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英
摘 要:在實行課改之后,“生本概念”概念的提出在教學范圍內引起熱議?!吧纠砟睢钡暮x是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目的來實行教育的一種理念。這種理念倡導的是尊重學生學習個性、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另外,要想真正切實貫徹落實生本理念,這就要求教師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框架,“退”出講臺,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而在小學語文中貫徹這個理念,無疑是為小學生的未來做了良好的鋪墊。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的提出對教師有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要目的來進行授課。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貫徹這個觀念,就要求教師學會將自己的身份與學生放到同一條準則線上,實現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平起平坐,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愉悅。
一、“生本概念”的實踐背景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貫徹,“生本理念”已經在很多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始萌芽,不過盡管課程改革一直在深入,但是在某些地方的課堂依然被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深深地禁錮著?!吧纠砟睢币庠谝龑Ы處熋鎸W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目的,尊重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這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對學生來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生本理念”的貫徹落實也勢在必得。
二、“生本理念”的特質
1.學習方式的科學性
“生本理念”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習所關注的目標是學生。教師不再是講臺的占有者,未來站在講臺上的就是學生,課堂也是學生進行施展自己才能和思維的天地。同樣,學習方式也不再是像以前那樣,老師羅列一些問題,學生根據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那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在課堂老師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然后學生按照要求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自主地學習和探究,從而完成學習任務。
2.學習方法的實用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選擇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用的學習方法。因此,選擇學習方法的要求首先應該是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生本理念”要求一切以學生為主,那么學習方法也需要與個人實際情況緊密結合,這樣才能實現學習效率的最大化。課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來做好課前準備,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課后,教師要根據課堂上學生的情況來做好課后總結,思考一下還有哪些學習目標沒有達成,哪些學習目標需要改進,進而從這些方面來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
3.學生自學的指導
從某些角度上來講,自學也是一種難得的心理品質。沒有不喜歡玩耍的孩子,但是如果有自學精神的學生是很值得表揚和鼓勵的。另外,學生自主地去學習知識,和學生被動地去接納知識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學習的效果與學生的心態(tài)有很大的聯系。因此,在“生本理念”的引導下,教師要多多鼓勵和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學。
4.關心學生,提供學生相應的幫助
“生本理念”強調以生為本,其目的是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為學生發(fā)展提供幫助。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關注那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要把眼光投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去,對于有家庭困難或者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應該積極去幫助,去關心他們的成長,這樣才能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學習心態(tài),進而保障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課堂上的教學模式應該主要以合作式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和交流。
參考文獻:
寧翠娥.小學語文課堂貫徹“生本”理念的途徑[J].大慶社會科學,2012(06).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