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摘 要: 每個人在內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欣賞,小學生也不例外。賞識的本質是愛。學會賞識,就是學會愛。教師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學生能夠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通常教師一句表揚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都能讓學生看到曙光,信心倍增。用心賞識,用愛表揚,讓學生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關鍵詞: 鼓勵 賞識 表揚
“良言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于是,為人師者都有理由對學生的錯誤加以嚴厲指責,在學校中的很多場所如辦公室、操場、教室不難看到教師滿臉怒氣,學生垂手恭聽的場景,有時教師也會采用溫和的方式循循善誘地引導,可是由于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有的學生第一天恭敬地聽老師的教誨第二天又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更有學生表面低眉順眼心里對老師怒氣橫生。
毋庸置疑,教師教育學生的初衷是為了孩子,但采取的指責、說教甚至處罰結果并不理想,在批評、責罵等方法無效之后,是否可以采取嘗試表揚與贊美呢?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說:“兒童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之后,尊重與羞辱對于他的心理便是有力量的一種刺激?!本托W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jīng)驗的豐富,渴望得到老師喜歡、同學接納的愿望日益強烈。教師適度合理地進行表揚對小學生具有巨大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一、表揚的重要意義
心理學家認為,表揚猶如孩子的營養(yǎng)劑。只要教師對孩子充滿信心,并且嘴邊經(jīng)常掛著一些由衷的贊美之詞,便可使喪失信心的孩子恢復自信,不求上進的孩子樂于求知,表現(xiàn)不錯的孩子更上一層樓。孩子首先需要的是自尊,他們與成年人是平等的,如果覺得自己得不到周圍人的肯定,就會被迫在一種“屈辱”的情緒下學習與生活,其結果可想而知。
在兒童時期,兒童的自信是教師和成人樹立的,尤其是當孩子取得成功或在原有基礎上有了進步時,要及時予以肯定和強化,使孩子感到“我行”。這種感覺十分重要,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會愿意接受這些挑戰(zhàn)。有的家長和老師總是覺得孩子嬌小,經(jīng)不起風雨,拒絕讓孩子參加艱苦的活動,事事包辦代替,這就容易使孩子膽小怕事,缺乏必要的獨立性和應變能力。所以家長和老師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不斷鼓勵他從失敗中站起來,獨立地完成每一件事情。這樣,小學生就會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充滿鼓勵和贊美的祝福中慢慢成長起來。
二、表揚中存在的問題
1.對小學生的表揚籠統(tǒng)不真誠。
教師表揚學生的目的是鼓勵或幫助學生。對小學生的表揚和批評要自然、貼切,要有度,恰如其分的表揚能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目前,在不缺乏贊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抽一個孩子起來朗讀課文后說:“你讀得真好?!币院蟪槊總€孩子起來朗讀后都說:“你讀得真好?!苯處煹谋頁P不貼切自然,學生聽多了,表揚的效益就會淡化,失去表揚的意義。一點小成績,不能說成了不起的貢獻。貼切自然、語不驚人但能催人奮進的表揚最易于鼓勵小學生,比如對班上的小朋友說:“你是我們班最有禮貌的孩子”、“你的字比以前漂亮了”、“學習上你最愛動腦筋”……
2.對待不用學生采用相同的表揚標準。
表揚是一種教育手段,教學提倡因人施教,表揚也應該因人施教。對于學習成績較落后、自信心不足、家庭條件不好、膽小怕事、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多一些關注,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以表揚鼓勵為主,為他們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使他們在班級中更活潑有自信;反之,對優(yōu)等生、對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學生,贊美之詞多了反而會助長自我評價的失衡。課堂上,對經(jīng)常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和偶爾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一般先請后者發(fā)言,盡管他說得不是很完整,但老師對他的舉動和思路都作了表揚,再請前者舉手回答問題,對他要求就嚴格些,使問題的答案趨于完美。在評講試卷時,對有創(chuàng)新思路的后進生,教師盡量給予表揚。特別是后進生中成績進步的學生,教師要肯定其成績,并分析他取得成績的原因,使他從內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更大努力。
