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摘 ? ?要: 近年來,網絡自主學習在各學習領域興起。中國外語界對于利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和教學的研究已有十幾年時間。文章對最近十五年我國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研究現狀進行考察,發(fā)現該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研究范疇集中在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策略、教師角色和網絡自主學習中心等方面,研究方法逐漸從定性研究轉向定量研究,研究廣度進一步擴散。
關鍵詞: 英語網絡自主學習 ? ?理論基礎 ? ?研究范疇 ? ?研究方法
一、引言
自20世紀80年代Henri Holec提出“學習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這一觀念以來,有關自主學習方面的研究成果碩果累累,自主學習成為近年來外語界研究的一個熱點。筆者以“英語自主學習”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查詢,得到2000年至2013年英語自主學習方面的文獻超過一萬條。自2001年后,關于英語自主學習的文獻數量呈逐年遞增態(tài)勢。2012年一年內知網搜集發(fā)表在各類期刊上的文獻數量達1408條,幾乎等于2000年至2007年8年論文發(fā)表數量的總和。網絡的普及使得英語網絡學習成為必然,在外語領域研究利用網絡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和教學越來越受歡迎。2000年至2014年15年間,知網共搜集了相關論文957條,與自主學習相比,研究數量較少,但也在逐年增加。學界對于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論基礎、研究范疇與方法、教師和學生在網絡自主學習中的角色等方面。
二、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理論基礎
(一)人本主義
以馬斯洛、羅杰斯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的過程,“人本主義尊崇‘以人為本’,在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學理論中則體現為‘以學生為中心’”[1]。網絡自主學習最初正是以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的,早期的研究也主要針對無指導的自主學習。但呂燕(2011)認為,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以學生為中心”,并沒有在我國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中得到真正的體現,在課程計劃及操作、模式學習資源、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和學習評價、學習氛圍等方面并沒有體現人本主義的實質,此外,其提出了“真正的‘人本主義’”,即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確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目標,但同時提出應改革考評手段,在原有考核基礎上,加上學生討論與匯報,納入過程性評估,讓學生對自己和他人進行評估。黃小萍(2012)在遠程開放教育中,以人本主義為理論基礎,通過教學實踐,培養(yǎng)英語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其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注重以人為本,“構建情境化的課堂模式,為開放學員自主”[2],提供豐富的資源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同時關注學生情感,給予人文關懷。這種教學實踐針對成人英語的學習特點,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了人本主義思想理念。高雪瑩(2014)認為應培養(yǎng)學習者的學習意志、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自我管理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此外,教師對自身地位的認識、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及教學的內容和設計的合理性都影響到自主學習的效率[3]。蘇紅英(2009)提出在人本主義理念下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尤其是體現人人參與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和個性化課程體系的構建,也提出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互補的方式構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網絡教學模式[4]。文鐘蓮(2013)提出,除了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外,還應在自主學習中加強建設語言文化體系[5]。網絡自主學習的研究以人本主義為依據,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推動了研究的發(fā)展。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態(tài)度的養(yǎng)成等,但在強化學習者自主的同時,弱化了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皮亞杰和維果茨基。建構主義同樣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與人本主義學習觀有所不同的是,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學生則是通過自己的經驗構建對自己有意義的理解?!敖嬛髁x所揭示的學習規(guī)律和倡導的學習方法為網絡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即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6]。
范鏡春(2009)通過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對集美大學的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影響進行研究,發(fā)現教師專業(yè)水平、教材的合適與否、獲取課外參考資料的方便程度、學生的學習策略、英語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及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等是“影響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7],并進一步探討了如何推行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鄭偉等(2013)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探討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平臺的建立,平臺由多個模塊構成,為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提供了穩(wěn)固的、可以依賴的平臺[8]。趙峰(2010)選取兩個新生班作為實驗對象,對比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教學情況,根據實驗結果,實驗班學生學習熱情更高,測試成績明顯高于控制班,但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學生很容易感到疲憊”,很難“保持積極思維的學習狀態(tài)”。與此同時,“機械的冷漠忽略人性化的因素,使得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9]。趙彥芳(2009)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框架下,提出以下方式培養(yǎng)網絡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觀念的轉變,網絡自主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策略培養(yǎng)[10]。部分教師意識到了網絡學習缺少互動性,因此,提出了人機互動和人際互動并重的有機結合形式,以及網絡學習的開放性與課堂教學的封閉性相結合的形式。劉琪(2012)就網絡自主學習的評價方式進行了討論,認為應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構成“以教師為主導的網絡自主學習的評價”[11]。建構主義理論框架下的自主學習理應強調自主學習中的師生互動,但從現有研究文獻看,大多數研究是套用理論,沒有真正做到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三、研究范疇與方法
(一)研究范疇
1.學習能力
網絡為學習帶來的便利,使很多英語教師和研究者開始關注利用網絡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和實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渠道方面。李巧蓮(2011)認為學校網站應提供學習指南,以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增加網絡輔導,開設網絡第二課堂,并通過教學與學習兩個方面提高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12]。吳筱明(2012)指出要強化學生網絡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增強自主學習中的自我信念[13]。傅玲芳(2007)通過在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教學實驗,并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結論“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在教師指導和約束的前提下,有助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14]。
2.學習策略
于萍萍(2007)梳理了國外各種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相關理論,調查了學生網絡學習的態(tài)度、利用的時間、學習行為、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等多個方面,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了相應的建議[15]。朱曄(2004)研究了上海外國語大學2002年成立網絡教育學院以來,參與英語網絡學習的學習者的學習策略情況。文章認為學生在網絡學習中普遍缺乏語言學習策略,分析了這種現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對策[16]。文章就語言策略缺失方面的分析較為詳盡,但略顯不足的是,研究采用的是觀察法和定性研究的方式,缺乏數據等較直觀的支撐材料。
