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wèi)潔
摘要:本文首先簡單地介紹了聲樂練習曲教材的使用與選擇,其次闡述了聲樂練習曲教學的理念與認識,最后概括性地提出要靈活應用與實踐聲樂練習曲教學,即要夯實基礎,做到循序漸進;要針對性教學,做到因材施教;要拓寬思路,做到超越自我。
關鍵詞:聲樂練習曲 教學 思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音樂學術研究的逐步發(fā)展,業(yè)內學者已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jīng)驗、理論及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筆者參閱相關文獻資料及自身教學經(jīng)驗,可以看出我國學者們對聲樂的研究與探討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及廣度,但對于聲樂練習曲教學的探討還很少。因此,筆者通過對聲樂教學中應用最多、最廣泛的練聲曲進行思考,著重對其教材的使用及選擇、教學理念及認識、靈活運用及實踐等方面展開探討。
一、聲樂練習曲教材的使用及選擇
依據(jù)牛津簡明版音樂詞典的定義,練聲曲就是用一個或者多個元音演唱的、無詞的聲樂練習曲。在我國音樂詞典中卻沒有“練聲曲”的相關定義,可以看出,練聲曲是隨美聲唱法在我國的傳播而傳入的,目前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聲樂教學演唱風格。
目前,聲樂練習曲教學使用的練聲曲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簡單容易演唱的、隨意性較強的、簡短的練聲曲,例如:音階的音程、上下行練習、連音、琶音及跳音等,在練習時一般是半音上下行移動,無固定鋼琴伴奏,通常都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聲的具體情況而定,此類型的練聲曲應用最為廣泛;第二種是,較為規(guī)范、配有各種技巧的練習旋律及其匹配的鋼琴伴奏,除非是元音也用歌詞演唱的、具有較強歌唱性的練習曲,例如:《孔空》聲樂練習曲等教材。
在《沈湘聲樂教學藝術》的聲樂教學實踐部分,總結出沈湘教授經(jīng)常使用的二十條聲樂練習曲,均要求練唱,提出在練唱的實踐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如此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以及明確的教學理念非常重要,教師要深層次地把握聲樂教學的規(guī)律和不斷地積累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合理地選擇歸納,積極編撰一些適宜各類學生學習的練聲曲。教師要達到教學目的,就要合理有效地運用練聲曲這一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聲樂練習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個上下統(tǒng)一、明亮優(yōu)美的聲音。雖然聲樂教學具有較強的個性化要求,但從基本的生理解剖學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應是相同的,所以一般的基礎性訓練方法是通用的,那么就有共用的練聲曲,例如: 吹唇(氣息)練習、哼鳴練習、基本的音階練習等,這些都適用于各類學生的練唱。從聲樂教學規(guī)律的角度來看,練聲曲又是一個逐漸理解、不斷重復和鞏固、反復練唱的技能性訓練,進而使得學生形成較為深刻的記憶,構建起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某些教材要求學生每節(jié)課都練唱,具有較大的重復性。教師應在梳理的前提下做好練聲曲的理論研究及總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練聲曲及其實踐效果。同時,要不斷地收集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教學所用的練聲曲,以及國內外最新的教學動態(tài),豐富教學方法,更新升級教學理念。
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練聲曲中應用母音的特點,明確應用開口母音的時間、應用閉口母音的時間、母音及字音與旋律的結合、對各條練聲曲練唱的要求及其解決的問題、選擇此類練聲曲的原因等問題。同時,要求學生也要明白這些問題的緣由,進而能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教師要在聲樂教學中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選擇練聲曲,達到練唱的目的。因此,練聲曲教材的選擇一定要豐富多樣。各類院校的音樂專業(yè)教師可以視自身辦學條件及學生實際水平和特點,合理地規(guī)范好聲樂練習曲,逐級地選擇適用的教材。
