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麗
摘 要: 詞性轉換技巧是翻譯工作中的重要和常用技巧之一。本文結合翻譯理論的內容,通過對詞性轉換的實例進行分析和總結,對詞性轉換的使用技巧和使用時機進行了若干較為簡潔明了的歸納。
關鍵詞: 英文翻譯 詞性轉換 使用時機 先兆條件
翻譯,簡單來說,是將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一過程是一項有規(guī)律可循的行為活動。具體有哪些規(guī)律可循,表現(xiàn)為翻譯的各類技巧方法。翻譯技巧有千千萬萬種,詞性轉換是其中較為常見、較為通用和常用的一種技巧。當今社會,翻譯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但無論是文學翻譯、科技論文翻譯,還是商業(yè)化的翻譯,甚至是口譯,都在普遍使用詞性轉換這一技巧。
一、詞性轉換的意義
英文“translate”的詞源意義就是“轉換”、“轉變”,事實上也隱喻了翻譯中最直接最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就是轉換,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無轉換則不翻譯。翻譯中力求的原則就是要忠實于原文,但是兩種語言百分之百的忠實翻譯并不存在,在翻譯活動過程中,主要注重的是使表達意思的正確傳達,這個過程中就要舍棄部分對詞性的忠實度,這就產(chǎn)生了詞性的轉換。就像郭著章等在《英漢互譯實用教程》中所寫的:“在翻譯時,由于兩種語言在語法習慣表達上的差異,在保證原文意思不變的情況下,譯文必須改變詞性,這就是詞性轉譯法?!盵1]奈達翻譯理論同樣主張超越詞性,利用對原文更深層的理解,使譯者避免一些特定情況下的舉棋不定。
英文句式的特點是主謂突出,結構分明,其他結構主要以枝葉的形式安插于主干結構之上,但漢語的句式結構相對復雜,不拘泥于某些特定形式,因此在翻譯活動過程中,要根據(jù)情況靈活轉變,不能讓原文的詞性成為翻譯的絆腳石,突破思想,超越詞性,才能技高一籌,游刃有余。葉子南認為詞性轉換“可救譯者于‘危難’,一句翻不下去的話,一經(jīng)轉換便起死回生[2],此言一語道破詞性轉換的神奇之處。
二、詞性轉換的類型與實例
詞性轉換歸類可以從原文角度歸類,也可以從譯文角度歸類,從原文角度即分為英語動詞、英語名詞、英語形容詞、英語副詞、英語介詞等詞性轉換為其他各類詞性。而從譯文的角度來講,則分為各類詞性轉換為漢語名詞、漢語動詞、漢語形容詞、漢語副詞。以下是一些較為典型的實例:
例1名詞轉動詞:It is my conviction that,though men may be no more wicked than they always have been,they seem less likely to be ashamed.(我相信,人們雖然未必比以前還要不講道德,但似乎要比以前更加不知羞恥。)[3]
名詞“conviction”轉換為動詞“相信”。
例2形容詞轉動詞:I am anxious about my connect flight.(我擔心能否趕上轉機班機。)
形容詞“anxious”轉換為動詞“擔心”。
例3形容詞轉名詞:When we recognize this red-light pattern, we start to see our hidden agendas and realize how challenging it is to accept others as they are. (當我們意識到這種紅燈模式時,我們開始看到自己潛在的動機,意識到接受現(xiàn)實中的他人是多么具有挑戰(zhàn)性。)[4]
形容詞“challenging”轉換為名詞“挑戰(zhàn)性”。
例4動詞轉名詞:These financial titans have over $50 trillion to invest.(這些金融巨頭的投資金額超過50萬億美元。)[5]
動詞“invest”轉換為名詞“投資金額”。
例5名詞轉形容詞:The awakeness of our natural communciation system is a thread that runs through every moment of our lives. (清醒的自然溝通系統(tǒng)是貫穿我們生活中每一時刻的中心線。)[4]
名詞awakeness轉換為形容詞“清醒的”。
例6名詞轉形容詞:The water was crystal clear,and as it was only four or five feet deep, he could make all his beginner’s mistakes in perfect safety.(海水晶瑩清澈,僅四五英尺深,所以對初學潛泳者來說絕對安全。)[3]
名詞“ safety ”翻譯成形容詞“安全”。
例7副詞轉形容詞:A prolonged example can occur when we’re in a long term with someone who is highly defended and opinionated, unable to accept who we are and what we have to say.(當我們一直在努力溝通,對方卻防御心強,很固執(zhí),不接受我們,也不接受我們所說的話,這時可能發(fā)生長時間的溝通停止。)
