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芳
【內(nèi)容摘要】就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而言,學術(shù)界與教育界一致認可,并且教學的研究成果收獲頗豐,但是當前閱讀教學還是存在高耗低效的問題。本文通過初中語文教學閱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改善意見。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 存在問題 提升方法
人類閱讀的歷史悠久,并非簡單的看,而是用心體驗。閱讀的目的不僅在于掌握文字信息、交流,它還在提高生活質(zhì)量方面貢獻頗多。語文閱讀作為閱讀的基礎,是認識自然、認識自我的一種過程。初中是學生的過渡學年,良好的初中語文閱讀效果可以直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很多語文教師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用于閱讀教學,但收效不容樂觀。這需要閱讀教學方面進行一定的改進。
一、初中語文教學閱讀存在的問題
1.缺乏情感體驗
教育需要的是因材施教,現(xiàn)如今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已然取代傳統(tǒng)、死板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是教學的基礎。老師需要積極主動的向?qū)W生傳遞新鮮的知識,教學中重現(xiàn)書本中的場景,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這段故事的印象。角色扮演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但是角色扮演的弊端是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因為角色扮演的人數(shù)有限,主角只能是幾個,其他的學生只能成為觀眾。
語文課堂實踐性較弱,許多教學活動只能停留在表面,一些距離學生比較久遠的文章在老師簡單幻燈片的放映以及繪聲繪色的朗讀后是沒有什么效果的。
2.閱讀時間少
語文課堂為適應新時代的步伐,營造活躍的氛圍,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入表演、對話等。很多語文老師將文章背景、圖片、知識點、視頻展示出來,活躍氣氛。而閱讀本身應該是對文字的解讀,領會作者思想,培養(yǎng)自身感受力的一項活動,而不應該以這種形式體現(xiàn)出來。老師過度的把時間安排在圖片展示環(huán)節(jié),會導致學生閱讀時間不足,在文本解讀中缺乏思考能力,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
二、初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1.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
(1)明確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以及教學進程。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在制定目標時必須充分了解目標的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學生的情況,考慮目標的可實施性??紤]到學生的主體性,在閱讀教學中老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確立目標,使得學生能夠最大程度的參與。由于教學具有不可預測性,老師在制定目標時需要做好充分準備,以防突入而來的情況。
(2)開放教學氛圍
閱讀教學是讓學生體會、品味文學作品底蘊的一種教學活動。閱讀使得學生思想得到了充分的熏陶與啟迪,獲得審美。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潛能。
很多老師很疑惑學生的參與率遲遲不得提升,許多學生參入不進活動。其實,對于學習不是特別優(yōu)異的學生來說,多樣的活動不能激發(fā)他們的注意力,老師的肯定才會讓他們?nèi)谌胝n堂。所以老師安排活動務必要考慮每個學生,真正性質(zhì)的開放課堂。
2.初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實施
(1)真實的情境閱讀
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為刺激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知度和感受力,由于文學體裁不同,情境創(chuàng)設也應該與時俱進。教師在閱讀課堂除了用音樂、視頻、角色扮演之外,還應該加入多樣化的形式,禁止千篇一律的導入教學課程。學生在閱讀課上可以選擇朗讀的方式,在朗讀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讀者,感受字里行間作者表達的情感,形成獨到的見解。
(2)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只有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才能保證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學的時間與老師教的時間應該合理穿插。學生的自學可以分為小組合作以及獨立自學的形式,保證學生們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最大化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小組合作討論無法替代學生獨立閱讀,教師在此情況下需要妥善處理好學生閱讀與小組合作的關(guān)系。
(3)擴大學生閱讀面。
針對學生閱讀面不廣,知識結(jié)構(gòu)較松散的問題,許多語文教師都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閱讀的面,但是這似乎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學生還缺乏閱讀的方向,很多時候根本就不知道要讀哪些方面的書。也就是說,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和方向缺乏甄別能力。在這方面,教師的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就要發(fā)揮作用了,如果一味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那似乎不現(xiàn)實。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以教材著手,引導學生進行更廣泛的閱讀。如在學習《論語八則》后,教師完全可以以此為切入點,擴大學生閱讀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教師在課前先準備好關(guān)于《論語》的其他文章,或者是《老子》、《莊子》的相關(guān)文段作為課堂教學內(nèi)容,在立足本教材的基礎之上,進行橫向或者縱向的內(nèi)容補充,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識。當然,前提是教師要規(guī)劃好時間,對這樣富有人文精神的課文,教師完全可以以“閱讀理解”為教學核心,其他方面的教學,可以放到其他課時中。二是教師通過課堂,調(diào)動學生對本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懷著興趣的前提下,在課后進行相關(guān)的閱讀。如可以以“孔子弟子三千,但最讓他欣賞的是誰?”為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相關(guān)資料的查詢,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面也就隨之增長了。
語文教學是否有效直接關(guān)系到國民教育,初中階段是小學到高中階段中非常重要的過渡期,它在整個語文教育中都有關(guān)鍵性的作用,獨特人文性的語文閱讀傳遞著艱巨的任務。在閱讀教學方法中,需要從讀中感悟,引領學生明確目標,在學生充分閱讀中給予學生正面評價,在學生深入閱讀中指導他們走向課外講堂,擴大閱讀量。
【參考文獻】
[1] 龍仲勤.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 科學咨詢,2010(14):60.
[2] 史智偉.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 魅力中國,2011(21):248-248.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