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安
摘要: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交流、表現(xiàn)的機會,有利于激發(fā)寫作動機,培養(yǎng)寫作興趣。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放開手腳,自由表達,真正體現(xiàn)“我手寫我口”“我手抒我心”。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關(guān)鍵詞:培養(yǎng)興趣 開闊視野 拓寬思維 積累素材
小學生的經(jīng)驗少,社會閱歷淺,涉世未深,積累的寫作素材自然比較少,這樣,學生感到作文難的問題極為普遍。一些學生在作文課上冥思苦想,拿起筆來還是無話可說;一些學生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去寫作,即使完成了,也是東拼西湊。究其原因,就是習作素材匱乏,沒有真情實感。不知道怎樣寫是導致學生怕寫作文、寫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練,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一、培養(yǎng)習作興趣,在興趣中積累素材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愿意寫作,熱愛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交流、表現(xiàn)的機會,有利于激發(fā)寫作動機,培養(yǎng)寫作興趣。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放開手腳,自由表達,真正體現(xiàn)“我手寫我口”“我手抒我心”。為此,我校組建了一支“豎笛隊”,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認真練習,興趣十足,練習的曲子由易到難,“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豎笛隊”的學生表演了一支支動聽的曲子,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教師不失時機地鼓勵引導學生寫這次活動,令人驚喜的是學生寫的作文內(nèi)容真實感人,語句流暢,就連平時作文基礎(chǔ)差的學生也積極動筆去寫了,寫起來也有話可說了。
二、開展“大課間”活動,在活動中積累素材
我校的課間操形式在以前的廣播體操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兔子舞”,對此我校教師訪問了家長和學生,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贊許。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這一幕,第二節(jié)課下課鈴聲響起后,全校157名小學生像小鳥一樣跳著、笑著,歡快地從教室里跑出來。學生很自覺,不等教師整隊就將隊伍站得筆直。當廣播操結(jié)束后,《兔子舞》的音樂響起,學生和教師一起伴隨著節(jié)奏感十足的音樂沸騰起來。課間操結(jié)束,學生踏著樂點精神飽滿、斗志昂揚地走進教室,開始了新一節(jié)課的學習。在“大課間”活動中,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興趣是永恒的動力,每當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就飛奔著跑出教室,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踢毽子、跳繩、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等。操場成了學生的運動場,也成了教師的“健身房”,到處是歡聲笑語,到處是春光無限。在這樣長期不懈的活動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運動會上學生那矯健的身影,那拼搏的精神,那激動人心的場面,無不縈繞在我們的腦海里。在運動會上,學校廣播站頻頻接到學生來稿,學生爭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抒發(fā)出來,“大課間”活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陶冶了他們的情操,而且還為他們的習作積累了至關(guān)重要的素材。
三、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新課程標準》中的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閱讀訓練,并且十分明確地指明了這一任務:“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通過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來實現(xiàn)?!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虼耍貏e注重閱讀。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指導,循序漸進地訓練,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在課內(nèi)閱讀的基礎(chǔ)上,還要特別注重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開拓視野、承受熏陶、積累材料的重要渠道。同時開展作文評比活動,每月本班教師指導的習作定期上交參與評比,讓學生多練勤寫,提高寫作能力。各班選手,認真閱讀各種有益的課外書籍,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學生嶄露頭角,他們的習作題目有角度,立意有高度,題材有廣度,升華有深度,五年級王杰的《春天來了》、六年級王琪培的《假如我有一雙翅膀》、二年級徐文慧的《我給花兒灑香水》同時被評選為優(yōu)秀獎并刊登在我校《校園文學社》第一期的???。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主要培養(yǎng)自覺閱讀、動筆閱讀、多形式閱讀的習慣。從而積累寶貴的習作素材。
四、引導學生堅持寫日記,在生活中積累素材
日記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方式,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極為豐富多彩。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著名作家老舍曾經(jīng)講過這樣的話:“寫日記是學習寫作的‘基本功。最好的竅門就是‘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是寫幾十個字也好。”很多著名作家也都是從寫日記開始,逐步走上創(chuàng)作道路的。培養(yǎng)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生活的敏銳觀察力,而且學生能迅速地用語言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而且從日記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家庭等情況一一得到反映。在長時間的日記寫作中培養(yǎng)了學生認識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為作文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與題材,最終解決作文難的問題,為學生過渡到作文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久而久之,學生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日記本所捕捉到寫作素材將成為寫作時的關(guān)鍵源泉,認識到習作就是生活,當生活豐富多彩了,習作中的精彩語句也多了起來。
總之,要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首先應該指導學生做好積累材料的工作,學生積累的素材豐富了,寫起作文來就有話可說了。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