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雄 朱福爭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對教學的質量提升有著促進作用,自主學習實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定向以及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監(jiān)控,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改變。主要就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獲得途徑及自主學習原則進行闡述,并對自主學習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自主學習;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文字運用能力提升有著促進作用,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背景下,對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的提升比較重要,自主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就能夠起到良好效果。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獲得途徑及原則
1.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獲得途徑分析。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取有著多種的途徑,主要就是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來獲取,還有就是能夠通過觀察他人的學習進行獲得,還能夠通過個人的反復實踐進行獲得。
2.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的原則。初中語文教學自主學習策略的實施要遵循相應的原則,主要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興趣是對自主學習實現的基礎,能自主制訂學習計劃以及目標,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知道符合自身成長的學習目標。自我評價以及自主反饋是對初中語文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而自主調節(jié)以及自我監(jiān)控則是重要的實現自主學習的手段。只有將這些相關的原則得到充分重視,才能夠實現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效益。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的應用策略
1.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要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只有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有效提高,才能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目標的實現。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要想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中來,就要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發(fā)揮教學目標的激勵功能,恰當地運用紀律約束功能,對教學的情境實施有意的控制,對知識傳授的狀況有效控制。
2.對初中的語文教學中,要將豐富的教學活動形式引入到課堂中來,從而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語文教學和其他的學科而言,比較注重交互性,所以課堂的氛圍對實際教學的效果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而良好的課堂互動是對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
例如,對初中語文課程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對其中的童年趣事讓學生主動回想,并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以“童年趣事”為話題進行演講,從而學生就會搜集相關的資料主動地進行對資料加以閱讀,通過對自己童年趣事的演講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有一個愉快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能得以充分調動。
3.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一些有著開放性的問題加以設置,讓學生的開放思維在問題的主動思考下得以有效培養(yǎng)。教學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以及分析問題的過程,例如,在《蘇州園林》的課文講述中,可以提出蘇州園林為達到圖畫美效果,具體的設計表現在哪幾個方面?這樣學生就能主動地在課文中進行尋找和問題相關的答案,從而讓學生能夠有目的地學習。真正的有效課堂管理是學生的內在管理,只有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中來,才能夠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處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下,加強初中語文教學的自主學習能夠對實際教學的效益得以提升,并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這也是對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礎。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論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施恩慶.探析初中語文課堂交流活動的優(yōu)化對策[J].讀書文摘,2015(08).
[2]陳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0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