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軼逾 殷從建
關鍵詞:三年級;快速跑;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7-0050-03
一、設計思路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fā),通過不同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開展教學,并采用條件限制、啟發(fā)誘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體能練習。通過多種練習形式和激勵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在學練過程中,學生會因性別、技能及體能等差異出現(xiàn)練習困難時,進行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并注重田徑項目練習基本規(guī)范,引導學生在接受性學習的基礎上,做到相互協(xié)作、共同探究,變被動為主動,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同步發(fā)展。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選自《新編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實驗教學叢書》水平二(三年級)第二學期“跑”單元第五學時。跑是人體的基本活動,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重在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主要是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做到動作連貫協(xié)調、蹬擺積極有力、加快步頻。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積極擺臂、加快步頻,教學難點是動作連貫、協(xié)調。
三、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對象為三年級,由于借班上課,對于學生具備的技術和體能基礎情況不是十分清楚,況且這類教材對學生而言比較枯燥,在教學中通過游戲的形式和多種方法層層推進,在提高教材趣味性的同時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在此過程中可能會過度興奮、超負荷,因此教師應及時提示、引導、調控常規(guī),以提高練習的安全性。
四、主要策略
本課圍繞自制的“肩帶”器材來設計練習主線,通過“肩帶”作為條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促進學生技術的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身體機能,提高課堂練習效果。
1.準備部分采用“肩帶”設置“拉肩帶”游戲代替慢跑熱身,并利用“肩帶”作為條件限制,進行準備活動練習,在進行專門準備活動的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鋪墊。
2.圍繞短跑技術特點和教材重難點,利用“肩帶”作為規(guī)范、限制、強化條件,促進擺臂積極、加快步頻的練習(解決重難點),提高技術技能的掌握水平和體能水平,確保課堂教學簡便高效。
3.本課輔助教材安排“拉帶角力”“拉帶屈伸”等練習作為主教材的補償、追加和拓展,讓學生在愉悅氛圍中發(fā)展上下協(xié)調力量,身心得到全面鍛煉。
【點評】:本課圍繞課堂教學設計思路,目標預設明確,具有操作性,有利于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從教學策略來看,圍繞小學生身心特點利用“肩帶”進行多種游戲設計,并且課堂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緊扣短跑技能發(fā)展和器材主線,教學組織流暢,不但使得教師的教導活動、學生的學練活動清晰明了,而且教學器材一物多用,經濟、實效;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各種練習方法設計新穎、針對性強,目標達成率高。就不足來看,在負荷的細節(jié)處理上部分學生基礎體能關注不夠,在強化練習時,負荷調控需要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