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亮
【摘要】課堂練習的講解作為其實踐環(huán)節(jié),其教學活動,既要考慮教學要素內容,又要結合課堂教學實情,采用適宜、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和有的放矢的指導.本文作者就高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中教學方法的使用話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教學方法;使用;探究
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優(yōu)劣,學生的學習活動好壞,可以借助于課堂練習這一有效“抓手”,進行及時、全面、準確的認知、掌握和了解.教育構建主義學說認為,課堂練習,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部分.課堂練習的設置作為其準備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在設計進程中,充分考慮和圍繞各個教學要素,進行認真研究和周密部署.課堂練習的講解作為其實踐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在講授進程中,既要考慮教學要素內容,又要結合課堂教學實情,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和有的放矢的指導.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方法得當,則教學效果優(yōu)良.采用適宜、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活動效能提升,顯得尤為重要.課堂練習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部分,需要教師正確運用教學方法.本人現(xiàn)就高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中教學方法的使用話題進行論述.
一、利用練習講解互動特點,實施談話式教學方法
課堂練習教學作為課堂教學體系的構建環(huán)節(jié)之一,自然要遵循和按照課堂教學規(guī)律及特點開展實踐活動.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二者之間的交流、互動的發(fā)展進程.課堂練習應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討論的有效“陣地”.但部分高中數(shù)學教師在其講解實踐活動中,忽視教學雙邊互動特性,教師個人講解的單獨活動貫穿了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學生處于從屬地位“聽”教師的“講”,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因此,高中數(shù)學教師課堂練習教學應體現(xiàn)雙向特性,將學生放置于練習講解之中,采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談話、交流活動,在共同探討、師生對話的互動中,推進課堂練習講解進程.如“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性質”課堂練習講解時,教師采用談話式教學方法,圍繞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性質案例解析策略開展交流、討論活動,在課堂練習案例講解后,向學生提出“通過探究分析問題和教師的講解,我們能不能找出此類型練習題解答的一般方法呢?”問題,組織和引導學生圍繞所提問題,結合課堂練習案例,進行深入的師生討論活動,在“師問生思”的“引導”中,逐步歸納類似案例解析的方法策略.既尊重了高中生主體特性,又推進了練習講解效能.
二、抓住課堂練習探析特征,實施探究式教學方法
教育實踐學指出,課堂練習的講解過程,實際就是教師引導和指導學習對象探究分析、思考探索的過程.教師講解課堂練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告知解析案例的方法,而是通過講解,引導和指導高中生更加有序、更加深入地探究解答問題.因此,高中數(shù)學教師講解課堂練習,應抓住練習案例所呈現(xiàn)出來的探究特性和發(fā)展功效,將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探究”進行有效融合,讓高中生在教師的課堂講解分析、引導指點中,進行再次的感知練習內容,分析案例內涵,概括解答策略的數(shù)學思維實踐活動.如在“解關于x的不等式:ax2-(a+1)x+1<0”課堂練習案例講解中,教師放大課堂練習的講解過程,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組織高中生開展探析解答案例活動,高中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引導,分析問題條件內容認識到:“這是一道關于含參數(sh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習題,需要運用含參數(shù)的不等式的解法的數(shù)學知識點內容.”在探析問題條件以及解題要求之間關系后,指出:“解析該問題需要通過對二次項系數(shù)與0的大小關系進行分類討論,轉化為標準式后,再考慮判別式與0的大小關系.”針對此種案例,教師組織學生判斷歸納解答課堂練習的一般方法,學生思考探析總結得出:“解析該類含參數(sh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問題,需要運用分類討論思想.”在此過程中,高中生的探究實踐能力在教師的有序講解引導中,得以有效鍛煉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講解引導內容要具有啟發(fā)性和點撥性,防止“以教代探”現(xiàn)象發(fā)生.
三、圍繞練習過程思考特性,實施評價式教學方法
教育學指出,課堂練習教學活動的開展,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深刻思考解析問題的方法,同時,能夠展現(xiàn)自己的解析觀點,自身學習風采得以展示.學生辨析反思課堂練習完成過程、解答方法,是課堂練習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部分高中數(shù)學教師存在著“注重講解,輕視辨析”的現(xiàn)象,為了追求課堂教學效率,經常在練習解析策略講解活動后就“戛然而止”,沒有將反思和評析練習過程及解法作為重要補充,限制了高中生思考辨析的深度.因此,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講解中,教師應利用練習過程的思考特性,在辨析評判高中生課堂練習完成情況的教學中,采用評價式教學方法,組織高中生構建學習討論小組,圍繞解答問題的過程是否嚴密、解答問題的方法是否科學、解答問題的表現(xiàn)是否先進等方面,要求高中生進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和討論活動,引導學生代表發(fā)表自己的心得感受以及對其他學生解題活動觀點見解,開展深入有效的評價、辨析活動,讓高中生在深入思、深刻辯、有效說的過程中,思維更加嚴密,方法更加精當,個人風采有效展現(xiàn).
總之,高中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練習教學方法的使用中,應始終緊扣課改目標要求,圍繞能力培養(yǎng)核心,將多樣教學形式融入課堂講解之中,實現(xiàn)高中生在課堂練習講解和有效探析中,學習能力、數(shù)學素養(yǎng)顯著提升和有效樹立.
【參考文獻】
[1]賀俠.如何提高高中數(shù)學習題課教學的效率[J].考試周刊,2012(16).
[2]呂朝陽.數(shù)學“例題、習題課”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