在眾多研究網絡環(huán)境中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的文章中,可以發(fā)現元認知策略缺失,具體表現為:學習目的不明確,網絡學習平臺運用不恰當,自我監(jiān)控能力差,學生無法抵制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娛樂活動的干擾,學生對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缺乏適當的評價機制,學習模式單一,容易產生疲勞和分心等[17]。從元認知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來說,主要在于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等方面,同時有監(jiān)控和評價自己的學習[18]。以上研究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缺乏說服力。近年來,一些教師開始在網絡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的研究中采用實證研究方法。趙彥芳(2012)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女生對認知策略和記憶策略的使用頻率高于男生;而在其他策略的使用上不存在顯著差異”[19],針對存在問題,文章提出了相關建議,不僅包括學生學習策略的培訓,還包括對教師學習策略知識的培訓。海霞(2012)則通過教學實驗的方式研究實驗班和控制班的聽力策略,發(fā)現實驗班更能適當使用各種學習策略,“教師的策略培訓對提高學生網絡聽力自主學習的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從有關研究網絡自主學習策略的文獻來看,較多的研究者開始注重研究學習者在自主學習中運用元認知策略的情況,以及怎么實施元認知策略培訓。胡畔(2014)對學生進行大學英語網絡學習的策略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并論述了教師在網絡自主學習中的作用。
3.教師角色
網絡自主學習興起后,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更是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輔導者、促成者、“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的策劃者”、“網絡自主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和“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的評價者”[21]。
4.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心
隨著各個高校硬件設施的不斷投入,越來越多的高校建立了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心。這些學習中心為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習者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方便教師和學校監(jiān)控好評價自主學習。華維芬(2003)通過問卷,對深圳大學學生使用網絡自主學習中心學習英語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詳細分析了學生的“語言需求、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以及“中心的學習資料提供和資源配置”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建立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22]。李祖喜(2011)提出“建設及應用開放式英語網絡化自主學習中心,建立仿真的英語網絡學習環(huán)境,利用網絡自主學習探索英語實踐教學”[23]。網絡自主學習中心具有集中教學資源、方便進行自主學習管理的優(yōu)勢,但隨著網絡的普及,不少學校出于資金和人員配備等方面的考慮,沒有建立起網絡自主學習中心。
(二)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對于英語自主學習的研究,初始階段基本都是以定性研究和非實證研究的方式進行的,學者們的觀點主要基于對理論的探討和自身對網絡自主學習的理解,由于缺乏相關數據和實踐,欠缺說服力。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參與網絡自主學習的研究,進一步擴大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越來越多的學者使用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等方法,分析數據和實驗結果,并提出相關建議。
四、結語
自網絡成為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后,我國對于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實踐和研究進入了高速發(fā)展期。學者在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策略、教師的角色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實證研究還不夠多,研究多集中在大學英語教學上,對于基礎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鮮有涉及,對英語專業(yè)的網絡學習情況和教學情況很少。研究數量雖多,但研究質量有待提高,發(fā)表在外語類核心刊物和中文核心刊物上的論文數量較少。未來的研究方式將有所改變,由之前的思辨性轉向實證和思辨相結合、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式。隨著網絡的縱深發(fā)展,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和教學方面的研究將會更全面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呂燕.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中的“以學生為中心”——以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為出發(fā)點[J].才智,2011(8):308-309.
[2]黃小萍.“人本主義”理念下遠程開放教育學習者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63-65.
[3]高雪瑩.從人本主義談如何提高英語自主學習的有效性[J].黑龍江科學,2014(7):126.
[4]蘇紅英.人本主義與英語教學模式建構[J].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教育文化社會科學版,P170-172.
[5]文鐘蓮.人本主義自主學習下的外語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3年增刊,P47-50.
[6]朱甫道.建構主義學習理念與大學英語網絡學習[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7):156-160.
[7]范鏡春.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的調查研究——以集美大學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1):84-88.
[8]鄭偉,沈叢,杜光明.基于建構主義的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建設——以中國礦業(yè)大學為例[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3(11):88-92.
[9]趙峰.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成人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59-161.
[10]趙彥芳.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英語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24(1):97-100.
[11]劉琪.如何引導建構主義學習觀下大學英語的網絡自主學習[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240-241.
[12]李巧蓮.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1(5):81-83.
[13]吳筱明.構建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模式[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89-91.
[14]傅玲芳,楊堅定.基于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0):36-38.
[15]羅永剛.開發(fā)基于建構主義的網絡輔助學習系統(tǒng)[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4):59-62.
[16]張遠峰.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策略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P146-148.
[17]賀一舟.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元認知策略培養(yǎng)研究[J].新余學院學報,2012(10):117-118.
[18]崔羽杭.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元認知策略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4);215-216.
[19]趙彥芳.基于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學習策略實證研究[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2(1):12-15.
[20]海霞.網絡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策略研究[J].2012 Conferenceon Creative Education,P424-426.
[21]韋美漩.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教師角色定位的研究[J].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P174-178.
[22]華維芬.關于建立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調查報告[J].外語界,2003(6):43-48.
[23]李祖喜.網絡自主學習:英語實踐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108-110.
基金來源: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科研經費資助項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邊境地區(qū)高校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實證研究—以廣西師范學院為例”,項目號:2013YB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