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浩創(chuàng)
摘 要: 本文針對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易出現(xiàn)的問題,根據(jù)新課改和多年教學實踐,提出自己的幾點意見,旨在引起廣大同仁對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視,從而提高整個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概念教學 誤區(qū) 策略
物理概念是進入物理學的敲門磚,掌握物理概念是學好物理的基礎。特別對于剛接觸物理的初中生來說,更應重視物理概念教學。因為概念是人們對經驗事實進行分析、歸納而得到的抽象認識,反映事物某一本質特征,是認識的高級階段。而初中生年齡小,邏輯、抽象思維能力不強,這就增加了物理概念教學難度。
一、教師教學中的誤區(qū)
1.“照本宣科”式
有的老師在上課開始時,將這節(jié)課要學的幾個物理概念名稱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自己預習,預習完后指明幾個學生回答或集體讀出這些概念的內容。不注重講解分析概念的形成過程,使概念的學習只流于表面,這樣使學生只能記住概念的內容,而不能理解概念本質,更別說運用概念了。
2.輕概念,重做題
有的老師不喜歡在概念上花太多時間,喜歡讓學生做大量練習,熟能生巧,認為多做題就能理解概念。其實這樣消耗了學生的大量精力,得到的效果卻不理想。
3.課堂語言隨意,不嚴謹
物理學是一門嚴謹?shù)亩繉W科。初中物理雖然要求不高,但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千萬不能隨意,會給學生造成不好的思維影響,阻礙正確概念的形成。如物體受到了一對平衡力的作用,有的老師說這兩個力相互抵消了,其實這兩個力并沒有抵消,而是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或者說兩個力相互平衡了;還有利用慣性解釋現(xiàn)象時說由于“慣性作用”,其實慣性后面不能加作用二字,加了就讓學生認為慣性也是力了,其實慣性不是力,它是一種性質。
二、初中生學習物理概念的困難
1.生活概念代替物理概念
初中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也形成了很多生活概念,但這些概念很多和物理上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甚至是錯誤的。如重量和質量,在生活中,我們問:這袋米有多重或重量是多少?問的就是質量,生活中重量和質量是同一個概念。但物理上這兩個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重指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會隨著物體位置、高度的變化而變化。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質一個基本屬性,是不隨位置、形狀、狀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的。還有學習“做功”時,受生活中概念“做工”的影響,等等。
2.概念混淆
物理概念混淆在初中生中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為對于相關概念只注意到它們的相容部分,而忽略它們的相異部分,造成概念之間的混淆。如將壓力與壓強、效率和功率混為一談。再如對溫度、熱量、熱值、內能、比熱容這幾個熱力學概念的混淆等。
3.死記硬背概念,不注重理解
教學過程中,經常聽到學生有這樣的反映,上課講的內容都能聽懂,但一到解題就無從下手,或一到解題就出錯,且不知道錯誤的原因。這是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學生在學習中對物理學中最基本概念本質缺乏深刻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似懂非懂,或者說對物理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死記硬背概念,從而無法理清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
三、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策略
學生進入八年級,接觸到嶄新的學科——物理,他們感到陌生又充滿好奇。有的同學可能聽過高年級的同學說物理很難,也有的可能說物理很有趣。不管怎么樣,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學生這份新奇感,充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物理世界,學會用物理思維、物理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1.從生活實踐中引入概念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接觸過許多物理現(xiàn)象和應用物理知識的事例。教師要善于恰當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要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物理環(huán)境。這種引入方法易使學生感到親切,容易接受。同時,從生活經驗引入概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注意觀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問題的能力。
2.從實驗中引出概念
有些概念涉及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過程并不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此,在學生頭腦中尚沒有形成概述,這類概念的引入可以借助實驗。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的強烈欲望,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課堂實驗的作用。對初中學生,尤其要講究實驗形象、鮮明、生動。如學習聲音的產生時,可以在發(fā)聲的揚聲器的紙盆上放上紙屑,直觀地看到發(fā)聲體的振動。
3.用“類比法”引出概念
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可以通過類比方法引出,便于學生理解。如把電流比做水流、把電壓比做水壓,從而可使學生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電類比成實實在在的水,從而理解電流和電壓的實質。再如學習比熱容的時候,把比熱容類比成容器容納水的本領,不同的物質就像不同的容器,容器裝的是水,而物質裝的是熱量,不同的容器裝水的本領不同,不同的物質裝熱量(吸放熱)的本領也不同,容器中裝入或倒出水后水位會變化,就像物質吸放熱后溫度會變化一樣,從而將很抽象的比熱容概念變成很直觀的事物展現(xiàn)出來。
4.用“望文生義”法幫助理解概念
初中學生由于其理性和邏輯思維能力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少用一些純理性的物理語言,而多一些感性的語言,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對于有些概念,我們可以直接從字面上理解,“望文生義”,便于記憶。比如,密度理解成“密集程度”,我們認為物體是由大量小微粒組成的,組成不同物質的小微粒的“密集程度”是不一樣的,同種物質的小微粒的“密集程度”一般情況下是不變的;還有比熱容就理解成“比較容納熱量的本領”;做功就是“做成功”,但這個“功”字含有“力”,所以是這個力做成功了,即做功有兩個必要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移動距離;壓強就是“壓力的強度”,這個強度就是效果,所以壓強反映的是壓力的作用效果,很容易就跟壓力區(qū)分開來,不會混淆。等等。
物理概念是進入物理學的第一步,是物理定律和理論的基礎,因而,搞好物理概念教學對整個初中物理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