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小學英語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加之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語法規(guī)則復雜、難懂、枯燥。因此,教師通常忽略語法教授,但語法又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就成了小學英語教師比較頭疼的問題。本文在強調語法學習的重要性的基礎上,立足實際教學,提出了創(chuàng)設情景法、歸納演繹法、故事法、圖表法、兒童歌謠法五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以此促進教師更好地教和學生更好地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方法;教學
一、語法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英語學習的城堡里,英語詞匯好比是磚石,而語法的作用則是粘連習得的“磚石”,從而建立自己的語言王國,最終達到語言的交際能力。此外,掌握語法,即語言的組織規(guī)律、法則,使得教師“授人以漁”、而非是“授人以魚”。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此看來,學習英語語法是學生學習英語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同時,由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可知,小學階段的兒童的思維發(fā)展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已具備初步的心理運算能力,所以實施英語語法教學是可行的,有科學依據的。但此階段的兒童對于事物的理解還不能完全脫離具體事物,因此,小學教師在語法教授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也要調動學生興趣、激發(fā)動機,運用科學的方法,改進傳統(tǒng)語法教學的弊端。
二、方法
(一)鼓勵情景演練,促進語法理解
社會學習理論家維果斯基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就傳統(tǒng)課堂而言,學生學習知識,但知識是否整合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學生對于知識是否真正內化了?教師無從所知。這就好比讓學生背課文,背誦出了文章,但是并未理解其意,更不要提去靈活運用。因此,要使得學生真正掌握語法,必須要使得學生經歷習俗化、內化、轉變、外化這四個過程,即在語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熟記語法規(guī)則、在頭腦中理解、消化語法規(guī)則,組建自己的認知模式,最后要輸出語法,學生只有經歷以上四個過程,教學才有效。這也是課改前期所熱衷的“杜郎口”教學模式的理論來源。因此要深掘情境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話劇表演,虛擬情境演練,實際情境操練等,總之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二)巧用歸納演繹,幫助舉一反三
歸納法,即從零散、個別的事物中總結出普遍的規(guī)律,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不僅激發(fā)學生探索學習的欲望,還能培養(yǎng)思考觀察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動詞第三人稱單數(shù)變化時,讓學生先從本課中找出所有主語后出現(xiàn)的動詞,并在黑板上列舉出來,再者對其分類,然后進一步帶領學生探索規(guī)律,最后一起總結規(guī)律,并補充特殊情況。演繹法則反之亦然,是一般到個別的過程,先講解語法規(guī)律,然后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指導學生練習運用語法,逐步深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另外,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教學。
(三)借助圖示表格,明晰復雜概念
美國學者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純文字性教科書的學習效果較差[1],面對這眼花繚亂的語言描述,活潑好動的小學生無法靜下心來仔細閱讀,細細領悟。所以,長篇大論的文字敘述不僅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且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甚至對語法學習望而生畏。這時,教師幫助學生將復雜的文字敘述,整理轉化成能夠方便學生比較記憶的圖型、表格,讓學生一目了然。例如:在總結一般動詞現(xiàn)在式規(guī)則時,教師就可以列出表格幫助學生去總結:
(四)編纂歌謠故事,強化語法記憶
小學生是活潑的,教師在教授語法時有必要將呆板、無味的語法積極轉化成學生喜聞樂見又樂于接受的歌謠形式,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將語法學習從消極被動轉化成積極主動。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情態(tài)動詞can+do以及be+doing的句型時,可以編纂歌謠:Swim swim swim,I can swim,I am swimmimg;Jump jump jump,she can jump,she is jumping;Walk walk walk,he can walk,he is walking;Run run run,we can run;we are running邊做邊練,瑯瑯上口。
此外,筆者在日常觀察中發(fā)現(xiàn):低年段小學生對于故事有著特殊的愛好,非常愛聽故事。這就啟發(fā)教師,可以將語法教學和講故事相聯(lián)系,以此來幫助學生記憶相關語法。例如:當教師在幫助學生歸納一些動詞+doing的情況時,就可以以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老師啊,有一個朋友,叫灰太狼,他很喜愛(like)練習(practice)高爾夫,可高爾夫真的很花錢(spend),但他覺得高爾夫真的很好玩(have fun),甚至為了打球,放棄(give up)了學業(yè),大家避免(avoid)他繼續(xù)(keep)浪費(waste)時間,都勸他停止(quit)打球,老師也建議(suggest)他完成學業(yè),否則將來找工作會有麻煩(have trouble),可他一點也不介意(mind)。一個故事,簡單易懂,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1]Hector Levesque.Logic and the complexity of reasoning[J].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1988,1(7):365—387.
[2]曾韋婕.英語語法簡單到不行[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