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摘要: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傳統(tǒng)觀念束縛之下難以進步和發(fā)展,需要體育教師改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提高學生對公共體育課程的興趣,由被動學習想主動學習轉變,順應時代發(fā)展和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為增強新時代大學生體質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方法;激發(fā)興趣
1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現(xiàn)狀分析
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體育的教學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受到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全國各個檔次的高校教育階段仍然以文化學習為中心,公共體育課仍然不能受到重視。高校各個階層都沒有形成科學的體育意識。因此,高校開設的公共體育課程較少,體育項目也較單一,不能滿足學生體育發(fā)展的需求。
其次,教學過程當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死板、教條的課堂教學程序、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能從主觀上解決問題。學生往往是被動參與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因其是必修課程的原因,學生不得不參與其中,貫穿于學生思想中依舊是通過體育學習訓練通過期末體育考試,獲得必修學分。以上各種原因導致在校大學生除在體育課鍛煉外,并不愿意主動積極參加任何的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這些不利的因素都在阻礙著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反而從某些方面增加大學生對體育的厭惡感和排斥。
總結以上種種原因,使整個大環(huán)境中學校、一線體育教師與學生間的教與學、學與練沒有有效的溝通和互動,教師和教學內容沒辦法滿足學生不斷變化的需求。教學內容的改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盡快地改變這種尷尬的境地,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在現(xiàn)有課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變,利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改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下僅對激發(fā)學生興趣簡述一下幾個簡單的想法,以便能夠更好地達到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讓學生掌握終身體育鍛煉的一技之長。
2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1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造要靠師生共同參與和努力
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公共參與是體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拋開課程內容設置的因素不談,教師是教學過程整的主導,大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所有的努力都應圍繞主體進行,沒有了教學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無從談起。和諧而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是順利進行教學、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障。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夠在輕松、快樂的心態(tài)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這也是普遍倡導的“快樂體育”的根本。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從主觀上正確認識教師與學生的依存關系。教學過程中積極準備,熟知教學內容,將課程中死板的教學內容與游戲很好地融合,因為“玩”是人的天性,通過這一改變,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還要能夠因材施教,讓不同條件的學生都能夠在“玩”中得到體育鍛煉的效果。在這期間教師一定不能凌駕與學生之上,大家平等,像“朋友”一樣相處,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學生的主觀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給與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發(fā)現(xiàn)這過程中的樂趣所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有了哪怕是微小的進步或是創(chuàng)新,應該積極發(fā)現(xiàn),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學生不斷地增強信心,有興趣繼續(xù)學習。
2.2適時做好調控,保證積極學習的動機
高校體育教學主要針對的群體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大學生,他們是成年人不同于中小學生,他們時時刻刻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學習動機,任何的外部刺激都會使其學習動機產(chǎn)生變化,隨著動機變化的產(chǎn)生學生本身的內部需求也會發(fā)生微妙的變化,即便是一些細小的變化,教師也應該要及時去發(fā)現(xiàn)和總結,并加以正確的刺激保證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不會有太大起伏。體育教學活動是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是一項比較復雜而又系統(tǒng)的工程,想獲得體育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地融入學生當中去,適時換位思考根據(jù)不斷出現(xiàn)的變化進行合理調控,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動機保持很高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這個過程也是教師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很重要的手段。
2.3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注意循序漸進
教學目標決定了教學內容的選擇,在課程項目不變的情況下,可以試探性地改變教學的切入點,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各高校公共體育課中都普遍開設的籃球為例,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考核標準決定了教學內容以基本技術為主(如傳球、運球、投籃等),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很好掌握,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有著先天的優(yōu)越性,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就會對籃球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募尤牖A理論方面的內容,如: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fā)展、現(xiàn)今發(fā)展現(xiàn)狀、國內外差距等等方面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加入簡單的裁判內容,讓學生從主觀觀念當中產(chǎn)生正確或是錯誤的判斷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體育欣賞部分的內容,如:NBA籃球比賽的錄像欣賞,優(yōu)秀籃球與動員的紀錄片或是訪談等,用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以上幾種方法不但可以拉近身體素質差異較大的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大家都能夠通過學習各取所需,也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籃球課程以后,從“看熱鬧”向“看門道”過渡。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內容尺度的把握,理論知識、裁判知識等方面的學習應由淺入深、循序漸漸,切記不能操之過急、急于求成,否則會事倍功半,收不到預期效果。這種形式的教學也能夠對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2.4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互助作用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會幫助也是學生自身提高的手段之一,學生之間沒有年齡差距,溝通交流與教師相比也比較容易,學生互助能夠使有優(yōu)勢的同學掌握知識更加熟練,也能使后進或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更容易接受指導和幫助。
2.5充分發(fā)揮課外輔導作用,有效發(fā)揮指導作用
體育課程教學在學生整個大學生活中時間占比相對較少,課外時間占比較大,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和指導體育專項訓練隊學習和訓練,讓體育課程由課內向課外繼續(xù)延伸,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夠以小團隊的形式進行相互的學習和訓練,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定期組織專題以點帶面,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 ?建議
3.1提高教師服務意識
高校中從事一線體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年齡層面差距較大,年輕教師容易接受新興事物,年長教師接受新事物較慢,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中身份的轉變也須要循序漸漸,換位思考的理念也須要逐步深入人心。
3.2各高校加大對公共體育教學課程的投入
各檔次高校在公共體育教學中的投入差距很大,高校應加大投入,大膽地鼓勵教師學習、進修,無論年輕、年長,一視同仁,通過學習和進修不斷完善自己,讓教師有信心、有能力去把新的觀念和教學理念引入實際體育教學工作中來。同時加大對體育教學的投入,引入先進教材,設備實施及時更新?lián)Q代,為學生課余鍛煉提供場地設施,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做好后勤保障。
3.3增加校園體育比賽,活躍校園體育氛圍,為體育教學想課外延伸提供有力了支持
校園體育比賽是豐富校園文化體育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進學生體育意識和觀念進步的一項重要手段,學生業(yè)余時間體育生活豐富之后,才能真正把學生從電腦游戲前拉到戶外參加體育鍛煉。
3.4建立合理有效的新型評價標準
傳統(tǒng)體育教育評價體系根深蒂固,激發(fā)學生興趣愛好的一些教學手段和方法可能與傳統(tǒng)觀念有差異,但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相同的,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終身受益。不能以傳統(tǒng)觀念和評價體系來做硬性的要求,從學校和體育教學主管部門都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制定新的更加合適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和標準。
綜上所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動力所在,有了興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主動地去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和鍛煉,通過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方法和觀念的改變,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才能使學生體質得到更好的提高,最終達到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
■ ?編輯∕岳 ?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