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珍
摘要: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從教經(jīng)驗,構(gòu)建了一套囊括5個步驟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區(qū)分了閱讀課文和閱讀理解,分析了兩種不同文章的講授重點;指出新課改下,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需求對教師的幾點挑戰(zhàn)。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能力;教學模式;教師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7-046-1
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可以劃分為兩部分,一是教材中的文章解析,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課文閱讀;二是日常練習以及考試試題中的閱讀理解。教材以單元為單位,一單元包括幾篇文章,單篇文章相對完整,幾篇之間起到互相補充和深化單元主題的作用;而練習和試題中的閱讀理解,則多是一篇文章中的部分截取,文體更多樣,議論、記敘、小說、說明都有可能,旨在讓學生通過閱讀正確回答針對性的問題,對文章的前因后果和主題宣揚并不考究,針對性和目的性更強。
一、閱讀課文
1.導入(Leadin)。
導入的目的是激活文化背景知識,減少閱讀理解障礙,同時也可以為新課的傳授奠定知識和語言文化的基礎。教師可以預留“任務”達到促使學生預習課文的效果,提前為導入做準備。學生感興趣的導入活動有:圖片影像導入、故事諺語導入、人物介紹、背景知識介紹、時事活動介紹、歌曲、猜詞法、學生熟悉的生活經(jīng)歷甚至課文標題導入等形式。比如,在八(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收集與UFO相關(guān)的信息、圖片、視頻、書籍等,并鼓勵同學用相關(guān)的詞匯交流討論,從而喚起他們的好奇心,激起他們探求新知的欲望。
2.速讀(Skimming)。
速讀又叫略讀,是在學習文章之初,學生通過fast reading回顧已經(jīng)預習的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并根據(jù)文章中的關(guān)鍵信息找出文章主旨。此步旨在幫助學生快速了解大意、辨別文體、把握梗概。一般老師可以以這樣的形式發(fā)問: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3.查讀(Scanning)。
所謂查讀,就是帶著問題去閱讀,目的在于從閱讀材料中查找所需要的特定信息的閱讀方式,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并培養(yǎng)快速找出文章主題、理解故事情節(jié)、根據(jù)上下文線索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jié)局的能力。這要求學生能夠回答出關(guān)于文章的Who, When, Where, What, How, Why等幾個問題,理解課文的表層意思。這些問題或是課后的隨堂練習,或是教師設計。查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注意點放在人物、地點(二者多是首字母大寫)、時間、數(shù)據(jù)(二者多是阿拉伯數(shù)字)。題目給學生提供文章的主題,并激活知識儲備,引起對文章內(nèi)容的預測:第一段通常是寫作意圖和背景;最后一段通常是作者的結(jié)論部分。教師在此步驟主要起引導作用,在速讀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與層次,并找出段落的的主題句,對文章有更清晰的認識。
4.精讀(Intensive reading)。
精讀是閱讀課文的主體。在精讀課堂上,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細讀課文,突破難點。筆者建議先小組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然后帶著問題聽教師文章梳理,充分實現(xiàn)學生自主和師生合作,必要時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指導。一般采用回答問題或判斷正誤來檢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梢岳谜n文后附的練習,也可以自行設計,檢查學生對課文中的事實、情節(jié)、句子的理解,引導學生挖掘文中內(nèi)涵,開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課堂上精講課文內(nèi)容,講解詞組、語法,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與段落等。
5.鞏固(Consolidation)。
英語學習的終極目的是熟練輸出和綜合運用,在上述基礎上,安排一些練習進行訓練以達到鞏固的目的,如:1)給出一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改寫成的小短文,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意思進行填空(空缺詞匯或短語最好是本課的重點詞匯和新詞新語)。2)給出關(guān)鍵詞或短語,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口頭復述,此步驟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先讓他們在組內(nèi)先進行復述,然后選出學生代表小組進行匯報。3)歸納本課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匯和難點,進行舉例闡述和分析,并設計相關(guān)的筆頭練習,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當堂完成、當堂鞏固。
二、閱讀理解
1.精選閱讀材料。
教師當從初中生心理角度出發(fā),精選淺顯有趣的科普讀物、故事作品、幽默短文、風土人情等,題材文體可以不受限制,生詞量一般控制在3%左右,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他們的視野,提高閱讀效益。
2.訓練閱讀技巧。
閱讀理解雖然與理解力有直接關(guān)系,但也不完全是無技巧可學。1)學會預測:根據(jù)上文中已出現(xiàn)的語言信息,預測下文;或從標題預測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詞匯,抓住主題句、關(guān)鍵詞更好地從整體上理解文章。2)學會猜詞:①詞綴猜詞,有些合成詞的前綴或后綴分別表示一定的含義。前綴un,dis,in等表示“不”或“非”之意。②同義、反義詞獲知詞義。③上下文推斷。④排除法:如果題目要求選出生詞對應的詞義,或許無法直接選出,但可以通過代入排除的方法,排除不可能選項。3)尋找信號詞:邏輯順序:first, secondly, third, then, after, before, next, last, afterward, finally;列舉關(guān)系:and, also, in addition, for example;對比關(guān)系:although, however, but, otherwise,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因果關(guān)系:as, since, so, because, therefore。
3.提升閱讀速度。
閱讀速度是閱讀能力的一個標志。學生多受精讀課的影響,逐字逐句,造成閱讀速度緩慢,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題量。針對此,教師在訓練時可以采取計時閱讀。如在課堂抽取5~10分鐘完成一篇閱讀理解,既培養(yǎng)學生形成強烈的時間觀念,同時也鍛煉了快速閱讀的技巧。
提升閱讀速度除了要多多計時練習,還需要熟悉不同文體和題型的出題法則。①客觀題一般涉及細節(jié)性內(nèi)容,如:人名、地名、時間、數(shù)據(jù)、是非辨析等??焖贋g覽問題后,找出關(guān)鍵詞或詞組,在關(guān)聯(lián)處聯(lián)系上下文即可。②推斷型題一般涉及中心思想、文章標題、作者態(tài)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