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摘 要:田徑課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由于項目的特點,往往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并缺乏對田徑技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培養(yǎng)和激發(fā)小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是搞好田徑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就影響小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的因素進行分析,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總結培養(yǎng)引導小學生對田徑課興趣的方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生; 田徑課; 興趣;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02-166-001
田徑是體育運動的基礎,享有“運動之母”的美稱,通過田徑課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吃苦耐勞、勇于克服困難等良好的品質。
一、小學生對田徑課不感興趣的原因
1.學生自身及家庭因素造成對田徑課不感興趣
很多家庭都一味的要求子女要一心一意的學好文化課,不支持他們占用課余時間去參加體育活動,鍛煉身體。因而,學生就會對田徑課產生可有可無的思想,在學校里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再加上田徑運動項目枯燥無味,練習又苦又累,就產生了消極的思想,而不喜歡上田徑課,甚至產生厭煩情緒。
2.教師只重視體育特長生,造成學生對田徑課不感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對待學生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往往把目光集中到少數身體素質好、技能好、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身上,忽視了那些身體素質差、運動能力低的學生,對他們沒有足夠的熱心和耐心,甚至對他們進行諷刺、挖苦,其結果只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和自尊心,從而對教師產生逆反心理,對田徑課產生厭煩心理。
二、小學生田徑課興趣培養(yǎng)的方法
一堂田徑內容的教學課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的,即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教師須重視和認真對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教學步驟,采用各種適當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練習的興趣。
1.課準備部分采用新穎輕松的練習手段,培養(yǎng)學生上好體育課興趣
準備部分的主要任務是做好準備活動,為接下來的練習熱身。教師要針對課的內容安排相應的準備活動,采用新穎、多樣、輕松的“誘導”練習手段,使學生樂于做準備活動,增強他們的興趣,從而順利進入主要內容的教學。采用的方法是:(1)采用一些能提高學生興奮性或與課的內容相關的活動性、競技性的小游戲。(2)可以任點一名學生領做一節(jié)準備操,然后再讓這名學生任點另一名學生領做準備操,依次類推。這樣能使小學生對準備活動產生興趣,為上好課的基本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基本部分采用新穎多元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上好體育課興趣
基本部分是一堂課的核心,它的任務是學習新教材或復習已學過的教材。
2.1教師準確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增強學生練習的興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雖然現代化教學手段已引入課堂,但教師能在教學現場進行準確、優(yōu)美的示范,會帶來不同凡響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喜歡模仿,教師正確、熟練、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不僅給他們以美的享受,還能激發(fā)他們躍躍欲試的學習欲望。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學生單純依靠示范獲得的知識,只能占記憶的25%,單純靠理解只能獲得記憶的15%,如果理解與示范同時進行,則能記憶65%[4]。小學生的理解一方面是依靠自己,更多時候還是要依靠教師的講解。所以,優(yōu)美、準確的示范動作,再配合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講解,就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2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練習的興趣。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同樣也能激發(fā)小學生強烈的學習田徑的興趣。教師可以經常通過改變上課的地點、上課的手段等途徑,利用學校的各種地形、物質條件等體育資源來提高學生對田徑的興趣。諸如中長跑這類趣味性不強的項目,教師應多采用游戲、比賽等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安排一些對抗性的練習,以提高小學生的練習興趣。例如在中長跑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途中跑、變速跑、定時跑、變向跑、追逐跑等多種跑的練習;也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在操場上設計各種圖案,讓學生沿著圖案跑;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跑,這能給學生較大的鼓勵和鞭策。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耐力素質。
2.3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練習的興趣。田徑教學形式單調、枯燥,教法陳舊、單一,必定會讓學生感到無趣,使他們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也可以把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引入到課堂。
在教學中可以廣泛采用問答法、誘導法、游戲競賽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學法、定時和定量相結合、游戲和技術練習相結合等方法來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這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如在教“持輕物擲遠”時,讓學生折疊紙飛機,并用它來練習投擲,比誰的飛機飛得遠,教師在一旁指導他們用正確的揮臂動作擲出紙飛機。這樣,學生就會感到新穎而有趣,正確的技術動作也在玩樂中悄然形成。再如在“50米快速跑”教學課時,單一練習小學生速度上不去,練習沒勁頭。教師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可以運用“看誰紙不掉”這一游戲,既讓學生體會跑的技術要領,又發(fā)揮出了各自的速度。然后教師集中講解,做好示范,糾正練習時出現的問題,再給予正確引導。
3.課結束部分采用播放柔和優(yōu)美的音樂培養(yǎng)學生上好體育課興趣
千篇一律的放松練習,同樣會使小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加上本就疲勞的身心,根本達不到放松練習應有的目的。教師應該根據基本部分練習的強度和密度,在結束部分安排適宜的、科學的、生動活潑的內容。比如在做放松性的練習的同時,播放一些節(jié)奏柔和、優(yōu)美的音樂等等,通過欣賞音樂,娛樂身心,讓學生消除課中的疲勞,達到放松的目的,并對田徑課留下愉快的感覺。
小學田徑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和認識,鼓勵他們終身積極參與健身活動,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在提高學生活動能力的前提下,還應滿足所有學生的心理需要。在田徑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研究和掌握他們存在的各種心理障礙和差異,遵循教學原則,不斷地探索形式多樣、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增加課堂趣味性;還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練習環(huán)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去學習、去練習、去鍛煉,從而使小學生對田徑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田徑課教學的質量。