學所需資源,還可以以網(wǎng)絡為平臺交流觀點。
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師生互動。在計算機與網(wǎng)絡普及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單一性的:由教師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后果是: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結果,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電腦網(wǎng)絡社會提倡的是人機互動,甚至是人與網(wǎng)絡上的其他人的互動。
實施美術鑒賞教學的媒體手段得到了完善。自從在多媒體教室上過美術鑒賞課后,學生們都反映希望多在那里上課。無疑,教學設備是美術鑒賞學習的必要保證,學生們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特別是網(wǎng)絡教學興起之后,學生們可以在網(wǎng)絡教室里直接通過點擊鼠標、敲動鍵盤任意選擇、放大美術作品,并在網(wǎng)絡上實現(xiàn)與教師、同學交流鑒賞體會,這樣的學習方式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美術鑒賞教學成效更高。
三、利用“百家論壇”在鑒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主動參與欣賞和鑒賞各種藝術作品,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藝術價值,形成寬容的開放性的審美心態(tài)。美術鑒賞中,學生的真實體驗最寶貴,我們應在理性分析與理解作品價值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因此,要敢于設置“百家論壇”,開展“百家”爭“鳴”,倡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又富有個性特征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態(tài)度。例如鑒賞《蒙娜麗莎》那永久的微笑,有人從微笑中看出她的莊重、嫻雅;有人從表情中看到她的是神秘莫測,心事重重;有人看出她體驗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樂觀自信:悲觀的人覺得她的微笑帶點傷感;快樂的人覺得她的微笑中帶有甜蜜。通過交流,學生意識到作者巧妙地留下了一個空間,讓觀眾用想象去填補,形成精神上的愉悅。
四、利用比較教學方法增強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效果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側重于比較學的鑒賞方法是常用的鑒賞方法之一??梢允强v向的比較,也可以是橫向的比較,可以是同類比較,也可以是異類作品之間的比較。在確定了比較的對象之后,可以選擇各種方法進行具體鑒賞。例如選擇比較鑒賞的對象為《寶座上的圣母和圣嬰》和《大公爵圣母》。《寶座上的圣母和圣嬰》這幅畫顯得比較呆板,完全看不到古希臘藝術引以為榮、古羅馬時代固守不變的那種表現(xiàn)人物動作和表情的絕技。按文藝復興時藝術家們的觀點,這件作品缺乏“人性”,中世紀時期的肖像畫大都如此。如果把《大公爵圣母》這件作品同《寶座上的圣母和圣嬰》相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拉斐爾筆下的作品中洋溢著生命。圣母面部的造型和隱沒在陰影中的方式,溫柔的母親懷抱著可愛的圣嬰的和諧,充滿著人間的溫情,是那么的真實、可信。通過上述比較,可以清楚地了解中世紀繪畫和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區(qū)別之所在。同時,這些方法可以運用到中國美術鑒賞上。此外,在對中國美術作品進行分析時,還可以依據(jù)中國文化中的“審美觀念”原則進行解讀,以此給予學生更多的審美體驗,從而增強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
以上是我對高中美術教育的一些看法,是想讓“美術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溝通,從而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強化對他們終身發(fā)展有益的美術鑒賞能力,從而完善人格。
參考文獻:
[1]曲金花.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初探[J].科技信息,2009,(09).
[2]吳律欽.關于高中美術鑒賞導入的探索與實踐[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7).
[3]錢科萍.“培養(yǎng)學生有效發(fā)問”建構美術鑒賞高效課堂的行動研究[J].教師,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