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偉
摘 要:現(xiàn)階段正處在教育改革的深化階段,這對初中的生物教學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以往的教學模式和實際需求已經(jīng)不能有效結合,所以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就有著其重要性。將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加以應用能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同時對教學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促進。基于此,主要就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環(huán)節(jié)加以分析,并結合實際探究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案例教學;初中生物;應用
案例教學法和其他的教學法不同,這不只是教授的一種方法,也是和學共存的。案例教學法是和學生進行的互動,將一些決策信息為師生進行提供,而通過這些信息來提出不同的解決措施和觀點,也有可能會有不確切的結論。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觀點見解得到充分的表達。
一、初中生物案例教學的主要特征及環(huán)節(jié)分析
1.初中生物案例教學的主要特征分析
案例教學自身有著鮮明的特征,在啟發(fā)特征上主要就是通過實際的案例對學生進行啟發(fā),促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主動探究和思考。另外,在擬真的特征方面主要就是生物教學中,老師所選取的案例均是和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這些案例的編寫都是在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上加以貫穿的,所以對學生能產(chǎn)生共鳴,這樣在現(xiàn)實管理中的問題和情境就能在生物教學中得到探究并找出解決的策略。還有就是多元的特征以及更新特征體現(xiàn),前者主要是各種客觀條件的不完善以及局面的錯雜,在案例教學的答案上也不一定是確定的,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后者則是這些案例多會受到時間的影響,所以要能和實際緊密地結合,有著更新性的特征體現(xiàn)。
2.初中生物案例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分析
初中生物案例教學中有著一定的操作步驟和環(huán)節(jié),從分析討論為主的案例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引導,然后討論歸納總結,以此來對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內容和規(guī)律原理等加強了解。從這一方面來看,對初中生物的案例教學在步驟上主要就是先展示案例以及對問題提出,案例教學中的問題是思維的出發(fā)點,有問題就必定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故此教師要結合生物教學內容來設置問題,讓學生對案例的典型性得到體會。
然后就是對案例進行的討論分析以及結論的得出,在這一方面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學生隨案例加以認真研究,讓學生能對案例有一個深刻認識,在認知上存在著障礙時要通過投影以及多媒體進行直觀化講述,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交流,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案例的全面深入探討。最后就是進行反饋和理論上的升華,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實施進行設定,這樣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特征之后就能針對性地設置案例,為以后的教學有效性打下基礎。
二、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方法
將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得到應用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準備,首先在個人的準備上為能使得學生有充分的準備時間,老師要能將案例提前發(fā)送給學生,然后對學生提出明確化的要求,學生對案例要能詳細閱讀,對其中的一些背景和關系等得到了解。再者就是對案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矛盾加以分清,結合實際方法和理論來制訂解決問題的途徑,然后要求學生對提綱進行分析,從而為小組的討論做準備。接著就是小組的討論,可以通過相互交流以及相互啟發(fā)的方式。最后就是進行課堂的討論,這是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中心環(huán)節(jié),要能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要得到充分體現(xiàn)。
2.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實例分析
將實驗探究作為案例教學的主要模式加以分析,通過案例對問題進行引出,但不直接呈現(xiàn)出問題的結果,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生物探究的欲望,并積極地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和所學的知識以及老師提供的實驗器材,進行對實驗活動探究。首先是進行案例的設置疑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制訂計劃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通過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再進行總體的評價和回歸事實。
例如,初中生物課程中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講解過程中,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消化和吸收是人體基本生理功能,由于初中生在年齡上相對較小,學習以感性為主,所以就可通過真實案例的設置來吸引學生的目光,將案例《“無腸”的孩子》作為背景,然后聯(lián)系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并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究活動中。通過案例中的孩子在腸道的壞死等講述,說明腸子對人的消化和營養(yǎng)吸收的重要性進行闡述,然后提出問題小腸的結構是否適于消化吸收?
然后就是作出假設進行探究,將豬的一段小腸放入盛水的培養(yǎng)皿當中通過用手指撫摸小腸的表面,然后采用放大鏡觀察其表面的皺襞以及絨毛突起。再結合小腸結構示意圖對小腸的特點進行討論。然后得出結論小腸有多種消化液,以及充足的毛細血管以及毛細淋巴管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比較有利。
最后就是進行總結評價,通過這一案例能夠看出,和很多的患者相比較而言,“無腸”的孩子主人公是幸運的,通過當前的先進技術以及醫(yī)生的高明醫(yī)術能夠恢復其健康并重新返回學校。小腸是人體當中比較重要的器官,也是消化食物和對營養(yǎng)物質進行吸收的主要場所,通過此次的案例分析就能加強學生對這一課程內容的深入了解,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處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作為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的重要課程,對其采取案例教學的模式能夠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案例教學的實驗案例能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加強對生物知識的深化認識,從而為其更加主動的學習打下了基礎。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論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德洪.淺析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3(02).
[2]呂前進.淺談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4(06).
[3]周斌,王錚敏.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現(xiàn)狀分析[J].三明高等??茖W校學報,2014(02).
[4]焦紅云.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