3.對小學生的表揚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老師在表揚學生時就像藝術家在雕琢作品一樣,足夠的耐心和強烈的責任感不可或缺。老師對待學生既要充滿“愛心”,又要獨具“匠心”。愛是連接師生和諧的紐帶和橋梁,一旦教師對學生失去愛心,“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就黯然失色。富有愛心的教師必然受到大家的愛戴和尊敬,所以應該讓小學生切實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表揚帶著發(fā)自內心真摯的愛意。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成績稍微差一點或自身毛病多一點的學生,更要多關注。“每朵烏云都鑲有金邊”,老師要相信有些小學生的缺陷不是一兩天形成的,改正過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較大的反復。老師要允許學生犯錯,不能希望通過一兩次表揚,就把小學生身上所有的壞毛病都給他改過來。要有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準備,像春雨一樣,點滴入土,慢慢浸潤,這就是老師的愛心。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用心經(jīng)營后進生,既缺乏愛心,又做不到獨具匠心,那么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表揚聽不進去,對于班級管理非常不利。如為了轉變后進生,就要不停地為后進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如讓學生幫你抱一下作業(yè)本,或整理一下書桌等,然后在班上大加褒揚,使學生繼續(xù)鞏固優(yōu)點,發(fā)生根本轉變。
三、針對小學生學生的表揚方式
1.對待小學生要平等,不要厚此薄彼。
一般而言,小學生對自己的認識通常比較直觀,成績優(yōu)異守紀的好學生得到表揚多,而成績較差經(jīng)常違紀的學生得到的表揚少。這就要求老師從細處著眼、微處著手,切實做到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使每個小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都看到自身的長處和優(yōu)勢。
在班級中可以給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發(fā)獎勵券,如穿校服、按時交作業(yè)、獲得其他教師的表揚等。學生的獎勵券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便可以領取“獎品”,如跟教師一起吃午餐,從獎品盒里抽取獎品等。隨著一學年時間的推進,逐步提高要求,學生只有獲得更多獎勵券才能得到這些“獎品”。到學年末,即便沒有獎勵,學生也可能表現(xiàn)得很好,這時教師可以時不時給學生“意外的獎勵”。
2.表揚要及時,不要久拖不決。
對小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一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予以表揚,這樣可以產(chǎn)生鞏固成果、強化肯定行為的效應。有的老師認為,要等到開班會的時候一起表揚,這樣聲勢大、效果好。其實,小學生一有了進步或取得了成績就十分渴望立即受到表揚,得到老師或其他同學的認同,需要那種認同感與成功感。如果你對學生的進步遲遲不表揚,小學生就會失去新鮮感,時間久了就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在班級中可以建立紅黃綠卡制:每名學生都有一張綠卡、黃卡和紅卡。每一天一開始,所有學生都持綠卡,如果出現(xiàn)行為問題,則相繼收回學生的綠卡、黃卡。如果學生在一周內都能保持放學前擁有綠卡或黃卡,在星期五就獎勵他們25分鐘的自由支配時間。教師要對小朋友的行為進行及時的跟蹤獲得反饋。
3.表揚形式要多樣,不要單一呆板。
表揚是一種藝術,成功的表揚是一種智力而不是空洞說教。表揚是一種管理手段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交流模式,所以要有藝術性,善于針對不同小學生的特點,做到因人定策,因人而異。每個小學生都是人才,只要針對他的不同特點,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成長的信心,他們就能成才,拓展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空間。
為使小學生善于觀察,團結同學,培養(yǎng)班級凝聚力,可在班上開展“抓住你了”這一活動,每周都努力“當場抓住”表現(xiàn)好或做好事的學生,讓被“抓住”的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寫在紙片上,然后把紙片放入一個“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從“好事罐”里隨機取出幾張紙條,給被選中的學生發(fā)小獎品。
總之,教師要表揚適度,不能令其驕傲,自命不凡,同時也要注意因材施教,遵循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既要嚴又要愛,嚴中有愛。我相信,每一株幼苗都會長成參天大樹,每一只雛鷹都能展翅翱翔。
參考文獻:
[1][英]約翰·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教育科學出版社,第32頁.
[2]顧銀花.關愛孩子從賞識教育開始[J].教育教學論壇,2014(06).
[3]鄭翠芹.粗論賞識教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合理應用[J].華章,2013(01).
[4]林妙蛾.因勢利導抓關鍵打通心路好行船—淺談表揚與批評學生的藝術[J].湖南中學物理,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