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澎 李長真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高校中是一個比較基礎的課程,通常都會開設。同時,該課程卻也是高校都會面臨的一個難點,特別是該課程的時間教學。學校方面在想辦法解決這一困難,對該問題進行探析,尋找方法。文章認為解決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難題還是應該從該課程的社會化模式構建入手,這樣有助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基礎。該文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化的內(nèi)涵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對構建該模式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最后給出了實現(xiàn)該社會化模式的可行路徑,希望能夠讓實踐教學機制更加的科學合理,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提供有力的幫助。
關鍵詞:高校思政 理論課 社會化模式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b)-0206-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以下簡稱高?!八颊n”教學)常常因教學內(nèi)容理論化、教學方式“本本”化等原因遭到高校學生的抵觸和放棄,教學有效性無法得到充分保證。對此,學界高度重視并加以認真研究,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突破原有教學方式,推進高?!八颊n”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社會化的基本內(nèi)涵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社會化的作用可以讓學生的思想品德獲得提升,對他們的思想品德發(fā)展和塑造起到幫助和影響,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所需要達到的目的,而且,學生的社會化會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會對社會環(huán)境產(chǎn)生作用。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社會化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高?!八颊n”教學社會化,就是突破原有教學理論化的既有模式,從社會實踐基礎入手拓展高?!八颊n”教學方式。這種社會化模式的構建顯然是基于傳統(tǒng)模式存在的既有弊端而產(chǎn)生的教學變革,是順應時代發(fā)展和社會思潮變動的需要,有其現(xiàn)實必要性。
2.1 教學社會化模式契合高?!八颊n”教學的內(nèi)在要求
高校“思政課”教學是幫助大學生樹立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教學活動,其在大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在教學中單憑教師的理論說教,口號宣講,根本無法滿足大學生對其人生走向指引的教化需求。構建教學社會化模式,從現(xiàn)實社會的鮮活案例導入對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將非常契合高?!八颊n”教學的內(nèi)在要求,必然會獲得大學生的青睞。
2.2 教學社會化模式推進高?!八颊n”教學的理念變革
高校教學應該是以對學生進行啟迪的地方,能夠讓他們和社會進行間接或直接的接觸,感受社會,能夠?qū)ι鐣?、對未來有一個比較正確科學的規(guī)劃和理性的認識。所以,傳統(tǒng)教學的觀念必須要進行改變,不以先進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教學理念是不會轉(zhuǎn)變的。教學社會化模式恰恰順應大學教學創(chuàng)新的時代需要,能很好地推進高?!八颊n”教學的理論變革。而且,由于根植社會實踐之上,這種理念變革更能緊跟時代發(fā)展需要。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社會化模式構建的路徑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社會化模式的構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對學校創(chuàng)新教育提供了幫助,在構建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教師、社會、學校等多方要素進行構建融合,對教學社會化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還需要從教學理念上進行轉(zhuǎn)變,具體內(nèi)容有以下一些。
3.1 整合社會化教學內(nèi)容,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
社會化教學是讓學生成為可以立足于社會的人,能夠?qū)ι鐣凶饔糜杏绊懙娜耍越虒W的內(nèi)容和社會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應該十分緊密。可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課內(nèi)容比較偏向于理論,內(nèi)容枯燥乏味,不能夠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更不要提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學生只會機械地背誦內(nèi)容應付考試,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起到培養(yǎng)學生社會個性的目的,所以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使用更多社會化的實例來進行興趣的提升,充分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3.2 改進教學方式,合理調(diào)用社會化教學資源
互聯(lián)網(wǎng)在現(xiàn)在社會的應用廣泛,對我們的社會和思想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帶來了影響,在思想政治教學社會化模式構建中,可以使用這些先進技術來作為我們實現(xiàn)社會化構建的資源,提供豐富的社會信息,充實課堂。
3.3 轉(zhuǎn)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學形式簡單,教師負責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收,學生缺乏主動性,單向的教學方式讓思想政治教學效率低下,學生不能深刻地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轉(zhuǎn)變,提升學生的主動性,讓教學效率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
3.4 提升教師的水平,強化社會化教學效果
思想政治教學的教師應該要有比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視野要寬闊,能夠?qū)鴥?nèi)外的思想政治教學社會化成功實例進行了解,與本國的國情進行結合,對現(xiàn)有的教學進行改革。教師需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能夠貫徹教學的宗旨,積極投身于引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當中,讓思想政治教學社會化教學效果獲得提升。
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社會化模式構建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過程也是比較艱辛,因此除了教師之外,學校、學生、社會等各方都應該要對思想政治教學社會化模式構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了解,能夠圍繞該主題來進行各項支持和引導,教師在教學時,充分調(diào)用這些資源,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幫助和指導。在各層次、各途徑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社會化、道德、法律、民族等等意識和能力的社會化進行教育,讓他們通過實踐懂得責任、義務、權利,能夠行使和履行這些內(nèi)容,成為對社會有影響的人。
參考文獻
[1] 張純.“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8).
[2] 李保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實踐教學模式[J].教書育人,2012(18).
[3] 陳靜,閻占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1(23).
[4] 徐改麗,呂躍進.一種基于灰色關聯(lián)度的多屬性群決策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