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多元化的情境化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理論從本質上可以詮釋素質教育的內涵,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克服厭惡學習英語的情緒,培育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有巨大作用?;诖耍疚奶接懥硕嘣悄芾碚摰膬群?,并著重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英語教學;多元化情境
新課標要求實施素質教育,為了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各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出現(xiàn),如情境化教學、主體性發(fā)展以及研究性學習等。當前教育事業(yè)比較關注的是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挖掘學生的智能潛力,最終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多元化的情境化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理論從本質上可以詮釋素質教育的內涵,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克服厭惡學習英語的情緒,培育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有巨大作用。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
多元智能理論也被叫做多元智力理論,它是由美國的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一種關于智力的新理論。過去傳統(tǒng)的智力理論存在兩大派別:一是心理計量學派,這個學派認為,通過因素分析找出個體在智力活動中表現(xiàn)的差異決定因素;二是信息加工學派,這個學派用信息加工構成成分或單元來了解和刻畫個體的智力。這兩派雖然對智力研究的角度不同,但他們都認為,智力是以語言能力和數(shù)理一邏輯能力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智力測驗測驗出來的。
美國的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反駁傳統(tǒng)智力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智力多元論的觀點。在1983年的《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加德納把智力定義為“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chuàng)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認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獨立的方式存在的。
智力是在某種文人環(huán)境的價值標準之下,個體用以解決問題與生產創(chuàng)造所需的能力。智力內涵中所包括的多元,加德納認為有:言語—語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音樂—節(jié)奏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邏輯—數(shù)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視覺—空間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身體—運動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自知—內省智能( intelligence),交往—人際關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觀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等。
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不斷發(fā)展的,是可以經過后天培育的,并且經過合理的培養(yǎng),人的許多方面都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要能夠看到學生們的多種智能,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有開發(fā)潛力的。過去教師看到學生一般都是單一顏色,只關注到學習好的學生,而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看待學生要用多種顏色,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多元化的情境化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理論不僅從本質上能夠詮釋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在英語教學中,對于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克服厭惡學習英語的情緒,培育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都有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見,多元智能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1.多元化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各種智能
過去英語教師上課常常采用“詞匯—語法”單純的教學方式,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主體性的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如果學生英語根基不太好的話,會隨著英語難度的提升逐漸出現(xiàn)厭惡情緒。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課堂教學沒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沒能夠激發(fā)出來。課堂教學的情境設計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而多元化情境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需要運用多元化情境導入的教學方法。英語課堂教學可以從學生喜歡的情境入手,比如說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一些故事,從這些故事入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可以設計一些直觀的動畫以及一些音樂等。這些的教學情境的導入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發(fā)學生各種思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最終可以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愉快的英語課堂中來。
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具有視覺—空間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英語課堂上從一些直觀的動畫(錄像和課件)入手, 把直觀的畫面和豐富的畫面情境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來,這正式利用了人的視覺—空間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這種教學情境的設計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們的感覺器官的功能,而且可以引發(fā)學生們的情感因素,促使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對英語課堂學習的作用是巨大的。柏拉圖說過:“通過愉悅的心靈來教導學生學習,則可能更確切的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才能傾向”。多元化的情境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對于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2.運用詞匯音樂,開發(fā)學生們的音樂—節(jié)奏智能
音樂—節(jié)奏智能是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智力的結構:多元智能理論》一書中所談到的人的一項重要職能。柏拉圖曾經說過:“節(jié)奏和和聲蘊藏于靈魂深處,并在那里掌握著最強有力的支配權,滋潤身心?!睂嵺`已經證明,利用詞匯音樂能夠開發(fā)人的音樂—節(jié)奏智能,進而調動人的其它職能,并且可以更加有效地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言語能力。
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播放詞匯音樂不僅可以放松學生們的心情,而且能夠使他們集中能力學習詞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是一種語言,眾所周知,語言學習是比較枯燥的,如何才能夠變枯燥的課堂習為活躍的課堂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引入一些音樂,讓學生在一邊聽音樂的過程中,一邊學習詞匯。由詞匯音樂開始,學生們會逐漸地產生理解詞匯的愿望,這種愿望就會迫使他們主動地查詢詞典,久而久之就會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3.運用合作式教學法,開發(fā)學生們的各種智能
新課標要求實行素質教育,這就要求需要改變過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主體地位的角色,要把課堂的主體角色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學習知識和開發(fā)各種能力。合作式教學法正是這種角色轉變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合作式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差異把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并制定出學習的目標,通過小組活動和共同的學習、討論和交流,最終使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的目標。這種教師方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關系以及彼此合作的智能。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材特點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說針對教材中的對話和不同的人物,教師可以讓組成的每一個小組自行安排自己小組成員各自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整個扮演活動的策劃和組織等。教師需要對學生們的角色扮演要不時地給予肯定和獎勵。這種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角色扮演,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策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
合作式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改變了過去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教師主體的地位,實現(xiàn)了把課堂的主體角色還給學生,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這種教學方式能夠開發(fā)學生們的多元智能,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小結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多元化的情境化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已經證明這種理論不僅可以從本質上詮釋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克服厭惡學習英語的情緒,培育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有巨大作用。在多元化智能理論的視閾下,英語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角色,要能夠從本質上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多元化情境導入、運用詞匯音樂和合作式教學等方式來開發(fā)學生們的多元智能,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劉萍,謝書山.多元智能理論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
[2]戴琳.“個性化”與“協(xié)作化”結合的任務型外語教學方式探索——以多元智能理論分析為中心[J].教育探索,2009(09).
[3]吳瓊.基礎英語教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論的必要性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8(22).
作者簡介:
李明霞(1985.05~ ),籍貫:四川廣安,女, 助教,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