副詞“highly”轉換為形容詞。
例8介詞轉動詞:Her efforts go away beyond the call of duty.(她非常努力,大大超出了她的工作職責范圍。)
介詞“beyond”轉換為動詞“超出”。
三、詞性轉換時機的把握及其前提條件
上述例子是一些較為典型的詞性轉換實例,譯者通過對詞性轉換技巧的靈活運用,較為恰當?shù)貙崿F(xiàn)了翻譯的準確、忠實、通順。因此,準確把握使用詞性轉換技巧的時機,就成為翻譯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
事實上,詞性轉換的使用并不是沒有規(guī)律可循的,也不是單單憑借翻譯者自身的經(jīng)驗、認識判斷使用時機的,更不是通過臆想和靈感來使用的。只要對翻譯中該技巧的應用加以總結歸納,就可以得出一些切實可行的使用時機的理論。也就是說,詞性轉換是存在一些先兆條件的,在出現(xiàn)這些先兆條件的情形下,常常就構成了使用詞性轉換技巧的時機。
對上文中的實例一一加以分析,即可總結出一些典型的先兆條件。如:
例1前半句為“It is my conviction that”,“it is ... that...”這種句式在譯為漢語時,由于其意義較為模糊,因此對my 和 conviction進行詞性的轉換,使之成為句子的主語和謂語,就比較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it is ... that...”的倒裝句和“conviction”一詞本身動詞意義相當強烈兩方面,構成了該情景下使用詞性轉換的先兆條件。
例2的句式為英文中極為常見的系表結構,這一結構在中文里并沒有嚴格對應的結構句式,且系動詞的意義往往并不特別突出。系表結構中當表語的形容詞具有較強的動作意味的時候,詞性轉換就成為了較佳選擇。因此,英文的主系表結構和具有強烈動作意味的形容詞就構成了該例進行詞性轉換的條件。
例3中同樣出現(xiàn)了“it is ... how...”這樣的倒裝句式,同時challenging這類詞語在翻譯中往往加“性”字進行表達更為適宜,譯為挑戰(zhàn)性。
例4中的have在該句中譯為漢語并無合適的對應詞語,此時就需要將have所聯(lián)系的動詞轉換為名字加以表達,因此此句中意義較為虛弱的have可以視為詞性轉換的先兆。
例5中“the awakeness of”是典型的the+名詞+of修飾名詞的結構,該結構就可以作為名詞轉換為形容詞的先兆條件,例6的名詞詞組的運用也是類似的道理。
例7中的副詞“highly”轉換為形容詞其實最為簡單,因為該副詞修飾的形容詞轉化為了名詞,所以它隨之發(fā)生了改變,這種轉換的先兆條件最簡單明顯。
例8中的轉換則代表了一類英語中的介詞,除句中的“beyond”外,還包括with,in等,這些介詞自身的動作意味相當突出,所以在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介詞的出現(xiàn)本身就可以作為詞性轉換的先兆條件。
綜上所述,筆者總結出的詞性轉換的先兆條件包括幾方面:1.英文使用了“it is ... ”來指代的倒裝句;2.某詞的另一詞性意義強烈,如動詞的名詞意義強烈、形容詞的動詞意義強烈;3.句中出現(xiàn)have,make等實際意義較為虛弱的詞語;4.某詞因自身所修飾的詞的詞性轉換而隨之轉換;5.一些特殊的介詞特別適用于進行詞性轉換。
對上述這些先兆條件的總結和歸納,雖然并不全面和準確,但可以幫助翻譯工作者在翻譯活動過程中更加熟練地使用詞性轉換,為翻譯工作增強準確性和便捷性。
四、結語
翻譯的對等性是相對的,即所謂的“部分對等”,一個待翻譯對象的因素包含方方面面,有形式、內容、意義、價值、神韻、詞匯、語法、風格、功能、效果等[6],因此翻譯中并不存在完全對等,而是在各種對等中進行取舍,實現(xiàn)相對對等,詞性轉換就是這種取舍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原則上來講,雖然翻譯活動不能用條條框框的定律、規(guī)律進行完全的概括和照搬,但對某一特定技巧(如本文所闡述的詞性轉換技巧)加以總結和歸納,對一些先兆條件進行發(fā)掘,客觀上有利于翻譯工作的進行和翻譯水平的提高,對于實際的應用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著章,等.英漢互譯實用教程[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58.
[2]葉子南.對翻譯中詞性轉換的新認識[J].中國翻譯,2007(6):52-53.
[3]倪洪源.英漢翻譯中的詞性轉換策略[J].考試周刊,2009(51):39-40.
[4]靳亞男.淺談英譯漢中的詞性轉換[D].上海交通大學,2012:39-42.
[5]張倩.財經(jīng)新聞英譯漢詞性轉換的實踐報告[D].大連海事大學,2014:7.
[6]譚載喜.翻譯與翻譯研究概論[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