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誠
【摘要】四級新題型確實有利于淡化應試教育,對英語教學有正反撥效應,對高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四級的社會關注度太高,其負反撥作用任然沒有根本性的轉變。本研究證實,由于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很差,新題型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負反撥強度大于普通高校。要減少其負反撥作用,首先必須降低四級的社會關注度,應引入口試環(huán)節(jié),切實向英語交際能力測試轉變。
【關鍵詞】大學英語 四級改革 反撥效應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成果的檢驗,對于高職英語教師來說,也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種成果展示。就如同高考是高中教學的指揮棒,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也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一個目標性指示牌。隨著大學四級新題型的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反撥效應理論基礎
Hughes的反撥模型在目前反撥效應研究中影響力最大。他將反撥效應區(qū)分為正效應和負效應兩種。他認為“一旦測試內容和測試技巧成為課堂教學內容,測試就可能產生負反撥作用?!睖y試會影響教學和學習的態(tài)度,態(tài)度又反過來影響學習過程,并最終影響學習結果。Hughes用參與者,過程和結果構建了PPP反撥基本模型。參與者包括教師、學生、管理者、教材編寫者、出版社。過程覆蓋參與者語言學習全過程。結果指的是學習效果和質量。這些因素屬于相互影響的關系。Bailey進一步發(fā)展了這個模型,加入了研究者,認為其研究結果會影響教材編寫和測試內容及方式。應該說PPP模型是目前最合理的理論模型,本研究也以此為基礎。
一、新題型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正反撥效應
高職學生通過四級考試能夠檢測自己的學習程度和學習情況,是對學習的一種有效的督促和落實。大學英語四級改革后的考試內容更貼近教學大綱對于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要求,更能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在教學中的落實。
1. 新題型有利于淡化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試教育
新題型最重要的變化是改進了復合式聽寫、調整了快速閱讀的考查切入點和增加了選詞填空,取消了詞匯語法。復合聽寫大大提高了測試效度,能更加有效的避免亂蒙得分??焖匍喿x進一步考察學生的快速瀏覽和理解能力。選詞填空則悄悄地考察了詞性等以前極少涉及的知識點。這幾種題型的變化,是新四級最大的亮點,有利于淡化應試教育,促使學生更全面的掌握各項技能。
2. 新題型有利于對學生基礎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經筆者調查發(fā)現,受新題型的影響,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85%的教師更強調詞性的識別和使用,85%的教師更加注重閱讀技巧的講解,特別是和快速閱讀相關的歸納段落大意等技能。90%的教師在每單元課前加入聽寫環(huán)節(jié),對于聽力也更加重視。鑒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和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更加重視網上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自行完成視聽說教程的所有學習任務。同時教師在多媒體點播中增加了大量的英語學習資料,使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材料??梢哉f新題型對教師和教學過程起到了比較好的正反撥作用,基本符合命題者的意圖。
二、新題型對于高職英語教學的負反撥效應
1.新題型的考題設置任然不合理
四級新題型雖然進行了較大的調整,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選擇題太多,很多題目的選擇項完全是玩文字游戲,與英語的日常應用脫節(jié)。而且選擇題往往側重于考察學生對個別句子的理解,而忽視對整篇文章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其次是作文“題型單調,模式化”,幾乎每年都是議論文。作文模板可以大行其道,只要考生根據相應文體框架填寫少數詞句,一篇四平八穩(wěn)的“八股文”就產生了,缺乏實用性,因此教師學生均不愿意在作文訓練上花時間。
2. 新題型與高職英語教學大綱要求脫節(jié)
高職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與交際能力,使他們能夠用英語進行交流,但四級僅重點考查聽力及閱讀能力。卻缺乏口語測試環(huán)節(jié),因此有些學生選擇題及閱讀題得分都很高,遇見老外卻張口結舌。而在寫作能力方面,很多學生寫作模板背得很熟,卻連簡單的信函格式都不清楚。新四級考試題型與真實的語言交流相距任然太遠,這是最致命的問題。
3. 新題型對高職英語教學活動及任務造成不利影響
由于四級的重要地位以及四級新題型任然存在考題設置的局限性,而且當前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較差,一些教師會讓學生統(tǒng)一停課進行四級專項訓練,專門講解某些考試技巧。很多教師甚至因為四級壓力放棄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英語對話、討論、演講、戲劇等課堂活動,致使英語課堂不再活躍,學習重點也不再兼顧口頭交流。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也難以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三、英語四級新題型下高職英語教學應該采用的策略
在新的四級制度下,大學英語教學其實更加側重的是一種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是從應試的角度出發(fā),而應該以提升英語運用的實際能力為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1. 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開展英語分層教學
眾說周知,分層教學的實質就是因材施教。當下學生個性化比較鮮明,在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差距尤其較大,高職教師更應該認真地執(zhí)行因材施教這一原則。當學生一步入學校,學校就應該實行分級測試,讓學生形成不同的層次,如C級、B 級、A 級等,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目標。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更好地促進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培養(yǎng)出一批專業(yè)知識強,英語水平高的實用型人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種方法尤其適用于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
2.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突出實用技能的培養(yǎng)
大學英語四級改革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聽力、閱讀、翻譯與寫作的水平其實能夠反映出一個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相應的對于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給予重視和培養(yǎng),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引入藝術,一個笑話、一個話題、一個游戲或相關資料、圖片等都是很有用的教學手段。同時,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的需求,設置相應的課程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四、結論
總之,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高職英語教學在不斷地做著調整。而作為檢測學生學習英語效果的大學四級考試,其相關的題型也在不斷地調整,更加側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檢測,為的就是可以更好地推動老師、學生對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以至于可以更好地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英語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因勢利導,使正面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時規(guī)避教學中的負面作用。
【參考文獻】
[1]高見.語言測試負面反撥效應的根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1)
[2]朱光冰.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改革的反撥效應分析及反思[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04)
[3]宋秋環(huán).從心理和認知的視角解析大學英語四級完形填空測試[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