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楊玉琴
孔夫子教育學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 在于他對顏回、子路、曾參等學生的性格特長、思想狀況,情感發(fā)展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礎(chǔ)上因材施教、因勢利導??v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要認識心,知道心, 即育人先知人。切忌把一位學生的頭腦看成一個只有一種思想的整體,也不允許學生把自己看成一個整體。要想方設(shè)法打碎這個真善美、假丑惡混雜而結(jié)合成的整體, 然后重新排列組合。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走進學生心靈世界,觀察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秘, 能觸摸到學生情感的脈搏。
有一位“很負責任”的教師, 每天早來晚走地看這些學生,規(guī)定了許多不準,甚至包括在新年晚會搞擊鼓傳花游戲時不準笑,上課不準討論問題,不準提不同見解。結(jié)果呢?這個班級紀律似乎被“治”好了, 可全班的學習成績、體育比賽成績卻不斷下降。為什么事與愿違?追根尋源都和不了解學生聯(lián)系著。
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要教育學生, 首先必須了解學生。怎樣了解學生心靈中的奧秘呢?
一、要掌握理論的顯微鏡。
教師憑借這些理論的顯微鏡,常常能發(fā)現(xiàn)許多憑經(jīng)驗認識不到的學生心靈上的閃光點。 教師不僅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變化的特殊規(guī)律、普遍規(guī)律;不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guī)律性的問題上, 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正像魏書生說的那樣:“不要輕易說看透了一個學生, 學生不像透明玻璃瓶裝的蒸餾水,一看就透。一看就透的情況是有的, 但不多, 更多的是被各式各樣的東西包裹著的人?!边@就需要我們用理論的顯微鏡,讓后進生充分體驗成功。
1.實行班干部輪換制,使后進生也能當上班干部。
學校教育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后進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風浪中, 學會自信,實現(xiàn)對外界困境和自我狀態(tài)的超越?筆者認為:讓學生樹立“我準行”的自信心。實踐證明, 后進生被任用,一般都會產(chǎn)生比較明顯的進步, 這種進步的動力源自責任感、榮譽感和自信心,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過去的缺點, 而且能夠達到培養(yǎng)能力、鍛煉意志、形成良好個性的目的。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迫使人去思考自己?!苯處煵灰阉麄儺斝『⒆涌创?,要啟發(fā)他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自覺性。
2.安排一些“我的特長”或“我最行”等活動,讓后進生也有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后進生所擅長的一些活動, 班主任往往要善于發(fā)現(xiàn), 注意引導, 并給他們有展示出來的機會。學生王超是學校有名的“搗蛋大王”。不是嗎?上課時最不安分的就數(shù)他,一會兒扮鬼臉,一會兒扔粉筆……下課后他欺負同學。一次上數(shù)學課,老師說了他兩句,他大叫到:“不學了,就是考試得零分都不學了, 這老師太討厭了!”老師們一談到他就搖頭, 認為“沒得救了”。一段時間后, 班主任張老師發(fā)現(xiàn)他身上也有閃光點:每天, 他很早就到學校,從不遲到;他體育好, 在運動會上常為班集體爭得不少榮譽;犯了錯誤,老師找他, 他從不抵賴……經(jīng)過家訪,了解到, 王超的父母離異,從小缺乏照顧和指導, 心理偏激,行為容易沖動, 無心學習,但總想表現(xiàn)自己,突出自己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張老師開展了“我之最”的主題隊會。使每個學生都亮出了自己的“絕活”,尤其肯定了王超的優(yōu)點,為班里的后進生顯示自己超人的本領(lǐng), 體驗成功提供了機會。 體驗成功是矯正后進生的一副良藥,因為它能使后進生拋棄自卑,增強自信,最終促使后進生自我轉(zhuǎn)化。
二、把“對手”放在“助手”的位置上。
后進生長期后進,顯然他們不缺少批評,不缺少指責。他們經(jīng)常得到的是冷落, 很少得到的是贈品和獎勵。我們不能把他們看著是自己的“對手”, 不要埋怨學生難教,教師埋怨學生難教, 就向醫(y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從某個意義上講,后進學生幫助了咱們,幫老師提高了教育水平,要把“對手”放在“助手”的位置上考慮。 我認為在學習上不但要耐心輔導后進生,而且還應(yīng)曾他一點紀念品,獎勵他們。這樣他們看到后進學生不被歧視,充滿了信心, 鼓足勁往前沖。 例如,雙差生劉漢,以前成績差, 衛(wèi)生習慣差, 而且還存在小偷小摸的壞習慣, 在老師耐心的教育下, 同學們熱心的幫助中, 他改掉了壞習慣, 居然有好幾次拾到東西,都主動交還給老師,他難道還是老師的“對手”嗎?
三、憂學生之所優(yōu),樂學生之所樂。
老師應(yīng)從育人的角度去教書,把自己的心靈向?qū)W生敞開, 師生之間無思想不可交流。憂學生之所優(yōu),樂學生之所樂。感情交流是相互的。我關(guān)心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的好壞, 反過來, 學生也這樣關(guān)心我工作中的成敗。 師生之間心心相印, 其樂陶陶。正是有這樣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持和鼓舞, 使師生都敢于藐視在教和學中遇到的一切困難。
人心與人心之間, 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著對方心靈的大山呼喚:我尊重你——,那么,對方心靈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若喊:我很你——,人家的回音能是我愛你嗎?這就是所謂“尊人者,人尊之”,的確教師對學生的愛與關(guān)心是學生尊重自己的前提,教師應(yīng)該首先熱愛學生, 生尊師的感情同樣包括了對老師的信任和熱愛在內(nèi)。教師要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wù)的。 就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 依靠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反之,如果師愛沒有面向全體學生,對某些學生偏愛,就傷害了師生感情。中小學生中,表示討厭、憎恨老師,導致教師威信下降的分別占47 和50.9 ,總比例為48.8 ,位居第一。其次,還影響學生之間的感情。小學生中, 表示嫉妒那些受老師偏愛的同學、有意與他們做對、不理睬他們。老師的偏愛不僅會傷害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而且會引起學生與班集體的不良情感反映,表現(xiàn)為不想?yún)⒓永蠋煵贾玫亩囗棸嗉壔顒?。不愿為班集體多出力。
尊人者,人尊之,不能單是口號,要千方百計變?yōu)閷W生的動力。僅有以兩次行動還不夠, 要盡可能在學生生活的廣闊的空間與實踐環(huán)境中身體力行。
一名學生, 一個班集體, 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統(tǒng)帥起來, 一旦成員們都在言行中間盡可能多的用尊重別人的方式獲得別人的尊重,這個集體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凝聚力,每個生活在集體中的人都會感到輕松、幸福、自豪。
古語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之者人恒敬之”。要想學生尊師重教,教師首先要愛生肯教,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