二、聲樂練習曲教學的理念及認識
意大利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弗朗西斯科·蘭皮爾蒂說過:“那些沒有耐心利用幾個月時間來專心練唱的學生是永遠成不了歌唱家的”??匆钥闯觯晿肪毩暻虒W是聲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近幾年來,在教學課堂上很難聽到如《孔空》等練聲曲的練唱,一些教師認為練唱聲曲起不到多少效果,很費時間。筆者認為,如果有針對性、有目的地應用練聲曲或者利用練聲曲以達到具體某種教學目標,最終應該能有一個良好的效果。
練聲曲對聲樂教學產生的重要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學生對此認識不到位,只是把練聲曲看作是唱歌前的開嗓之用及其唱練聲曲的基本功。然而,練聲曲實質上影響著學習者今后演唱水平的高低。與此同時,當今社會有了很多選擇的機會,對學生來說也產生了不小的誘惑,致使形成學習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態(tài)。教師要做到頭腦的冷靜思考,用積極熱情的教學態(tài)度,為學生今后的藝術道路做好長遠考慮,正確引導學生之間相互攀比大型曲目演唱的不良現(xiàn)象,避免不腳踏實地進行基本功練習的問題。同時,要重視各種聲樂練習曲對聲樂的基本功訓練所產生的積極作用,解決好學生在聲樂練習中應用練聲曲所帶來的實際問題,使得學生產生興趣,主動地去演唱、接觸此類作品。聲樂練習曲的學習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方式,使得學生在課堂之外唱練一些名家的練聲曲,教師只給予分析與指導。
三、聲樂練習曲教學的靈活應用及實踐
在聲樂學習中,聲樂基本功的練習是最為枯燥、費時及難以掌握要領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每堂課都要不斷地重復練唱,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倦心理。為了達到明確練習的目的,教師要讓學生具備積極進取的精神及頑強拼搏的毅力,進而使其理解唱練每條練聲曲的緣由。聲樂基本功的練習應遵循科學、適宜的教學規(guī)律,由淺入深,切忌急于求成,帶著浮躁的心態(tài)是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的。
(一)夯實基礎,做到循序漸進
對于初學者,應以簡單的音階及音程練習為重點,經(jīng)過反復地練聲,應把每個音都要練習到位,讓學生在生理上的體驗及心理上的領會中去感觸音與音之間的差異,進而找到氣息與音、音與音相互間的平衡點。這類型的練聲曲有很多,包括三度、五度直至十二度的音程、音階及琶音的練唱。如例1 簡單易用的練聲曲。
從上述所示例子可以看到,雖然它很簡單,但是要真正達到標準的唱練要求可不容易,例如:要做到準確起音、吸氣即唱,音與音相互間要非常連貫,要在不給喉肌施加任何壓力的前提下做到適中的音量表達、平穩(wěn)的氣息,要保持下行時聲音的位置等。
要達到統(tǒng)一、理想的聲音練習效果就要進行自上而下的音階訓練,這樣也容易在心理上保持相對松弛的狀態(tài)。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最好應用哼鳴練習的方法,開嘴或閉嘴哼鳴都是可以的,其音色并不會受到影響。用自然的輕哼狀態(tài),使得聲音順著咽腔的打開,貼著后咽壁往上哼。每個初學者都必須要進行哼鳴的練習,哼鳴具有柔和的開音效果,使得初學者的下巴、牙關及脖子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經(jīng)過哼鳴找到深呼吸的支撐,經(jīng)過共鳴腔體達到具有共鳴性的聲音效果,不斷地反復練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到開口就到位,進而哼出通暢圓潤的聲音。
母音的練唱也是練聲中的關鍵,幾乎所有的母音都會在練聲練習過程中使用到,具體應用要視學生具體情況而定。如例2五度音階的練習。
