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容
摘 要:學具是幼兒階段的主要學習資源,也是促使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認識世界、實現(xiàn)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主要途徑和重要學習工具。正確引導幼兒對學具進行操作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活躍思維,還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做中學、玩中學”。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活動;學具;制作;運用
學具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是幼兒進行活動的基本操作材料,也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和內容的具體體現(xiàn)。那么,怎樣才能使自制學具在語言活動區(qū)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筆者根據(jù)自己十多年的幼教經驗,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通過自制學具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正確應用學具,指導幼兒正確使用好學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玩”學具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如,我在教學《十二生肖的故事》這一語言活動時,首先,通過自制的學具“十二生肖卡通圖”,我有感情地講述故事,接著利用圖片引導幼兒編順口溜記十二生肖順序,然后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生肖動物做頭飾,和同伴演一演故事,三十分鐘下來,幼兒不但記住了十二生肖順序、積累了故事中的一些優(yōu)美句子,還增進了幼兒的合作表演能力。在拓展活動中,我讓幼兒看圖片說成語,雖說對大班的幼兒有一定的難度,但他們參與的激情非常高漲。如,我出示生肖“狗”的學具圖片時,他們便說出了“豬狗不如、狗血噴頭”等成語;當我出示生肖“?!钡膶W具圖片時,他們便說出了“九牛一毛、牛頭馬面……”豐富了幼兒的詞匯。
二、通過自制學具促進幼兒主動參與
“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條件?!庇變河信d趣參與活動是完成幼兒教育目標的基礎。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的是直觀形象、具體可擺弄的一些材料。如,在教學小班故事《拔蘿卜》時,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塊底板及立體可插性學具,幼兒邊講述邊按順序把人物形象一個個插入底板,這樣就調動了幼兒講述的興趣。在會講述故事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提供表演的道具——老爺爺?shù)暮印⒗夏棠痰膰?,還有小動物的頭飾等,通過表演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使幼兒對該故事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幼兒喜愛操作材料,才喜歡進行探索操作,才能使教學目標得以完成。在幼兒語言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學活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與學具的準備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教學設計和準備過程中,我們應注重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來準備學具。
三、通過自制學具,給幼兒提供練習機會,鍛煉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
學具制作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它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對培養(yǎng)幼兒認真觀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細致的習慣,對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形成立體空間觀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開展制作《小蝌蚪找媽媽》中小蝌蚪頭飾的活動中,我用五顏六色的紙折出池塘的場景,并引導幼兒用綠色紙折出許多可愛的“小青蛙”,用紅色的紙折出各種荷花,用黃色的紙折出美麗的小金魚,一一裝飾在室內,不僅美化了室內環(huán)境,更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由于語言自身的特性,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學具成品較少,很多學具都需要教師自制。因此,要使幼兒園語言教學變成靈動的課堂,使幼兒從中得到有效發(fā)展,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應做一個有心人,多觀察和深入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多設計適宜幼兒年齡特征、思維特征的學具,讓學具真正成為幼兒語言發(fā)展的助力器。
參考文獻:
[1]斯賓塞.教育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2]李忠忱.幼兒園學具教學法應用設計[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3]李忠忱.幼兒園學具教學法概論[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08).
[4]朱家雄.幼兒園課程[M].華東師范出版社,2003.
[5]金林祥,張雪蓉.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