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昌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實踐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以現(xiàn)代化教育目標為原則,對構建初中語文高校課堂的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進行課文講解前的教學
通過對作者簡介或介紹分析文章寫作背景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比如《濟南的冬天》一文,可以介紹作者老舍或濟南城市。老舍是中國近代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家、小說家,了解他對于學生來說是有必要的。在介紹過程中可以請學生談談對他的了解。清楚老舍與濟南的關系與寫作背景對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情感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將濟南的歷史與今天進行比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濟南文化。
二、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強化
語文是一門很強調基礎與積累的學科,初中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不注重基礎的語文教學只是空中樓閣。應切實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重視,比如字詞的讀音、常見漢字的寫法、基本文言文的閱讀與釋義及基本寫作手法的掌握。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多進行寫作練習。培養(yǎng)學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或寫日記及周記的習慣。這些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對其終身產生重要影響。
三、多使用贊美性詞匯,多鼓勵表揚
學生的學習需要興趣,興趣常來源于鼓勵和表揚。孩子的心靈是很敏感的,積極的評價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信心,不但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反之,太過嚴厲的批評容易使他們氣餒,產生消極抵觸情緒,甚至產生自卑心理。
四、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教師講課的語言可以更幽默些,課件可以更生動些,適當制造氣氛高潮,不要讓課堂環(huán)境過于嚴肅、沉悶。注意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有的學生對語文學習有興趣,也有比較好的知識積累,適當給這些學生以發(fā)言的機會,提升他們的自信,增加他們對語文課堂的好感,激發(fā)上進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同時給其他同學起表率和示范作用。
五、進行充分的備課準備
教師要充分吃透教材內容,明確重難點,對將要講授的內容有宏觀的把握,對應重點講解的內容有充分認識。教師應進行認真?zhèn)湔n,提前思考和準備應對各種情況的方案,在授課過程中做到條理清楚、側重分明,同時注意把握好課堂時間,不拖堂,不早退。
六、可引入趣味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可通過適當引入課堂游戲,組織課外活動,鼓勵小組討論,組織課堂辯論,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精神與探究興趣。比如,講《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時候可以請學生分小組進行表演,有的學生扮演廉頗,有的扮演藺相如,其他學生進行講解和評論等。
七、可采用適度提問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在長時間聽課的過程中可能會無意識走神,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喚醒該同學的“神游”,使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回課堂。提問同時會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意識,促使他們深入理解課堂內容。
八、聯(lián)系實際問題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講解
學生喜歡的課堂不是由空洞的理論堆砌成的,他們希望聽到生動、貼近生活的講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適當加入自己的經歷以豐富學生見聞,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教授內容,還可嘗試以學生感興趣的流行話題為切入點闡述課堂內容。學生和教師在年齡上存在一定差距,容易產生距離感,一旦師生存在共同話題,就能一下子拉近師生的距離,讓他們之間產生親切感。
九、鼓勵學生思考與提出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會有部分學生不敢提問,擔心自己問出來的問題沒有水平,或暴露自己學習的缺陷;也有部分學生懶于思考,不愿動腦,不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和質疑,對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達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
十、加強訓練
在訓練中加深認識,使當堂所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升華,人腦的遺忘具有周期性,知識的鞏固離不開強化訓練。訓練中更有利于發(fā)現(xiàn)問題,加深認識,催發(fā)思考。當然,要注意作業(yè)的數(shù)量應適當,不要給學生造成太過沉重的負擔。
十一、以實現(xiàn)素質教育為原則
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傳授自主學習方法為目標。不能將教學目標局限于講完課本上的知識點、能夠應付考試和保證升學率,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科目學習的興趣,注意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引導他們認識文學世界和語言文化的豐富多彩。
十二、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好表率。盡量不拖堂,不遲到,不在課堂接打電話,做事有規(guī)律、有條理、有原則,爭取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尊重與信服。同時,課下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不要形成鮮明的距離感。如果學生普遍尊敬和喜歡一個老師,上課自然會積極思考與參與,課堂效率自然會比較高。如果學生普遍厭惡與反感,則課堂效率可想而知。
參考文獻:
[1]吳泰友.讓教學活力四射,讓課堂更加高效: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3(07).
[2]王瑞雪.落實“高效課堂教學”的三個基本要素[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4).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