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黎
摘 要:課堂氣氛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學習氛圍,課堂氣氛作為一種無形的教學環(huán)境,它是課堂學習這一過程賴以發(fā)生的心理背景。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jù)語文學科不同課堂內容的特點,結合具體學情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特征,保持良好教態(tài),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形成良好課堂氛圍;優(yōu)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建輕松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懸念情境,凝鑄生動課堂氛圍。
關鍵詞: 營造;良好;課堂氣氛;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氣氛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學習氛圍,課堂氣氛作為一種無形的教學環(huán)境,它是課堂學習這一過程賴以發(fā)生的心理背景。實踐證明,積極健康的語文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煥發(fā)教師的課堂活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生有自己心理特點,課堂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突出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給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的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保持良好教態(tài),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氛圍
教態(tài)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教師教態(tài)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也會影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交流。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往往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輕松,相反,如果教師帶著嚴肅的面部表情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就會感到非常壓抑,就會喪失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精神面貌,要面帶微笑。
小學生畢竟年齡小,他們還是比較單純的,給學生們多一些微笑,也許他們就會把老師當成他們的朋友,從而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老師的課堂中學生會顯得更加輕松,學習過程也更加順心。因此,教師要用微笑面對學生,讓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氛圍中,對教師沒有了恐懼,感受到教師的和藹可親,在課堂中都能精神飽滿,充滿自信,那么教學效率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氛圍,教師應多用語言鼓勵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少一些嚴厲的批評、呵責,多用語言鼓勵、表揚學生,并發(fā)現(xiàn)他們閃光點,給予他們信心。我們既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欣賞已盛開的花朵,也要用欣賞的眼光欣賞遲開的花苞,例如:教師可以對那些表現(xiàn)得好的學生說:“你真棒”“做得好極了”等表揚性的話,而對待那些表現(xiàn)稍微差一點的學生說:“你已經(jīng)有很大的進步了”“老師相信你下一次會做得更好!”等鼓勵性的話,這樣,教師積極、鼓勵、陽光、自信的語言,會使小學生克服學習的恐懼,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形成良好課堂氛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小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氣氛顯得十分活躍,教師的教學就會輕松自如,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用新穎的內容去吸引學生,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外,還可以用生動的語言去打動學生,以生動的語言點燃學生的學習之火,進而形成良好課堂氛圍。比如:筆者在教六年級上冊的《有的人》這篇課文時,是這樣導入的:“人都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有的人卻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卻活得輕于鴻毛。1936年10月19日,一顆文壇巨星就此隕落——魯迅先生病逝了。這真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可是,我們會遺忘他嗎?不,不會!他永遠地活在我們心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睂W生聽到這兒,自然就會被教師的生動的語言所打動,也就會端正學習態(tài)度,認真聽講。接著,教師再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去教學,這樣會使得課堂氣氛極具感染力,也會將學生引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造出的情境里。由此,以生動的語言點燃學生的學習之火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關鍵。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建輕松課堂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進行生活的展現(xiàn)、實物的演示、音樂的渲染、畫面的再現(xiàn),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緊扣學生的心弦,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從而妙趣橫生。如,筆者在教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香港,璀璨的明珠》這一課時,通過分析教材,我們了解到,課文從市場、美食、海洋公園和夜景來介紹香港的美麗與繁華,學生對香港這個繁華的都市沒有感性的認識,因此,傳統(tǒng)課堂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倘若教師用多媒體精心制作香港的旅游景點、城市街道、美食、公園及夜景的幻燈片,會使每個學生仿佛能感覺自己就身處在香港這個繁華的城市中,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對香港強烈的好奇心。這時,教師提問:“看到這么美麗的香港,你們想去玩一玩嗎?那就讓我們來學習今天的這篇課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此時,學生興趣濃厚,迫不及待地想通過學習本篇課文來了解香港。
四、創(chuàng)設懸念情境,凝鑄生動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懸念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心理追蹤,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凝鑄生動課堂氛圍。如,筆者在教學小學五年級下冊《白楊》一課時,在講到課文第一段“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這句話時,便出示荒涼的大戈壁圖片以及白楊和各種樹木的圖片,讓學生欣賞,接著講解第三段“車窗外飛快的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這時教師提問“為什么在茫茫的大戈壁灘上只有白楊這一種樹木呢?為什么白楊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huán)境中還能長得如此高大挺秀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當一回小小偵探家,一起通過學習本課來解決這兩個問題?!苯處熢趯W習課文之前拋給學生兩個懸念,讓學生帶著好奇的心理,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懸念,不僅能使學生明確課堂任務,把思維集中在教學重難點上,還能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思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課堂氣氛是課堂里某些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tài)。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互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不斷發(fā)現(xiàn)、總結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湖南省祁陽縣下馬渡鎮(zhèn)大橋灣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