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芬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掌握很多知識點,加上高考的壓力,學生容易感到沉悶和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由于形式過于單一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起不到重要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不積極,課堂效率低下,從而影響教學效率。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增加初中生物課堂的趣味性,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同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 ;生物課堂; 趣味性
初中生物是一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教學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由于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用,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導致課堂氛圍非常壓抑,學生沒有學習生物的興趣。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必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輕松松學好生物。
一、通過多元化的課堂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生物教學方式非常單一,通常都是教師負責講解,學生負責聽講,教師占領了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學生沒有開動腦筋思考的機會,這種單一的模式使得課堂氣氛非常壓抑,學生學習過程提不起興趣,甚至很容易走神,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效率是很難提高的。多元化的教學是指教師從實際出發(f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開拓教學。可以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很大程度上開拓學生的思維,而掌握靈活地思維方式是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的?,F(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多元化思維的綜合型人才。所以對初中生物進行教學時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開展調位式討論,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討論問題,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觀點下座位找到和自己同一觀點的學生展開討論,自主形成幾個小組,在討論之后再進行課堂競賽,打破了學生被座位束縛的傳統(tǒng)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時更自由,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
(一)結合實驗增強教學效果
實驗是通過學生自己的參與自己對知識進行總結的過程。初中生物實驗包括很多種,有一些是教師演示學生進行觀察的,有的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而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是一種更有效地實驗,可以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可以前期對學生進行演示性的實驗,慢慢教會學生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對知識進行更好掌握。例如,在學習“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生長素在植物中的合成部位、產(chǎn)生影響的部位以及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規(guī)律,教師可以結合實驗來增強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一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自己種植植物,觀察植物的根的向下生長現(xiàn)象以及莖尖的向光生長現(xiàn)象,這樣可以對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他們更加熱愛大自然,提高學習生物的熱情和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對生長素在植物的運輸過程進行更好理解,把自己和同學不同種子的生長做對比,對不同植物的生長進行更直觀的觀察,從而對知識掌握更加牢固。
(二)將表演運用到教學過程中
初中生在平常的學習中壓力較大,常常在一種比較壓抑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適當將表演運用到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來,以表演的形式可以把枯燥的生物知識以形象地形式深刻地刻在學生的腦海里,學生對于有趣的東西都是會認真觀察學習的,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效率,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口才以及表演能力,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以及觀看表演的過程中輕輕松松掌握好生物知識。例如,在對“基因的表達”一課進行學習時,這是課本上一節(jié)非常枯燥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對整個基因的表達過程記不牢。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解完基因的表達過程之后,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將基因的表達過程表演出來,可以很形象地把基因表達的每一個過程都展現(xiàn)出來,這樣對基因表達過程的學習就變成了一個有趣的表演,學生們都樂于接受,對于表演中出現(xiàn)的錯誤觀看的學生可以提出來,讓學生觀看表演的同時對知識進行思考總結,達到很好地學習效果。
(三)進行開放式教學
新的課程改革下,開放式教學也漸漸的走進了各大學校,實行開放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教師人員思維的創(chuàng)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把學生從課堂上帶出去,打破了學生學習地點的局限性,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還能將學生從高考的壓力中暫時解放出來,盡情體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課程進行學習時,在課堂生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恢復力穩(wěn)定性概念講解完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附近的森林公園或者學校的周圍進行觀察,讓學生自己去公園尋找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例如池塘,池塘中的水草是
生產(chǎn)者,通過光合作用為自身和小魚提供營養(yǎng)物質,所以小魚是消費者,而小魚和水草通過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以及自身產(chǎn)生的殘落物為微生物分解,所以池塘中的真菌和細菌是分解者,它們之間構成了完整的物質循環(huán)。在開放式教學之后,還能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在自然環(huán)境中找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并根據(jù)其特點自己制作一個簡單的生態(tài)瓶,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對課本上學習過的知識進一步理解,真正找到自己身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對身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分析。這樣學生就從有限的課本中跳出來了,不僅使生物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還學習了更多接近自然以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具有特色的表演藝術,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多變有趣的課堂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將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技巧運用到生物教學過程中來。采用趣味化的教學語言,結合生物實驗增強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表演,采用開放式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內在樂趣,并在學習過程中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同時不斷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