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仙
摘要:在早期閱讀中,我們讓幼兒逐漸了解到閱讀的基本程序,掌握閱讀的一般方式、方法,養(yǎng)成閱讀的興趣與習慣,鍛煉初步的獨立閱讀技能。本文主要從選擇并制作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運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以及成人的語言鼓勵來談?wù)勅绾闻囵B(yǎng)幼兒閱讀的興趣。
關(guān)鍵詞:閱讀;幼兒;語言
中圖分類號:G61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7-088-1
一、選擇并制作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是前提
1.選擇生動有趣的圖、書籍,引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綱要》指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說明要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興趣,就要從日?;顒尤胧郑暨x幼兒喜歡的圖書放于圖書角或者在課余時間供幼兒閱讀。那么,該如何挑選書籍呢?
首先,書籍要符合幼兒各個年齡段的認知特點,明確“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原則。因為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認知水平、能力發(fā)展以及情感需求都是不一樣的。例如小班幼兒適合看人物、事件都比較清晰且單一的圖畫書,而中班幼兒就可以選擇一些畫面豐富一點的圖書了。到了大班,孩子的語言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也有了一些識字的基礎(chǔ),我們就可以為大班的孩子選擇文字相對較多的圖書供他們閱讀。這樣既能拓展幼兒的認知,又能激發(fā)幼兒對文字的感知和興趣。
其次,為幼兒選擇的書本都應具有教育意義。教育意義是幼兒閱讀的最重要目標,幼兒通過閱讀書本能有一定的啟發(fā),能受到感染與鼓舞。例如繪本《變色鳥》,書中五彩的顏色、形象的果子是幼兒喜愛的。而且完整閱讀書本后不僅能讓幼兒看到藍天下的大地,有紅花、黃花、綠綠的樹林、彩色的遠山,看起來比什么都美麗,也能感受到變色鳥心情變得開心了,因為它讓大地變得美麗了。
2.開發(fā)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及方式,讓幼兒從玩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閱讀應該運用多元的方法進行,我們不僅可以引導孩子看書、聽書,還可以組織孩子做書、演書等等。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及方式可以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來參與閱讀,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例如,我們可以和幼兒一起合作,通過幼兒繪畫,成人和孩子一起配文字等方式,將幼兒自編的故事制成圖書。這樣不僅可以發(fā)展孩子的認知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另外,像詞語接龍、拼兒歌游戲都能受到幼兒的喜愛。
二、運用多種方法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是關(guān)鍵
1.畫面展示法。
畫面展示法是指利用媒體,化抽象為形象,化模糊為直觀,把事物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多媒體讀物除了圖畫和文字能較好地搭配外,還加入了流動的畫面和優(yōu)美的聲音,其聲像俱佳,以生動形象的特征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和有效性。在書店,許多閱讀書本有鮮艷的圖片和文字,但幼兒往往對書本后附著的光碟感興趣,也更愿意觀看,那是因為光碟中所講述的故事生動、有趣。我們可以把這種方法用到閱讀教學活動中,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執(zhí)教中班圖畫故事《膽小先生》時,筆者把故事制成生動的動態(tài)畫面,把膽小先生和老鼠的形象都表現(xiàn)出來。同時幼兒也可通過畫面了解膽小先生所住房子的結(jié)構(gòu),清楚知道他們換房子的過程。對膽小先生前后的變化也更能體會,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2.情境表演法。
在幼兒的教學活動中,表演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利用一些頭飾、場景,讓幼兒身臨其境,常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中班執(zhí)教繪本《大灰狼娶新娘》,故事內(nèi)容簡單,其中的語句也是一學就能會,整節(jié)課比較平淡,少了高潮,顯得有些乏味。在設(shè)計活動時,考慮到可能會發(fā)生以上的情況,筆者在最后加了一個情境表演環(huán)節(jié)。并且簡單用紅布制作了一件披風、一條裙子、一個紅蓋頭。在實施時,筆者請一個女孩子蓋上紅蓋頭來做新娘。其余的幼兒一下就樂了,教學氛圍輕松了不少,學習也更積極了,整節(jié)課在表演這個環(huán)節(jié)達到了高潮。不管在課上還是課后,孩子對這本書充滿了興趣,也更愿意閱讀。
三、以成人的語言鼓勵是保障
成人的語言鼓勵對幼兒的閱讀興趣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幼兒閱讀的積極性。相反,如果成人過分嚴厲,或者對幼兒的閱讀根本不關(guān)心,幼兒自然覺得閱讀這樣的活動索然乏味。在幼兒園中,教師不管是在教學活動中還是在游戲中,應以鼓勵為主,使閱讀的氣氛和諧、民主。對孩子的閱讀行為應該進行肯定,也讓同伴對其表揚,相信每一位幼兒,讓每一位幼兒都更自信,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在自由、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幼兒的積極性也會不斷提高。而在家中,提高幼兒閱讀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親子共讀。在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過程中,特別是父母把孩子親切地摟在懷里,給他們讀孩子喜愛的書時,在父母溫柔的語調(diào)指引下,孩子瀏覽每一幅畫面,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故事內(nèi)容,受到書中真、善、美的啟迪,我們會感到閱讀是一種其樂無窮的事情。有的家長曾這樣說:“我也給孩子讀書,怎么就培養(yǎng)不起孩子讀書的興趣呢?”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不識字,他對圖書的理解和喜歡的程度,會受到為孩子讀書的人情緒、情感的感染。所以家長在給孩子讀書時,要真心實意地去讀,不要敷衍了事;要全神貫注地讀,不要隔三差五;要傾注全部感情去讀,不要漫不經(jīng)心;要自然輕松地讀,不要壓抑訓斥,這樣孩子才會隨著家長的朗讀和描繪而產(chǎn)生共鳴,受到感染。
閱讀活動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閱讀。讓幼兒嘗試自主閱讀,自己在閱讀中感受書的結(jié)構(gòu),感受翻頁、想象的樂趣并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習慣:一頁一頁地翻、輕輕地翻。閱讀在人的一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選擇優(yōu)秀的書籍、運用適合的方法以及成人的態(tài)度則是閱讀的成功法寶。
[參考文獻]
[1]朱麗萍.閱讀從寶寶班抓起.幼兒教學研究,2010(01).
[2]趙春婭.多種閱讀為提升幼兒語言能力添磚加瓦.幼教新視野,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