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 要: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逐漸得到改善。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方式因受傳統的觀念束縛,往往在教學過程中難以達到高效的教育水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僅僅通過教師的高壓政策和反復地練習,進行數學能力的鍛煉。這種現象較為普遍。因此,在新課改的視閾下,筆者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有所研究,以新課改的基本理念為基礎,探索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弊端,以及如何對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改;教學方式優(yōu)化
1.傳統小學教學方法的不足
傳統的小學教學方式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其一體現在課堂上,即在課堂上,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學生跟從教師,以記憶代替思考,學習方式十分僵化。其二體現在課外,即課外數學興趣少,學生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之外,不再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導致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其三,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在課外的作業(yè)中仍然占據主體地位,即以大量練習的方式鞏固所學的知識。
另外,筆者發(fā)現,傳統的教學方式的模式較為單一,往往忽略課堂的作用,以枯燥、單調的數字解讀和公式定力來強迫孩子記憶。這一階段的學生,注意力往往沒有高年級學生集中,對于枯燥無味的課程往往更容易分心。這時,教師再以一種高姿態(tài)的方式干預學生,甚至對學生的批評、責備、責罰,從而引起學生的厭惡情緒。
筆者調查發(fā)現,在大多數小學中,小學生與數學老師處于敵對狀態(tài),做數學作業(yè)成為學生最討厭的事情。這種負面情緒為以后數學教學的進行產生了十分不好的影響。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注意緩和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極其重要。
2.新課改視閾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優(yōu)化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優(yōu)化。由于新課程標準講求教師地位的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和課程的開發(fā)者、設計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學課堂呈現出活力。建設活力課堂也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要求,與學生這一階段充滿活力的特點相符合。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充分運用課外的課程資源、課堂的教具等,實現課堂內容的充實和豐富。
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方面,它強調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幫助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其一就體現在師生關系的轉變上,其二是具體的教學方式的轉變。
3.綜合利用,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1)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小學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體現在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的轉變,在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指導下,教師應該是課堂的主導,由教師引領學生進行學習。同時,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應該由教師充當主體。練習是教師安排用以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合理利用這一方式能夠有效優(yōu)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練習注重高效化、概括化、高頻化,使學生在練習時能夠擺脫重復單調的練習方式,而是將概括性題目和高頻率題目作為練習的重點,實現練習效果的高效率。
(2)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注重課程資源開發(fā)。通過數學模型和數學現象展示等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小學課程中,認識測量方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室內環(huán)境,讓學生目測物體或者線段的大小,同時,再讓學生以步測的形式,進一步確定自己的估計。最后,組織學生通過標準測量方法進行測量,確定最終的物體形狀大小。這樣做,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和教師的親密度,逐漸將課堂轉變?yōu)榛盍φn堂。
(3)優(yōu)化課程結構,增加課程的趣味性。課程的結構往往決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感覺單調、枯燥,它與課程的安排和資源的利用緊密相關。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fā)者,因此在課程的安排過程中,要優(yōu)化其排列結構和選材內容,以更富趣味性的內容引導學生參與進課程的學習中來。
同時,在課程的安排中,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組織合作學習,強調探究學習,實現學生的互助合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注重教學評價,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教學評價對學生短時間內的任務完成情況和學習情況做出簡短的評價,實現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推動。教學評價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熱情,結合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自主學習,能夠有效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優(yōu)化。
因此,在新課改視閾下小學課堂的優(yōu)化需要秉承新課改理念,從小學課堂的結構和課程設計入手,以教學評價為手段,改善師生的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實現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在新課改視閾下的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2]熊 覓.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xiāng)銀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