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棟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認識到情感教育的意義,并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形成和諧的師生溝通交流機制,適當延伸教學內容,科學運用情境教學法。
[關鍵詞]初中美術 情感教育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36-0077
新課改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重視學生智商培養(yǎng)的局面,將教育重心轉移到對學生智商與情商進行雙重培養(yǎng)。為此,針對初中美術教學,合理滲透情感教育是新課改深化的必然趨勢。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情感的豐富,使學生的觀察洞悉能力更加敏銳,這對于學生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提升自身對情感素材靈活運用的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其基礎是教師能夠靈活運用美術教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感悟到美術學習的魅力所在,并使學生的審美情操以及心理素質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并挖掘美術情感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其綜合學習水平。
二、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此,教師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情感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發(fā)揮其美術情感教學的主導作用。
美術學科是一門與審美有關的學科。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著美育的責任。由于初中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導向作用和人格魅力,并密切關注學生的美術情感教育,對教學手段進行科學的調整,充分發(fā)揮初中美術情感教育的效果。
將教學內容貼近富有神秘色彩的大自然是教師取得成功的情感教育的途徑之一,只有基于生活的情感教育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美術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形成和諧的師生溝通交流機制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離不開和諧的師生溝通。教師要構建和諧的師生溝通交流機制,把學生當做教育的主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接受審美熏陶。
另外,構建和諧的師生溝通交流機制還要求教師以情感作為教育的載體,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保護,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各抒己見,實現(xiàn)師生之間無障礙溝通,融洽師生情感。長此以往,學生在和諧的師生溝通中,形成美好的品質,形成審美能力。
四、將美術教學進行適當?shù)难由?/p>
具備發(fā)現(xiàn)周邊事物美的能力,就是一種積極生活的表現(xiàn)。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具備這種能力能夠養(yǎng)成積極感悟周圍事物的習慣,促進其學習的進步。以九年級下冊中國民間美術教學為例,筆者在學生課余時間開展了民間美術作品參觀的活動,學生通過參與該教學活動,了解了年畫、窗花以及剪紙等民間藝術,對民間藝術品的審美性與實用性功能進行有效整合,更好地感悟了我國民間藝人的智慧結晶。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學習的熱情,并能夠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而實現(xiàn)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美術情感教育目的。
五、科學運用情境教學法
教師在進行相關美術技巧的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運用情境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提升美術學習熱情。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需要激活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教師利用課堂情境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如音頻情境、懸疑情境、視頻情境或游戲情境等。這種情境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豐富學生的美術想象力,使學生的消極學習思想得以打消,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夠為培養(yǎng)素質型人才貢獻力量。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心理特點等方面,在美術教學中不斷融入情感教育,從而使素質教育從根本上得到落實,使初中美術教學的價值得以有效體現(xiàn),并進一步促進初中生美術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
[ 參 考 文 獻 ]
[1]陸春.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1(9).
[2]胡艷群.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6).
[3]周之云.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文學教育,2014(9).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