對于此條練聲曲,沈湘教授經(jīng)常使用的母音有a-o-a、i-a- i及i-io-i等,著名歌唱家普拉契多·多明戈對這條練聲曲母音的唱法是eh-,或Ah-,或ee-。然而,歌唱大師卡魯索對這條練聲曲的a-e-i-o-u-五個母音都唱到了。金鐵霖教授在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則是u母音,特別是在女聲的教學中,都要求使用u母音來構建歌唱后通道;溫可錚先生的觀點是u母音的喉位應該是最低的。上述名家的經(jīng)驗值得我們去學習與借鑒。一般情況下,唱開口母音是很容易打開的,顯得比較松弛,但其聲音則很容易唱散、唱空,對位置的把握也不是很容易到位,一定要咬在咽腔來唱,咬在張開口的位置就能看到后咽壁;閉口母音的練唱一般都會使聲音顯得發(fā)擠,口腔里不容易打開,但位置則容易集中,對咽壁產生較強的鍛煉力量,例如練唱i的感覺就是橫在后咽腔的,且咬在后咽腔的同時要騰出一定的空間來。每位學生都會有唱得較好的母音,因此可以利用擅長的母音來帶動其他母音的練唱。例如:有的學生對i母音唱得很好,這樣就可以利用i母音來帶動其他母音(如ia、ie、io、iu)的練唱,保持住歌唱的狀態(tài),不產生共鳴點的變化,盡量應用較小的舌位變動及口腔動作進行練唱。
(二)針對性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對于人身這種特殊復雜的“樂器”,雖然其生理結構差異較小,但是由于個體間性別的差別、聲帶的細微差異以及共鳴腔體的不同,從而形成個性化的音色和各不相同的聲部,例如男/女高音、或男/女中音、或男/女低音等,其中,女高音又分為抒情、花腔及戲劇,男高音分為戲劇及抒情。因材施教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對于聲樂學生來說,聲部就是其中的“材”。由于每個聲部都有自身的音色特征及適合的音域,因此聲音練習是要依照聲部的特征來進行的。隨著聲樂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教師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及理念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是值得倡導的,但應注意把握科學規(guī)律。目前的聲樂教材都是有針對聲部的練聲曲,例如:《西貝爾》、《孔空》、《斯皮格高級聲樂練習曲集》等,都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的輔導課本,不斷歸納總結,使其發(fā)揮積極作用。
(三)拓寬思路,做到超越自我
除了上述所用的練聲曲以外,還有一些中外藝術古典樂曲也同樣可以規(guī)范聲樂、建立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由于古典樂曲的不具備較強的技巧性,旋律的起伏也不大,對聲音及氣息的連貫有較多的要求。例如:貝多芬第九交響樂中的歡樂頌主題曲、莫扎特的搖籃曲,以及中國藝術歌曲中的漁光曲等,這些樂曲的旋律既可以代替某些音階和音程的練唱,又能通過很好的練習來了解世界名曲??傊?,在聲音的練習中可以選擇很多的練聲曲,它們都是相同的,然而,如果教師應用不同的教學理念、態(tài)度及方法,那么最終所獲得的效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金鐵霖教授成功教學的事實說明,他所具備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與時俱進的精神,使其有機地融合了西方科學化的發(fā)聲方法與中國民族聲樂的演唱,進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練唱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聲樂練習曲教學的過程中,聲樂練習曲是聲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重要的聲樂練唱手段。合理地設計與使用聲樂練習曲教材,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聲音技巧及演唱能力,教師應在聲樂練習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與研究,廣泛地汲取我國傳統(tǒng)聲樂的精華及世界民族聲樂的成果,進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學實踐與理念。
參考文獻:
[1]張婷婷.聲樂練習曲在聲樂教學與演唱中的作用及運用[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2]陳璐.《阿勃特聲樂練習曲》在聲樂學習中的作用和意義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3]韓艷.《孔空聲樂練習曲》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及意義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曹彥莉.談聲樂教學中的練聲曲[J].音樂大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