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永樂
摘 要:從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和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等四個方面,探討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中的有效教學模式,闡述了不同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以期為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模式
化學作為高中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如果化學教師采用傳統(tǒng)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就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基于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注重課堂教學的改革與
創(chuàng)新,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學習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從而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和共同發(fā)展,讓學生通過質疑、分析和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在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的基礎上,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機械訓練和死記硬背的教學現(xiàn)狀。
例如,在講解“鈉的性質”時,可以先依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指導學生進行鈉的性質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觀察和分析,歸納總結出鈉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以及其與水反應時的實驗現(xiàn)象與本質。然后,化學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①將相同質量的一小塊鈉分別放入裝有水和鹽酸的燒杯中,哪個燒杯里的反應會更劇烈?②將一小塊鈉放入裝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能否置換出金屬銅?為什么?你可以觀察到什么實驗現(xiàn)象?最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猜想,并設計實驗對猜想進行驗證,再依據(jù)實驗驗證的結果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討論,以了解實驗的原理和本質。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教師的組織指導,學生自然加深了對鈉的性質的理解與
掌握。
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化學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
觀能動性,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讓所有學生充分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并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學有所得,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鼓勵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和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只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從而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掌握課堂教學中的
相關內(nèi)容。自主學習模式主要應用在知識點不太多和教學要求較低的教學章節(jié)。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烴的衍生物”中的乙酸性質時,可以通過如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①水瓶中常存在水垢,如果加入適量食醋浸泡后,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變化?②在洗衣服時,為了增強漂白粉洗衣效果,一般加入一些醋酸,其原理是什么?③銀首飾在佩戴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發(fā)黑的情況,為什么用醋酸擦洗后會再變亮?④在烹飪魚時,如果加入酒和醋,則味道會變得更為鮮美,為什么?教師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并通過對已經(jīng)掌握的化學知識進行回顧,可以順利找到問題的答案,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實施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時,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把握住教學
的重難點,可以利用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和分析教學內(nèi)
容,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又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實驗演示,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化學規(guī)律和觀察實驗現(xiàn)象,但是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應用仍然有限。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可以采取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操作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較強的教學活動,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到化學知識的廣泛用途,又可以在活動中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硫、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時,可以布置課外活動的作業(yè),讓學生調查生活中空氣污染的情況,如空氣污染物的成分、空氣污染的原因和空氣污染的危害等,并提出可行性的治理空氣污染的措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匯報自己的調查成果,組織學生交流空氣污染治理的方法和途徑。通過這個活動,既可以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約束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如,高中化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化學板報比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理安排和分工各項工作,如板報的創(chuàng)意、資料的查找、字體類型及大小、版面的設計和插畫的選擇等,然后讓各小組對板報作品進行互評,從中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最佳視覺和最佳設計等各個獎項,這樣既可以營造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又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加學生的感情交流。
在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中,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注重活動結
束后的總結,如活動的時間安排、活動的內(nèi)容、活動開展的形式、活動實施的步驟和活動的目的等,并分析其中的成功與失敗之處,這樣有利于以后活動的開展,提高活動教學的有效性。
四、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
雖然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求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并不是要求教師完全摒棄傳統(tǒng)講解為主
的教學模式,而是提高了教師在實施講解教學模式時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重難點和合理安排教學過程的基
礎上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深挖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涵與外延,而不是簡單地照本宣科,枯燥單調地進行化學理論知識講解。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離子鍵”時,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鞏固學生化學反應本質知識,形成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等概念;可以利用最外層電子數(shù)變化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然后,教師需要把握教學中的重難點:離子鍵的概念及應用,以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由于原子種類繁多,并且原子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化學教師需要在講解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以氯化鈉形成作為代表性案例,分析得到的離子鍵形成規(guī)律,幫助學生理解離子鍵的概念;借助電腦模擬和圖片展示等,讓學生熟悉活潑金屬原子和活潑非金屬原子得失電子的過程,從而形成陰陽離子,產(chǎn)生靜電作
用;利用聯(lián)想推理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歸納總結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通過教師細致的分析講解以及圖片和電腦模擬的展示,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離子鍵的概念及其化合物的形
成過程。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教師需要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如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和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等,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化學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董立元.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效互動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楊曦.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選擇與實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
[3]康昆.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對高中化學教學中有效練習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4]程英.基于學生認知心理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D].蘇州大學,2010.
[5]曾金英.探析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模式[J].新課程學習:中,2012(04):101.
[6]鄧培玉.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模式的探討[J].教育革新,2011(07):38.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