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的支架理論,標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重點是對支架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支架理論的目。
【關鍵詞】支架 理論 指導 初中 英語 寫作 教學
寫作作為語言輸出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對學習者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的有效方法。然而,寫作教學卻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非常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結論輕反饋的現(xiàn)象。因此,怎樣加強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成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成了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支架理論的分析
1.理論基礎分析
支架式教學源于蘇聯(lián)心理學家Vygotsky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是建構主義理念的重要教學模式。Vygotsky 在1978年提出了確立兒童發(fā)展的兩種水平:第一種是實際發(fā)展水平。這種水平是指已經完成的兒童發(fā)展周期結果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機能的發(fā)展水平。第二種是最近發(fā)展區(qū)。這個是指兒童發(fā)展的過程,其表現(xiàn)形式是兒童在這個階段還不能獨立,但是在成人與其他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可以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最近發(fā)展區(qū)則是指實際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區(qū)域,即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兒童原有能力間的差異,而成人與有能力的伙伴的幫助就被稱為支架。依據上述理論而言,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給予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指導及一定的信息渠道,并隨著學生的進步,逐漸減少對其的幫助,以便其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論實施分析
依據魯子問與康淑敏等學者的研究成效,支架式教學大致可以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確立最近發(fā)展區(qū)。這一階段是開展支架式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習需求進行充分分析,并從客觀角度對學生的背景知識與興趣愛好等進行評價,以便確立其最近發(fā)展區(qū)。第二階段時選擇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選擇必須要與學生的發(fā)展水平相適宜,且要高于學生的實際水平,只有如此,才可以為學生提供空間,以便其發(fā)揮出潛在的發(fā)展水平。第三階段是提供支架。這一階段可以有效地確保小組合作的順利開展。第四階段是進入情景。這一階段的目的是依據所樹立的概念框架,使學生能夠產生相應的問題情景。第五階段是合作探究。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利用提示、示范等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合作能力。第六階段是效果評價。這一階段的評價不僅包括課堂學習的有效性,也需要對學生課后獨立對問題進行解答的潛在水平進行評價,以便綜合評價支架式教學所取得的成效。
二、支架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確定目標任務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表達內容的要求來搭建文章的整體結構框架,以確保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其所具備的語言文化知識,并使學生可以將語言知識轉化為潛能思維。
按照寫作教學的特點,從兩個方面搭建教學框架:第一方面是搭建比較有情趣的支架,降低學生語言表達的無味感,并以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素材對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力進行激發(fā)。第二方面是搭建語句翻譯支架,讓學生嘗試利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進行翻譯,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效果。比如,在一篇題目是“How to exercise?”的書面表達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由表達的環(huán)境下,圍繞“Why do we need a healthy body?”與“What do we do every day?”來進行表達,而且在表達過程中學生需要對鍛煉身體的優(yōu)點和注意事項進行闡述。
2.設立表達情景
語言是建立在相應學習情境上的實踐體驗。為學生的學習設立具有相應表達情境的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融入表達過程,提高認知體驗,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效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要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裝備,為學生展現(xiàn)各種類型的表達情境。比如在鍛煉身體方面,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現(xiàn)與之相應的資料,以便使學生在情境的指導下尋找到可以使用的素材,并在此基礎上,運用幻燈機展現(xiàn)一些體育運動方面的文章,從而使學生可以對其產生一定的認識。
結束語
上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的支架理論,重點是對支架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支架理論的目標是對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進行培養(yǎng)。教師則需要利用較為具體的教學實踐對支架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所起到的促進作用進行評價,從而確保支架理論可以真正運用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 李亞. 淺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興趣利用[J]. 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11年05期.
[2] 凌玉玲.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服務意識與行為的研究[A]. 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 2010年.
[3] 呂桂芬. 淺談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藝術[J]. 中學教學參考,2009年1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城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