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娟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但卻又是一項最基層、最繁瑣的工作。本文主要闡述在班主任工作中,通過與家長密切配合,尊重、寬容、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能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自信心 自尊心 寬嚴結(jié)合
美國心理學家古諾特說過“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過得愉快,也能讓他們過得悲慘;我可以是制造苦痛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fā)靈感的媒介;我能叫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我能傷人,也可以救人。”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之大,而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就更大。
一、與家長密切配合,點燃學生的自信心
班上一個學生,小學時成績優(yōu)秀,總拿第一。進入初中后,由于學習內(nèi)容的增多,環(huán)境的改變,競爭范圍的擴大,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改變,她一下子難以適應,第一次期中考試沒拿第一。孩子的媽媽覺得孩子不夠努力,不爭氣,丟了臉,第一次給了女兒一記耳光,以后就總是嘮叨不休,不給女兒好臉色。這位從小溫順聽話的學生,回到家提心吊膽,沒有歡笑,半年下來,成績愈下,罵聲更多。漸漸產(chǎn)生逆反心理,與母親對著干,成績也一落千丈。
這個學生平常是在學校搭餐吃午飯的,我就常利用午休的時間找她聊天,說笑。先潛移默化的把她的心墻推倒,又有意無意的向她推薦楊偉、楊昊鷗父子的《不打不成才》、《我和父親的戰(zhàn)爭》,讀完后,與她討論什么樣的愛才是我們要承受與付出的。平常對她的點滴進步,都予以肯定和贊揚,把她心靈中微弱的閃光點燃起來。
另一方面時常與家長溝通,做孩子媽媽的工作,讓媽媽認識到不能一味地苛求孩子出色、拔尖、拿第一、爭面子,這種做法,除了徒增孩子的心理壓力外,沒有任何好處。家長也積極配合,轉(zhuǎn)變觀念,對孩子不再嚴苛要求。孩子慢慢地變自信了,在班上的笑聲多了,話語也多了,學習進步很快。
學校教育只有與家庭教育相配合,齊抓共管,統(tǒng)一認識,才能共同營造一個理想的育人環(huán)境,使孩子能在陽光燦爛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
二、教育無痕,喚起學生的自尊心
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具有復雜多樣性,工作中總會碰到許多棘手的問題。班主任若是對這些問題棘手無策處理不當,課堂教學就會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還會導致師生產(chǎn)生對抗。
在一次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一學生在看課外書,我內(nèi)心掠過一絲不快,想發(fā)怒,但很快就冷靜下來,故意提問他。他連我提什么問題都不知道,慢吞吞站起來,低著頭,好一會兒還沒有開口。我心中有氣,但還是按耐住怒火,臉上帶著微笑說:“你這顆金子太沉默了,希望下次的提問金子能碰觸出火花。”他羞赧的坐下了,眼睛不再盯著課外書,而是專心的開始聽課。講課繼續(xù)進行著,當我提出下一個問題時,他很快的把手舉得高高,嘴里還不住地說:“老師,老師,我知道?!蔽倚牢康男χ兴卮稹4撕蟮臅r間,他一直保持認真、專注,積極參與。
“人非草木,孰能無過?!焙⒆赢吘怪皇呛⒆?,犯些小錯誤,有些小毛病,也是在所難免。有時候他們心理很清楚這樣做是不對的,可就是情不自禁會犯錯。這時老師只需稍加暗示,點撥醒悟,大可不必大張旗鼓的批評責備。
三、寬容比懲罰更有效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時時以寬容的胸懷面對學生提出的任何觀點——甚至錯誤的觀點。誠然,班上的“問題學生”“搗蛋分子”是最令老師頭痛、厭惡的。但他們又往往是一些思維敏銳,情感細膩、富有個性的學生。
有些后進生,學習基礎差使他們經(jīng)常在課堂上聽不進去,進而做出不規(guī)范的行為表現(xiàn),學習上的失敗又使他們自卑敏感,班主任就要千方百計的捕捉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的點滴進步予以肯定和贊揚。
我?guī)н^的班上曾有個叫范偉強的男孩,非常頑皮,課堂上愛做小動作:同桌正專心聽講,他伸手捏她的手臂;后桌正寫作業(yè),他鉆到桌子底下用筆戳后桌的腿;別人回答問題,他在旁邊起哄。盡管老師每次都嚴厲批評他,但類似的惡作劇卻時有發(fā)生。
有一次,我看他在課堂上正玩小刀,就故意提問他,讓他說說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是什么。這個內(nèi)容我剛講完,他站起來說,“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還有……刀術。”他撓著后腦勺,答不出來。平時被他捉弄過的同學都竊笑了起來,我及時制止了孩子們的嗤笑,說:“小強同學是有很多缺點,但我發(fā)現(xiàn)他今天是認真聽講的,要不,他怎么能回答對呢?只是少說了一點而已,同學們該給他鼓勵,老師相信他今后一定能做到專心聽講的。”此后,我在課堂上經(jīng)常提問他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多鼓勵他發(fā)言,增強他的自信心,他慢慢地對學習有了興趣,課堂上的搗亂少了,學習進步很快。
如果我們多講究一點批評的藝術,給苦口的良藥包上糖衣,相信我們的教育會更深入人心。
四、善用美文讓課堂變得有序
為人師者,教書育人。教書其次,育人才是根本。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嚴格要求無可厚非,但要方法得當,寬嚴結(jié)合。
有一次接手一個紀律較差的班,上課鈴聲響了,有點學生還不進教室,在走廊里打鬧,教室里亂哄哄一片。更有甚者,我已經(jīng)在教室里開口講課,門口一聲“報告”,遲到者昂首挺胸,大搖大擺地進來了,弄的我很被動。
怎么把這群野馬馴服呢?單純的說教,學生肯定聽不進去。利用班會課,我語重心長地讀了劉藝的《我肯定能行》,讀完后,發(fā)現(xiàn)學生們一片沉靜,連平常最搗蛋的江錦濤同學眼中也泛著淚光?!按蠹艺f說自己的聽后感吧?!笨粗⒆觽兂两渲?,我趁熱打鐵。
平常經(jīng)常遲到的江志成站起來說:“老師,王勇敢遭遇那么悲慘,學習成績被遠遠地拋在后面,他卻如此自信、樂觀,值得我們大家學習?!?/p>
家庭貧困,失去了爸爸的危敏儀羞澀地說:“現(xiàn)在我明白到,無論家庭是貧是富,學習成績是好是差,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灰心,要堅信‘我肯定能行?!卑嗌系暮⒆觽兌记那牡攸c了點頭,臉上出現(xiàn)了堅毅的神情。
班級的學習氣氛悄悄地發(fā)生了改變,班上幾乎沒有遲到的學生,更不用說缺課了,課前的教室安安靜靜。孩子們的自律性提高了,其他科任老師越來越喜歡上我們班的課了。
如果一個老師的心中充滿陽光,那么,學生們每天面對的,一定是燦爛晴空,在這樣陽光明媚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肯定會有難以預料的幸福未來。我愿成為那個每天播撒陽光的人間使者。
【參考文獻】
[1]楊彬.淺談農(nóng)村學生心理健康教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